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目 录
1. 设计原则 1
2. 综合布线结构 1
3. 校园网信息点统计情况 3
4. 综合布线拓扑 4
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这就导致具有楼宇管理自动化(BA,Building Automation)、通信自动化(CA,Communication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on)功能的智能大楼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而综合布线系统正是智能大楼内部各系统之间、内部系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硬件基础,它既使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又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连接。楼宇综合布线系统(PDS)是现代化“信息高速公路”在现代大楼内的延伸。
综合布线系统按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中的条文要求,目前的建筑类型可分为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媒体建筑、体育建筑、医院建筑、学校建筑、交通建筑、住宅建筑、通用工业建筑等十大类型。
学校建筑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高级中学和高级职业中学、初级中学和小学、托儿所和幼儿园等建筑。其智能化系统应满足各类学校的教学性质、规模、管理方式和服务对象业务等需求;应适应各类学校教师对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学生对学习、科研和生活等信息化应用的发展;应为高效的教学、科研、办公和学习环境提供基础保障。
学校建筑的综合布线是一个建筑群的整体布线,更多的要考虑到校园网主干光纤的建设。另外学校的功能比较多,有教学楼、实验基地、公用的报告厅、图书馆、科学馆以及学生宿舍等,所以信息点布放位置、数量及综合布线系统的等级要考虑到不同的场景做不同设置,不能都按建筑面积来考虑。学校建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校园占用地面积较大,且校园的配线网跟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更多些,应引起注意。
学校建筑和医院建筑一样都还要考虑远程传输,考虑到与外部的信息互通情况。
1. 设计原则
(1)完全满足甲方的招标文件要求;
(2)充分考虑甲方实际功能上的需求;
(3)性能、结构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系统冗余和升级空间;
(4)以结构合理,高效低成本的最优性能价格比为原则;
(5)充分保证用户使用和管理的灵活性。
(6)LINKBASIC布线系统先进布线理念,产品质量超过业界标准;
2. 综合布线结构
综合布线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一般采用星型结构,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地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
工作区(Work Location)子系统
又叫用户子系统,工作区墙面上的信息点采用管线敷设的施工方法,每个房间的信息点由水平主干线槽引出,沿管路引致安装盒,单口/双口信息面板附着信息模块,固定于安装盒。采用标准通讯插座,模块化插座,端连设备。在每个工作区域都安装一个六类单孔或双孔非屏蔽信息插座。六类信息插座能支持350MHZ的带宽,满足高速数据通信图像通信。RJ45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若信息插座采用墙面安装方式,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距地板水平面300mm。
水平(Horizontal)子系统
水平布线系统采用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水平线缆由工作区敷设至相应的楼层配线架。水平线缆采用纲管或PVC管敷设,吊顶部分采用金属线槽,一直敷设到各分配线机柜,对水平线缆提供物理保护与屏蔽,并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便日后系统扩展之用。
水平布线是链接通讯和工作区的一部分。分配线架按线端子与信息插座之间为点到点端接。这样一来,为系统线路的故障而进行的检修提供极大方便。
走廊的吊顶上应安装有金属线槽,进入房间时,从焊接钢管或PVC管引到墙壁上的信息插座。
管理(Administration)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
分配线间是各管理子系统的安装场所。
分配线间可位于大楼的某一层或以多层共用一个配线间的方式分布,用于将连接至工作区的水平线缆与自主配线间引出的垂直线缆相连接。
对于信息点不是很多,使用功能又近似的楼层,为便于管理,可共用一个分配线间;对于信息点较多的楼层应在该层设立配线室。配线室的位置可选在距弱电竖井旁附近的房间内。配线室用于安装配线架和安装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
干线(Backbone)子系统
通常它是由单体建筑设备间至各层分配线箱,采用大对数的电缆或光缆,两端分别端接在设备间的跳线架上,为建筑物提供干线电缆路由。
设备间(Equipment)子系统
它是采用跳接式配线架连接主机和网络设备。该子系统是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跳线架及相关支撑硬件、防雷电保护装置等构成。它可以说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因此,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
建筑群(Campus)子系统
它是将多座建筑物的数据通信信号连接成一体的布线系统,它可以采用架空或地下电缆管道(或直埋)敷设的室外电缆和光缆互联起来。此外,它还需设有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
3. 校园网信息点统计情况
表1 信息统计表
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点统计(按照10000人规划)
标识 楼宇名称 有线信息点 无线信息点
A 图书馆及办公楼 100 室内AP1800
公共教学楼 100 室外200
工科实训办公大楼 100
系实训办公室(汽车系) 100
系实训办公室(信息技术系与公共系) 100
系实训办公室(人文系与花炮艺术系) 100
预留院系 100
教育技术中心 100
B 第一学生食堂 20
第二学生食堂 20
学生宿舍(东区) 1200
学生宿舍(西区) 1200
预留学生宿舍(西区) 100
C 对外交流中心 20
体艺中心 20
游泳池 10
风雨操场
开闭所 3
变电站 3
垃圾站 4
D 学校主入口
景观入口(校训广场)
求索广场
创新广场
景观睡眠
景观天桥
钟楼
畔学林
400米标准运动场
篮球场
排球场
羽毛球场
乒乓球台
停车场
篮球场(底层架空停车场)
自行车停放鹏
人行及车型地下通道
原有大树
苗圃
小计 3400 2000
总计 5400
4. 综合布线拓扑

图1 综合布线拓扑
设计说明:
工作区(Work Location)子系统
所有工作区设计6类非屏蔽模块,安装面板,底盒。并沿墙埋管。
水平(Horizontal)子系统
楼栋内水平区域统一使用6类非屏蔽网线,楼道内部署200*100弱电桥架。
管理(Administration)子系统
每栋楼楼层部署墙柜,墙柜内安装部署配线架,理线架,跳线等。
干线(Backbone)子系统
楼层之间通过室内4芯多模光纤相连,汇聚到楼栋汇聚交换机处。部署垂直弱电桥架。
建筑群(Campus)子系统
楼栋与楼栋使用室外单模8芯单模光纤,每栋楼部署2根,汇聚到核心机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