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中期制作的流程的重要性
摘要: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影视表现形式,从构思到完整的作品体现需要非常复杂的制作过程,从前期策划到中期制作再到后期合成,聚集了所有动画人的心血。本文以全球范围内部分经典电影动画为例,通过对动画电影中期制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在动画电影中的具体作用的研究,阐明了动画的中期制作在整个动画制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动画电影;中期制作流程;重要性
一、引言动画是用一种源于生活而又抽象于生活的形象来表达的运动的艺术形式。众所周知,动画的出品是一个需要众多人员参与进来的过程,其中包括了动画的前期策划,中期制作人员、后期技术特效人员以及协调动画产出过程中各个工作环节的项目管理人员等等。动画的出品是一个流水作业的过程,它包括了前期策划、中期制作以及后期制作。其中前期部分包括很多,比如选题,故事脚本角色环境等等的设定,制作进度表,分镜头初稿等等;中期制作是步骤最多,其中分镜头完整稿造型、场景、镜头设计等诸多动画中细枝末节部分都要在这一阶段进行。在动画电影的理论研究中,对前期制作可以说是进行了相当多的阐述,而对中期制作理论指导相对较少,然而动画的中期制作在整个动画制作工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动画电影的中期制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在动画电影中的具体作用体现:
二、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的特性,所以动画造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宽广随性的想象空间.
动画影片所要表现的内容、讲述的故事、讲述故事的方法以及其中的角色体现来的性格特征在动画创作中所起剑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动画创作的各个元素中.
中国动画既有所长,也有所短:在动画的绘制方面,中国动画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们能够绘制出相当精美的画面、设汁出和国外动画相比毫不逊色的精美的场景,但是存在剧情不生动、叙事逻辑缺乏、动丽角色性格不突出、音乐制作粗糙等方面的问题。
一部好的动画必定有好的角色形象才能充分传达出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目前我国动画产业的角色动作设计,严重缺乏娱乐性和个性,视觉平淡。在最近几年的中国动画中,几乎找不出具有代表性的角色,主要原因足作品没有时代性,没有科技含量,角色的性格鲜明性不够。角色造型和动作显得有点稚拙,同时出现了严重的抄袭和模仿日本或美国动画,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视觉审美和文化感染力较弱。虽然新时期的尝试和努力并不鲜见,也涌现出了《宝莲灯》、《我为歌狂》、《魔比斯环》等一些具备实力的作品,但是角色动作程式化、缺乏趣味性依然是束缚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宝莲灯》人物塑造片面,不太丰满。《宝莲灯》中的人物,一个最致命的弱点,就是人物本身都没有“明白”他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他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作者要求他必须这样做。再比如,国产动画片《围棋少年》中,角色的“动”做得很不够。在角色动作设计方面,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缺乏动感,面部表情比较单调,动作简单,并且有同一化的倾向。J下是由于以上缺陷,使得整部影片中的角色趋于雷同,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动作特征的区分不是很明显。在《围棋少年》中,人物说话时动作极为简单,只有嘴部和手部的动作,表情相当贫乏,并且没有可以凸现人物性格的细节动作。
中国动画为了适应现代审美情趣、追求时尚感,已经在动作设计中注意吸收中国传统艺术,对人物的幽默感追求进行了尝试。
然而在动画角色夸张创新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的,在审美情趣上比较沉闷,节奏也比较慢,缺乏时代气息。近年来在造型上虽有突
破,但人物的表情举止还不够细腻传神。
