块煤分选技术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一直以来,选煤厂都特别关注块煤质量和块煤率。在过去几十年来,不管是研究院、设计院还是各大高校都在有关块煤分选方面做了不少研究。目前,国内外选煤厂在块煤分选中使用较多的是动筛跳汰机、浅槽分选机、斜轮分选机和立轮分选机等,各种分选技术都有其各自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在块煤分选技术的研究仍在继续,其中也包括中国矿业大学的深型流化床块煤选矸研究。
关键词:块煤分选;动筛跳汰分选;斜轮分选;立轮分选;浅槽分选;深型流化床分选
1.概述
目前,我国选煤厂常用的块煤分选技术有动筛跳汰、浅槽分选机分选、斜轮分选和立轮分选,还有许多研究院、设计院和各大高校仍然在进行块煤分选技术的研究。比如,中国矿业大学的深型流化床块煤选矸研究。虽然目前常用的几种块煤分选技术都得到较好的应用,效果也不错,每一种都有其优势,但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
2.块煤分选技术的应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2.1动筛跳汰分选
2.1.1动筛跳汰机简介
动筛跳汰机是近年来才推广使用的洗选设备,适用于处理400-25mm块煤,块煤排矸效果较好。它具有结构紧凑、处理能力大、工艺简单、操作简单、分选精度高、节水、运行成本低、分选效果好、技术成熟,以及工作可靠等优点。广泛被用在动力块煤的分选中,可以起到降低灰分的作用;也可用来替代重介排矸和人工捡矸等。自开始在我国应用以来,已经出现了多种型号产品,既用于动力选煤厂,也用于炼焦选煤厂。
2.1.2动筛跳汰机应用现状
动筛跳汰机从在我国应用以来,在炼焦选煤厂主要用于预排矸,在动力选煤厂常作为主要洗选设备。应用效果不错,经济效益明显。
目前国内实际使用的动筛跳汰机主要有三种: ROMJIG型液压式动筛跳汰机、国产液压式动筛跳汰机、国产机械式动筛跳汰机。从布置来看,为使分选效果稳定,国产动筛跳汰机一般在前面设置缓冲仓,而德国产动筛跳汰机可不设缓冲仓,这样可使工艺布置简单;从使用效果来看,德国产动筛跳汰机性能和分选指标都比国产动筛跳汰机好。但不论是进口还是国产的动筛跳汰机都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即代替人工拣矸,提高劳动效率。
2.1.3动筛跳汰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1)动筛跳汰机从双层溜槽下层排出矸石,矸石排出情况不易观察。为尽可能减少煤的损失,应把矸石溜槽设计在易于观察的位置,并在溜槽上开一些观察孔。
(2)如果跳汰机排料堰条缝过大,在分选中由于碰撞等原因破碎的煤可能会穿过排料堰进入矸石中,发生跑煤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密排料堰条缝。
(3)排矸轮和驱动链位于槽体中,槽体内空间狭小,因此这些部位检修和维护比较困难。
2.2斜轮分选
2.2.1斜轮分选机简介与应用
斜轮分选机是法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研制的,从60年代初在我国开始使用,用于块煤分选,处理粒度上限约为300mm,最大可达1200mm,下限为13mm。该分选机兼有水平介质流和上升介质流,选出两种产物,具有生产能力大、处理粒度范围宽、悬浮液需要量少等优点,分选过程基本不受原煤质量波动的影响,这对难选、特别是极难选煤效果尤为明显。
在生产中,斜轮分选机可以代替人工捡矸,减少了体力劳动,消除了人工捡矸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使得生产更加稳定。因此斜轮分选机目前在我国选煤厂的块煤分选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产斜轮重介质分选机已经有了多种规格,可满足生产的需要。
2.2.2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排矸轮与槽底之间易存积小块矸石,使斜轮底部磨损严重;另外,分选槽内悬浮液会产生涡流现象,影响分选精度。
(2)在停机放空分选槽中介质时,可能会有少量矸石回到合介桶,使得下次开机时合介泵堵塞。可以在回流管入合介桶处加一个带孔的收集箱,并定期清理来解决这个问题。
(3)由于水平流介质入口处易堵,水平介质流量小,物料在水平方向流动缓慢,轻产物只能靠排煤轮拨出,因此会一定程度影响分选效果和处理量。
2.3立轮分选
立轮分选机和斜轮分选机一样,是目前国内外块煤分选应用广泛的一种设备。其工作过程与分选原理基本和斜轮相同,只是槽体型式和排矸轮安放位置等机械结构略有不同。立轮和斜轮各有其优点,立轮分选槽内产生的涡流流动方向与沉物的沉降方向一致,较立轮的分选过程影响小,传动机构简单。但也存在加工工艺要求高,造价高,增加厂方高度等缺点。
2.4浅槽分选
2.4.1浅槽分选机的应用现状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浅槽分选机,但进展缓慢。最早大规模使用是20世纪90年代在平朔安太堡选煤厂。浅槽分选机依靠其结构简单、运转可靠、易操作维护、处理能力大、处理粒度范围宽、低投资和高效率等优点,很快得到认可。此前我国选煤厂用于块煤分选的重介质分选机多为斜轮、立轮分选机,现在随着重介选取代跳汰选,动力煤分选比例越来越高,很多选煤厂都已经开始用浅槽分选机作为主选设备,处理粒度为100-13mm的块煤。浅槽分选机凭借其众多优点已经逐渐有取代斜轮和立轮的趋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2.4.2浅槽分选存在的问题分析
浅槽分选机虽然优点很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也存在悬浮液循环量过大;更换链子、滑道和衬板较频繁;分选槽磨损严重等一些缺点,在生产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如果入料矸石量大,会加重刮板负荷,一定时间后,槽内矸石就会增加,一旦超过刮板处理能力,有可能会造成停机处理,甚至使刮板变弯。此外矸石量大,刮板处理不过来,沉积在槽底,会对上升流形成很大阻力,致使上升流来料不畅,对精煤的分选与回收会造成影响,使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选煤厂经济效益。
