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机床先进结构的原理及功能分析
《机床与液压》2006. No. 7 ·261·
国外机床先进结构的原理及功能分析
李明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15)
摘要:详细介绍了国外机床的一些先进机构,包括针阀式缓冲活塞、移动部件锁紧机构、油缸推进燕尾导轨移动式辅
助支承机构和夹紧压板自动旋转机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特点。
关键词:缓冲活塞;活塞式压板;曼特龙压板;辅助支承
中图分类号:TG502; TG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一3881 (2006) 7 -261一2
作者在消化、使用西德许勒 ·惠勒公司 (Miller
一Hille GmbH)的组合机床通用部件和与意大利菲亚
特公司联合设计菲亚特拖拉机工艺装备时,发现某些
机构的设计很精巧,因而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
设计原理及功能。现将笔者研究和使用之心得介绍如
下,以供同行参考。
1 动力油缸的针阀式缓冲活塞
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引起液体压力在某
一瞬间急剧升高,形成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叫
做液压冲击。当运动部件制动或换向时,液压系统的
换向阀关闭液压缸的进油口通道。由于运动部件的惯
性,活塞将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才停止,使液压缸的
出口腔油液受到压缩,即运动部件的全部动能都转变
成液压缸出口腔油液的压力能,从而引起液体压力急
剧增加,形成压力峰值,产生液压冲击。此时系统压
力在极短时间内达到很高值,要比正常压力大几倍甚
至十几倍,并产生噪声和振动,这不但影响传动精度
和加工质量,而且会使某些液压元件的密封装置遭到
破坏,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设计机床的液
压系统和机械结构时,必须设法减轻或避免液压冲
击。笔者在机床的动力油缸的设计中,采用了西德公
司所发明研制的动力油缸针阀式缓冲结构,成功地解
决了机床动力油缸所产生的液压冲击和振荡,大大提
高了机床运动的平稳性。针阀式缓冲活塞的结构如图
1所示,在活塞的圆周上,开有一个两端为杯.3中
间为 科 的阶梯通孔,科 孔内装有一个直径为
价. 5 mm的滚针,两端杯.3孔内各装有一个护.5的
钢球,两端杯.3孔的孔底锥面分别与两钢球配研。
科 孔与滚针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间,该环形间隙的
面积相当于一个拟 小孔的面积,也就是说相当于形
成为一个直径近2mm的溢流孔。在油压改变的瞬间,
高、低压腔通过该环形间隙连通,使高压腔溢流。
针阀式缓冲活塞工作原理是:正常工作时 (设
活塞向右运动),油缸左腔压力大,左钢球3和左端
怀.3孔底锥面密切贴合,科 孔被堵,针阀无溢流作
用,右腔油液不能向左腔流动,活塞正常运动。此
时,如果运动突然停止或者换向,油缸右腔的压力会
急剧升高,出现液压冲击。右腔的高压油会通过挡板
6上的油孔,流人活塞的阶梯孔内,推动右钢球3和
滚针4向左移动,并流经科针孔,推动左钢球3向
左移动,油液经左挡板油口流至左油腔,活塞上的阶
梯孔起到了溢流作用,从而减低了右腔高压油的峰
值,减缓或消除液压冲击。右钢球 3从开始向左端运
动并从左端堵住科 的时间,就是溢流时间。从左端堵住科 孔的
西 德 Miller一Hille
公司经长期实践表明,
阶梯孔和滚针的直径不
随机床工作台驱动油缸
直径的大小而变化,而
溢流时间可通过控制滚
针和科 孔的长度差来设
定。制造时必须严格控
制科 孔和中3.5滚针的
直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
从而保证二者之间环形
1.活塞杆 2.活塞 3.
