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2543在89C51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TLC2543 在 89C51 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TLC2543 in MCU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姚 远1, 王 赛2, 凌毓涛1
( 1.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湖北武汉 430079;
2.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 介绍了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原理和软件设计。该系统以 89C51 单片机为核
心, 以12 位 TLC2543 为串行模数转换器, 由 MC14489 构成采集数据实时显示系统, 带有 RS232 通信
接口, 系统具有易实现、易编程、可移植、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 具有良好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 TLC2543, 单片机, 数据采集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hardw are principle and the software design of the MCU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89C51 , in w hich the 12 bit TLC2543 acts as the serial A/ D converter and the
RS232 as th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 and the realtime displaying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M C14489.
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ily realize , program and transplant , and it has the small volume and
low pow er, etc. . It is therefore very promising and valuable.
Keywords: T LC2543, MCU, data acquisition
1 TLC2543 芯片介绍
T LC2543 是 T I 公司的具有 11 个通道的 12 位开
关电容逐次逼近串行 A/ D 转换器, 采样率为 66 kbit/
s, 采样和保持由片内采样保持电路自动完成。器件的
转换器结合外部输入的差分高阻抗的基准电压, 具有
简化比率转换刻度和模拟电路、逻辑电路, 以及隔离电
源噪声的特点。此多通道、小体积的 T LC2543 器件,
线性误差小( ! 1 LSBmax) , 节省口线资源, 成本较低,
特别适用于单片机数据系统的开发( 相关资料参见武
汉力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TI A/ D 和 D/A 转换器数
据手册( 第 1 册) , 1999) 。
1. 1 引脚排列及说明
T LC2543 有两种封装方式: DB、DW 或 N、FN 封
装。DB 封装引脚如图 1 所示。T LC2543 具有 AIN0
~ AIN10 共 11 个模拟输入通道和3 个控制输入端: 片
选( / CS) ; 输入输出时钟( I/ O CLOCK ) ; 地址输入端
( DATA INPUT ) 。
转换后的数据通过 DATAOUT 与主处理器或其
它外围设备进行串口通信。
1. 2 工作时序
T LC2543 每次转换和数据传送使用 16 个时钟周
期, 且在每次传送周期之间插入/ CS 时序。在TLC2543
图 1 TLC2543 引脚图
的/ CS 变低时开始转换和传送过程, I/ O CLOCK 的前
8 个上升沿将 8 个输入数据位键入输入数据寄存器,
同时, 将前一次转换的数据的其余 11 位移出 DATA
OUT 端, 在 I/ O CLOCK 下降沿时数据变化。当 CS
为高时, I/ O CLOCK 和 DATA INPUT 被禁止, DA
TA OUT 为高阻态。
1. 3 数据输入格式
数据寄存器的前4 位( D7~ D4) 数据, 当其为 0000
到 1010 间的数据时, 代表选中 11 个模拟通道的某一
个通道; 1011 到 1110 代表分别选中测试电压( Vref-
+ Vref+ ) / 2、Vref- 以及 Vref+ 。D3、D2 表示输出数
据长度, D1 表示输出数据的格式 ( 0 为 M SB, 1 为
?37?
电子工程师 电 子 技 术 应 用 Vol. 29 No. 9 2003
收稿日期: 20030529
LSB) , D0 就决定了 TLC2543 的工作方式。
2 TLC2543 在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2. 1 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硬件原理[ 1, 2]
下面介绍 TLC2543 在我们研制的 89C51 单片机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如图 2 所示) 。该数据采
集系统采用 89C51 单片机作为核心, 传感器输出的信
号经过信号处理、A/ D 转换( 我们只用前 3 个通道) 和
数据处理后, 在 LED1~ LED5 上实时显示: LED1 显
示采集的通道, LED2~ LED5 显示( 1 位整数+ 3 位小
数) 对应通道实时采集的电压。在勘测现场还可以同
时将数据通过 RS232 传到便携式计算机中保存。经
使用证明, 该数据采集系统数据精度达到系统设计要
求, 性能稳定可靠,使用方便。( 相关资料可参见 U.S. A.
Motorola Inc.: Semiconductor Technical Data, 1998。)
图 2 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硬件原理
2. 2 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1, 3, 4]
该软件由主程序、A/ D 转换子程序、数据滤波子
程序、LED 显示子程序、单片机与便携式计算机通信
协议子程序等组成。主程序完成系统的初始化工作,
从 0 通道到 2 通道依次进行数据采集, 每通道采集 10
次, 将后 9 次数据交由滤波程序进行处理( 注意考虑信
号处理环节的增益)。得出正确结果后,经过下式处理:
实际采集电压= 滤波后的数字量/ ( 40 96. 0 #
5 000)
再将换算后的实际电压值交由 LED 显示, 比如:
采集第一通道电压 3. 456 V, 显示在 LED 上为 13. 456 V。
将电压值通过 RS232/ RS485 发送到便携式计算
机[ 4] , 数据由便携式计算机进行保存、打印、分析处
理。流程图如图 3 所示。
T LC2543 的A/ D 转换子程序如下:
ad( com)
uchar adh. adl; uchar com;
sbit flag7= flag^7;
{uchar i, j= com;
adcs= 0;
图 3 系统主程序流程
for( i= 8; i! = 0; i- - ) {
flag7= dataout;
datain= j& 0x80;
j< < = 1;
j= j| flag7;
ioclk= 1;
ioclk= 0; }
adh= j> > 4; adl= j< < 4;
j= com;
for( i= 8; i! = 0; i- - ) {
flag7= dataout;
datain= j* 0x80;
j< < = 1;
j= j| flag7;
ioclk= 1;
ioclk= 0; }
j= j> > 4;
adl= adl| j;
for( i= 0; i< 5; i+ + ) ;
}
M C14489 显示子程序及通信子程序在此不再介
绍, 若需要可与作者联系, 或参考有关资料。
在对数据采集系统编程时,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1) T LC2543 的 A/ D 转换子程序的0 通道对应输
入的参数 COM 应为 0XC, 1 通道对应输入的 COM 应
为 0X1C, 2 通道对应输入的 COM 应为 0X2C。
(2)TLC2543 的A/ D 转换子程序的返回数据与对应
的实际结果 adout 的关系:adout= adh* 256+ adl。
( 3) 每个通道第一次调用 TLC2543 子程序所得的
结果没有意义, 要丢掉, 第二次得到的才是有效数据。
( 下转第 51 页)
?38?