但是这个规律也不是天马行空没有规律可循的,要明白其中的规律首先我们必须了解造型设计的一些必备步骤如标准造型设计图其中有所涉及到的转面图,结构比例图都是必须准备的,另外动画中出现的服装道具等模块的设计分解说明图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动画电影制作中角色造型设计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动画生产过程中各个人物风格保持一致,对于人物的各种动作的发生,人物性格的展示和塑造起着很大的作用。例如《僵尸新娘》这部极具特点的定格动画电影在角色的造型设计方面真是颇费心思,共有30个角色,却制作出300多个模型,光僵尸新娘一个角色在制作过程中就制作了14个不同形态的木偶,其他角色也是具体数目不一。工作人员在保证每个动画角色装置好骨骼,再穿上各种需要的服装摆出许多姿势,不仅如此很多角色都会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不断更换版本。表情的精确运用也是这部动画的一大亮点,这需要动画师们将角色眼耳口鼻手等器官进行分部模型,继而保证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况下,让角色顺利的做出各种表情和动作。如果说整部动画是一棵大树那么造型设计就是这棵大树的主干。
三、动画场景设计动画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动画的场景设计与一般的图画中的场景的作用的区别.动画电影中的场景设计各种设计图都不能缺少场景整体效果图、坐标平面图、景物分解图等等。动画电影中场景设计地位相当重要。不仅可以给导演提供场面调度,整体画面所涉及的透视关系光影变化等等,还给摄影师拍摄过程中学则视角的提供了参考,另外它还影响镜头稿以及背景稿的绘制,控制并且掌握着整个动画的美术性虚实风格逻辑的一个重要参考。动画电影《小鸡快跑》作为一部黏土动画片一开场就让观众看到了一个酷似二战集中营的场景,编导利用了动画片可以夸张变形的特性,将反抗强权的人类社会命题,加在一群怕变成馅饼的母鸡身上,片子中小鸡们发挥智慧和勇气,从养鸡场里“越狱”的故事。
四、动画画面设计作为一个动画制作人,早策划动画电影的时候,都会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分镜头台本便是这些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动画电影中的镜头画面就是对分镜头画面的故事版的一个放大,这中间的设计的过程就是在放大这些故事版画面的时候同时还要理顺画面构图的风格化、镜头画面的合理化、各种空间关系的合理搭配以及这种搭配之下产生的表现力。动画中的画面设计就是镜头画面设计,有可以被称作“施工图,包括的东西很多,其中包括画面镜头编号,角色活动主线的动作运动轨迹等等
动画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片种,有着自身的特点。尽管动画与实拍的电影、电视的基本前提是相同的,即一般影视艺术所具有的特点,动画也有。影视艺术必须遵循的规律和法则,对动画也同样起作用,但由于艺术形式的不同,其艺术性的概念也不一样。动画有着不同于实拍片的独特创作规律,它兼有美术和电影两种艺术的特点,但又有别于它们各自的特点而独立存在,自成一体。具体来说,动【而和实拍电影的主要区别在于:实拍电影是通过真人表演动作来完成的或创作的,丽动画则是通过笔画出来或者制作出来的美术造型,按照动画规律活动起来而完成它的任务。
由真人作的表演,一般是由摄影机或摄像机连续、立体地拍摄,得到的图像也是连续的。而动画则是逐格,平地拍摄,拍好一格画面后,停下机器,再换上另一画面进行拍摄,就是必须逐格拍下面面,才能连续播放完整的人物动作。另外,实拍电影的摄影机和摄像机可以根据导演的意图,自由地进行各角度的拍摄,画面的“推、拉、摇、移”主要通过摄影机和摄像机本身的运动来完成。而动画则必须在固定的特制机架上进行拍摄,再通过扫描进入计算机。动画的“推、拉”只能通过画面的变化束完成,或靠摄影机在一个角度上进行上、下、左、右运动来实现,而它的“摇、移”主要通过画面的运动来完成。
动画的影像是用电影胶片或录影带以逐格(帧)记录的方式制作出来的,影像的“动作”是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客观现实的再现。6动画的画面在根本上,是图片的动作瞬问序列的设定。动画不同于实景拍摄的影视片,它可以不受真实景物的限制,更善于描绘想象和夸张的形象与运动,更适合表现抽象的事物和假设的故事,更能提炼和概括物体的形象和运动。动画的形象和运动过程是通过拍摄从而记录在电影胶片上的,有些画面形象和动作还需要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因此动画也是很独特的创作和表现的手段。
只有动画,才能使绘画形象既表现出视觉运动,同时又能够避免形象运动的机械性。在动画片中,人们利用各种制作技术来展现的形体动作和动物、植物的生理动作,赋予绘画形象的运动空问形态。
动画中的镜头画面设计稿在一定意义上承担了之后在动画制作方案流程上的重要依据,其中也包括了动画各种原画设计以及背景设计时的参考指导着这后制作镜头画面的规格、透视、角色动作轨迹、结构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动画制作不可或缺的参考法则。
参考文献
[1]陈晓芸.动画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X
[2]王芹.浅谈创造有审美价值的动画角色表演[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