钢球 4.滚针 5.空心
弹性圆柱销 6.挡板
图1 针阀式缓冲活塞
间隙的面积相当于一个拟 小孔。
2 移动部件锁紧机构
对于机床的移位工作台而言,其可靠定位与锁紧
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下介绍了意大利
和西德的先进的工作台压板锁紧机构— 活塞式和皮
囊式压板锁紧机构,以供读者参考。
2.1 活塞式压板锁紧机构
意大利的活塞式压板锁紧机构可广泛应用于移动
部件的各种导轨型式的夹紧机构中。该结构设计在动
导轨的压板上,原理如图2所示。当压力油从进油嘴
进人活塞腔后,压力油推动橡胶活塞圈2,从而使锁
紧块 1向上移动 (移动行程为 1.5一2mm),使动、
静导轨锁紧在一起。松开时,卸去高压油,就卸去了
锁紧块上的力,压板正常工作,工作台可往复运动。
活塞式导轨锁紧压板与通常所采用的油缸夹紧或碟形
弹簧夹紧结构相比有很多的优点,该结构直接设计在
压板内,几乎不占有空间,因此结构紧凑简单,在结
构设计上不受限制。设计者可根据移动工作台体的长
短和工作台导轨的宽窄及所需夹紧力的大小,任易决
定锁紧块的数量和圆形压块 1的直径尺寸。其工作安
全可靠,夹紧力分布均匀,制造和装配简单,成本低
廉。
262 《机床与液压》2006. No. 7
匕
A
图2 活塞式压板锁紧机构
2.2 皮囊式压板锁紧机构
皮囊式压板锁紧机构又称曼特龙压板,是西德
Haller一Hille公司发明研制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
需要移位锁紧的装置中。其结构原理如图3所示。件
1是压板,件2是橡胶皮囊,件3是压块接头组件,
件4是堵头。压板 1是一厚为 2一2. 5mm的薄钢板
件,皮囊为专业厂家生产的橡胶制件,用户可根据需
要任意截取所需长度,然后用件4堵头将两端用粘结
剂粘合。其截面规格的大小,根据工作台的导轨宽度
来选取。可根据压板的长度来确定进油接头的数量
(长压板一般设定为2个进油口,以提高夹紧速度),
压板 橡胶皮囊
在距皮囊端部50mm处,加工一孔,用粘结剂将压块
接头与皮囊粘接在一起,应避免漏油。液压锁紧压板
的油液压力一般应小于 1. 5MPa。需要锁紧时,输人
高压油,顶起皮囊和压板,移动件锁紧。松开时,卸
去高压油,压板的压力卸去,移动件松开。曼特龙压
板的特点是锁紧压力大,且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导轨
上;其缺点是,因需在整个压板上加工一通凹槽,使
压板强度有所降低;此外,皮囊两端处的粘接及皮囊
与接头处的粘接要求较高,在装配时,往往由于该道
工序的失误而造成皮囊的报废,或是在工作过程中产
生漏油现象。
压块接头组件 堵羡
图 3
3 夹具机构
3.1 多点辅助支承机构
皮囊式压板锁紧机构
油缸推进燕尾导轨移动式辅助支承结构广泛应用
辅助支承是夹具设计中经常要用到的支承方式,
这里介绍意大利的一种油缸推进燕尾导轨移动式辅助
支承结构。如图4所示。在整体式活塞杆上加工有倾
斜布置的燕尾形导轨槽,它与底部是燕尾导轨的辅助
支承销联结。导轨槽与燕尾导轨配研,以保证移动时
的运动灵活性。当活塞左右移动时,通过燕尾导轨就
可带动支承销上下移动,以支承或脱开工件。
支承销 ,A A-A
于机床夹具中,特别是针对生产线上需要多点辅助支
承的自动定位和夹紧的夹具,可实现多点定位而不会
因过定位而使零件产生变形。该结构支承可靠,运动
灵活,调整简单。
3.2 夹紧压板 自动旋转机构
旋转式夹紧压板亦
是使用广泛的夹紧方式。
图5是意大利的一种压
板自动旋转结构。活塞 1
设计成整体式,活塞与
压板固联,带动压板下
移并夹紧。活塞端部加
工有一个 H7精度的孔,
将导向柱 3固定在油缸
图4 燕尾导轨移动式辅助支承
机构工作时,活塞杆向左运动并推动支承销上
移,支承工件,销的支承力由压力继电器控制,当压
力达到合适值时,此时销既起到了支承作用而又未破
坏定位元件的定位,压力继电器发出信号,小腔进油
停止,但不卸荷,保持压力,直至零件加工完毕。此
时反向进油,活塞右移,辅助支承缩回。
后端盖上,导向柱表面图5夹紧压板自动旋转机构
加工一螺旋槽,其长度根据压板回转角度的大小而
定。夹紧油缸工作时,油缸上腔进油,活塞下移,与
此同时,由于固定销2只能在螺旋槽内相对滑动,故
与销2固联的活塞 1就在缸体内旋转,从而实现压板
下移、旋转并夹紧工件。该结构的特点是:可广泛应
(下转第252页)
·252· 《机床与液压》2006. No. 7
工中心,数控系统为辛辛那提 *米拉克龙的A850SX
系统,开机出现00258号报警,此类故障以前偶尔出
现过几次,但有时重新开机,机床又能恢复正常,而
且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天气比较潮湿的雨季天气。
故障检查与分析:根据机床的故障现象及报警提
示的内容,检查机床接口部件 (MIA)电源供给板,
用直流电压表检查 P13, P14上的电压,发现电压为
5. 4VDC,与电路要求的 (+5士0. 100) VDC有较大
差别,有必要调整电源的正确电压。经调节 +5VDC
输出电压后,重新开机,机床正常启动。但是过了几
天又出现同样的故障现象,怀疑开关电源供给板的元
器件性能老化,造成开关电源稳压性能差,重新检测
(MIA)电源供给板的 +5VDC输出电压,实测为
5. 3VDC。考虑到该机床接口部件 (MIA)电源供给
板,主要提供 +5V、土12V的稳压电源,且电源要
求的功率不大,十12V的稳压电源能达到5A要求即
可满足,决定直接购买市面上含 +5V, 1 12V的计