孙晓松, 等: 脉冲式电能表集成采集终端的设计
式中: C0 为总分布电容; V o 为输出脉冲电压; V T 为
调制管管压降; I L 为负载脉冲电流; 为输出脉冲宽
度; Fr 为脉冲重复频率。
PD = [ 700 # 10- 12 # (8 # 103) 2(0. 5 + 0. 5/ 8) +
500 # 0. 5 # 1 # 10- 6] # 100 # 103
= 2. 54 ( kW) 。
FU919F 最大阳极损耗为 8 kW, 每管各采用1 只
风机冷却, 保证其可靠工作。
6 测试报告
经过 1 年多的方案论证、实验比较、调试和与多注
管联调, 对 100 kHz 高重频调制器进行测试。测试数
据分别见表 1、表 2、表 3。
表 1 脉冲波形随脉宽的变化
( 重频 10 kHz, 板压 6. 5 kV)
脉冲
顶宽/
s
脉冲半
高宽/
s
上升
时间/
ns
下降
时间/
ns
脉冲
峰值/
V
顶部
波动/
V
顶部相
对波动/
%
0. 5 0. 765 225 165 21. 6 0. 7 ! 1. 6
1. 0 1. 26 220 165 26. 8 1. 0 ! 1. 9
1. 3 1. 55 227 165 26. 9 1. 3 ! 2. 4
表 2 输出脉冲波形随板压的变化( 重频 10 kHz)
调制器
板压/
kV
波形
峰值/
V
顶部
波动/
V
半高
宽/
s
上升
时间/
ns
下降
时间/
ns
顶部相
对波动/
%
8. 0 31. 9 1. 3 2. 0 267 209 ! 2. 04
6. 0 24. 4 1. 3 1. 98 218 153 ! 2. 67
4. 0 16. 6 0. 84 2. 0 167 110 ! 2. 53
3. 0 12. 3 0. 84 1. 98 135 93 ! 3. 4
表 3 脉冲波形随重频的变化
重复频率/
kHz
调制器板
压/ kV
调制器板
流( mA)
上升时间
( ns)
下降时间
( ns)
半高宽
( s)
5 7. 2 40 215 167 1. 36
10 7. 1 70 235 185 1. 35
20 7. 0 130 263 222 1. 34
40 6. 8 260 307 265 1. 33
60 6. 7 390 333 285 1. 25
80 6. 5 520 355 305 1. 17
100 6. 5 640 365 320 1. 10
7 结束语
由于时间紧迫, 在研制 100 kHz 调制器过程中, 先
后做了基本刚管调制器加脉冲变压器输出的方案实
验, 全浮动调制器及电容耦合浮动板调制器的方案实
验, 还做了高电位激励信号及保护信号的光纤传输、变
压器传输等实验, 既有失败的教训, 也有成功的经验。
尤其是光纤传输的全浮动调制器, 在信号延时、高电位
小信号放大、抗干扰、固态器件的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
工作。在满足 100 kHz 的工作条件下, 电容耦合方案
比全浮动方案好, 高电位隔离等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在方案实验及调试过程中得到魏智研究员、李家
胤教授、张冰教授等同志的指导与帮助, 这里一并表示
感谢。
参 考 文 献
1 强伯涵, 魏 智. 现代雷达发射机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国
防工业出版社, 1985
2 魏 智, 罗雪芳. 高压硅堆在雷达发射机中的应用. 现代
雷达, 1998, 20( 1) : 74~ 82
3 杨光培. 高电压撬棒. 真空电子技术, 1998( 5) : 54~ 56 ?
( 上接第 38 页)
( 4) TLC2543 每一数字量对应电压为( REF+ -
REF- ) / 4 096, 我们采用 REF+ = 5 V, REF- = 0 V。
3 结束语
为了适于现场勘测, 进行实时数据采集, 单片机数
据采集系统选用了体积小、功能全的 12 位 TLC2543
作为A/ D 转换器, 用 M C14489 构成了采集数据实时
显示系统, 带有 RS232 通信接口, 并且采用 C51 对系
统编程, 系统具有易实现、易编程、可移植、体积小、功
耗低等优点,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推广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姚 远, 吕 康.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的公共路灯远
程监控系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 与管理工程版) ,
2002, 23( 3) : 28~ 30, 50
2 李 华. MCS51 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 北京: 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7
3 马忠梅. 单片机的 C 语言应用程序设计. 北京: 北京航空航
天大学出版社, 1999
4 陈龙三. 8051 单片机 C 语言控制与应用. 北京: 清华大学
出版社, 1998 ?
?51?
钱 锰, 等: 用于多注管的 100 kHz 调制器
TLC2543在89C51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