(2)如果原煤粒度过大,超过一定的分选粒度,超限粒度物料由于自重较大,仅靠浮力和水平流推力不能顺利随溢流排出,使该物料会悬浮于槽内,一定时间后会越积越多,影响正常粒度精煤的顺利分选与排出。
(3)如果是上升流不足,会影响来料均匀分层;如果是水平流不足,会导致精煤不能及时浮出。两者均会造成精煤损失,甚至会发生压槽或停机事故。
3.结语
目前,我国选煤厂中重介选已经基本取代了跳汰选,随着动力煤分选比例的提高,各选煤厂对于块煤的分选基本都用斜轮、立轮以及浅槽等分选机作为主选设备,也得到了一定的效果。而各设计院、研究院和各高校对于块煤分选技术的研究仍在继续,不仅使以前分选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还进行研究了一些新的块煤分选技术。如中国矿业大学进行的深型流化床块煤选矸研究。该项研究是在深型高密度浓相流化床特性参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床层高度对气泡、密度的均匀稳定性、功率消耗的影响,对50~300mm粒级的大块煤进行了实验室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分选精度较高,可能偏差为0.02~0.03;随床层高度增加,所需风压及功率增大,膨胀率有所降低,而床层密度稳定性和起始流化气速几乎不变。深床型空气重介流化床分选方法为块煤排矸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说明我国的块煤分选技术有着较为美好的前景,有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于尔铁.YU Er-tie动筛跳汰机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煤质技术2006(4).
[2]陈建中.TD16/3.2动筛跳汰机研制与应用[J].选煤技术,1997(5):3~6.
[3]于尔铁.我国动筛跳汰机的开发与应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7(2):1~4.
[4]谢广元.《选矿学》2010年8月第2版,148~156.
[5]陈建中,沈丽娟,赵跃民.《选矿机械》2012年1月第1版,179~182、229~236、247~249.
[6]翟震,赵洪彦,王光辉.国产浅槽分选机的使用效果浅析.
[7]黄亚飞.浅槽刮板重介质分选机的应用分析.
[8]石绍辉,史英祥,赵翠.选煤厂块煤机械排矸工艺方法探讨[J].选煤技术,2007年第6期.
[9]赵栋梁.LZX-4斜轮重介质分选机常见故障及改进.《矿山机械》2011年第3期.
[10]李亚萍.机械排矸设备及其机理探讨.《广东化工》2011年第9期.
[11]陶秀祥等.深型流化床块煤选矸的实验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校报,2001年11月.
References:
[1]YU Er-tie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of moving sieve jigging machine in China[Papers]- Coal Technology 2006(4).
[2]CHEN Jianzhong. TD16/3.2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ving sieve jigger [J]. Co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1997(5):3~6.
[3]YU Er-ti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our moving sieve jigging machine [J]. Coal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1997(2):1~4.
[4]XIE Guangyuan.《Beneficiation Learn》Version 2 in August 2010,148~156.
[5]CHEN Jianzhong,SHEN Lijuan,ZHAO Yuemin.《Processing Machinery》Version 1 in January 2012,179~182、229~236、247~249.
[6]ZHAI Zhen,ZHAO Hongyan,WANG Guanghui.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use of domestic shallow-bath separating vessel.
[7]HUANG Yafei.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shallow-bath separating vessel.
[8]SHI Shaohui,SHI Yingxiang,ZHAO Cui. Method of mechanical discharge refuse process of lump coal in preparation plant. Co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2007(6).
[9]ZHAO Dongliang. Common faults and improvement of LZX-4 bevel wheel heavy media sorter.《Mining Machinery》2011(3).
[10]LI Yaping. Mechanical discharge refuse equipment and its mechanism.《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2011(9).
[11]TAO Xiuxiang et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using the deep fluidized bed to elect gangue from the lump co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Newspaper, November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