算机主机专用开关稳压电源板,对接插脚稍作改动更
换,故障彻底排除。
例2 故障现象:一台哈挺CONQUEST T51数控
车床,配F一18T控制系统,CRT出现401报警,而
且X轴伺服单元上出现HCAL过电流报警。
故障检查与分析:CRT上出现 401报警,说明
X, Z等进 给轴 的速度 控 制 REDY准 备好 信 号
(VRDY)变成断开状态,即说明伺服系统没有准备
好,有故障。再根据X轴伺服单元上出现HCAL过
电流报警,极有可能是 X轴伺服单元上的晶体管放
大模块损坏。实测结果’,证明上述判断正确,有一个
(6MBI60FA一060) 6 x 60A, 600V的晶体管放大模
块损坏,更换后开机一切正常。
从上面维修实例可以看到,数控系统出现故障
后,通过灵活应用数控系统常规的处理方法,充分利
用系统的自诊断功能,一般都能够快速准确地排除故
障。
4 故障维修后的技术处理
在现场维修结束后,应认真填写维修记录,列出
有关必备的备件清单和维修更换的元器件,建立用户
档案,这样不仅使每次的故障维修都有据可查,而且
也可以积累维修经验。实践证明,许多不同类型的数
控系统的数控设备出现故障都有一定的共性和自己的
一些特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本单位有两台济南第
一机床厂生产的同规格型号的 MJ一460数控车床,
其中一台出现 X轴过载报警故障,而且这种故障时
有时无,也就是常说的软故障,对这种软故障的维修
有一定的难度,后经仔细检查和分析,最后查出是由
于X轴电动机带制动器的供电控制的电路板焊点虚
焊,引起制动器有时不能释放,而造成 X轴伺服电
机过载,经焊点补焊,故障即彻底排除。时隔仅半年
另一台MJ一460数控车床又出现同样的故障,有了
前一台MJ一460数控车床故障维修的经验,很快就
解决了故障问题。可见,维修记录和经验的重要。
参考文献
(1]数控机床数控系统维修技术与实例编委会.数控机床
数控系统维修技术与实例 【M].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1.7.
[2]任建平,等.现代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修 【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2.
收稿 日期:2006-01-17
个月户,j开,月冲、月泞书月冲、.产、.刀 ,盛刀币二泞乍月冲、.冲书口刀、.刀爪 .月卞口开卜月冲人.冲书刃冲令j刀予几泞书.开,、.开
(上接第245页)
少,而且在准确率和效率上都有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 1 ] Martin T. Hagan, Howard B. Demuth,等 神经网络设
计 【M].戴葵,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杨行峻,郑君里.人工神经网络 〔M].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1.
[3]李国臣,陈丽君,张锐.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机械故
障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2
(1).
[4]张绪锦,谭剑波,韩江洪.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故障
诊断方法 【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 22
(6):61一66.
(5】李培元,谢志江,赵心夏.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型旋
转机械故障诊断及其网络数据源的研究 【J].西南
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3).
作者简介:杨树莲 (1966-),女,山西太原人,山
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1991年硕士毕
业,现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机电设备
故障诊断技术,发表论文20余篇。电话:0535-6 903541,
E一mail; yy6654@ 163. coma
收稿 日期 :2005-05-16
(上接第262页)
用于自动回转夹紧装置,因回转装置设计在油缸内
部,从而使夹具外部结构简单、紧凑,夹紧刚性好,
夹具台面无杂乱装置,有利于排屑。
参考文献
(1]贾铭新.液压传动与控制 【M] .2版.国防工业出版
社,2001.1.
作者简介:李明 (1955-),女,河南开封市人,郑
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机电工程系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电
话:68252165(0),E一mail: liqq@ zzia. edu. en.
收稿 日期:2005 -08 -23
国外机床先进结构的原理及功能分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