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当前职业道德滑坡的表现、原因以及关键性因素

当前职业道德滑坡的表现、原因以及关键性因素

日期: 2012/4/27 浏览: 144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匿名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so-cialist material civilization. It's one of the important signs that indica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the socialist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 The practice of ethics construction shouldbe guided by Marxism-Leninism,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 Important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the practical effectiveness continuously. Oneshould truly implement that arming people with scientific theory, guiding people with correct media,figuring people with high-minded spirit, inspiring people with excellent works in order to cultivate citi-zens with lofty ideals, moral integrity, better education and good sense of discipline.

 

Key words:professional ethics;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ethics

 

摘 要: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职业道德论文来指导职业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关键词: 职业道德;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新情况和新挑战,一些单位、行业在新形势下职业道德产生了滑坡。学海网(www.xuehai.net)怎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建立起适合各行各业特点的守法纪、讲诚信、讲公德的新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人们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掌握正确的善恶标准,调整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必须重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职业道德建设之中。
一、 当前职业道德滑坡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和新旧矛盾的冲突,加上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有人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在职业道德建设上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
1.价值观念发生错位。在职业道德上表现为拜金主义盛行、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见利忘义、惟利是图、损公肥私等等,吃、拿、卡、要等行业不正之风普遍存在。部分人认为市场竞争就是金钱、利益的竞争,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等不道德现象见多不怪。特别是少数人根本不要什么理想道德,只要有钱就要行,将人际关系庸俗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 .社会道德标准出现偏差。表现在职业道德上,评判是非的标准模糊,一些人对那些一夜暴富的人奉若神明,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不管他们是偷税还是走私富起来的。同时媒体宣传上的推波助浪也导致是非不分。一些行业和部门,占山为王,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损公肥私、中饱私囊,金钱至上,把职业道德置于脑后。
3.部分职工对主人翁地位感到失落。他们认为过去工人阶级领导一切,人民当家做主,现在单位领导是“老板”,“主人”变成了雇工,没了地位,少了保障,还谈什么职业道德,还谈什么“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他们心里想的是个人利益,淡化了社会公德,忘掉了集体利益,导致职业道德的滑坡。一些人在金钱物欲的诱惑下,打着发展经济的幌子,钻改革的空子,一心为个人大捞好处,造成不正之风盛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坑蒙拐骗横行,为了一个钱字,断送了起码的职业道德,丧失了良心和信誉。
二、职业道德滑坡的原因
产生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重要的是思想道德模糊和道德信义动摇。
1. 在新旧体制转换中,不能正确看待利益关系的重组,以致金钱至上,导致了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模糊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道德观受到冲击,出现出许多反传统的似是而非的道德信条。在职业道德领域中的拜金主义,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有权不使过期作废思想,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沉重泛起。过去受批判的人生观、道德观死灰复燃,究其原因,是把市场经济领域的“等价交换”原则,扩大到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一些人在开放中把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作风和人生道德观当作时髦学来了,导致思想道德的沦落。
2. 对权力异化滋生的各种腐败现象缺乏正确认识,严重影响了职业道德建设
由于少数腐败分子,特别是诸如成克杰、胡长清等高层领导中的腐败分子,贪污腐化、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极少数人在道德言行上搞两面派,在政治道德上搞实用主义,国家政策和中央指示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无利的就变通,甚至另搞一套,还美其名曰:“敢试、敢闯”。一些单位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被削弱,个人崇拜和吹牛拍马抬头,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少数干部丧失原则,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脱离群众,涣散了人们的思想,导致思想道德的滑坡。
3. 舆论宣传缺乏正确导向,是引起职业道德模糊的外部原因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政策。然而少数人却认为致富就可以不择手段,个别所谓的“改革能人”尽管道德品质恶劣、政治素质很低、生活作风败坏,只因为他富起来了,舆论和媒体就不加分析地大肆吹捧,给公众树立一 个只要能赚钱,其他都是小节的形象。媒体过度宣染炒股、炒房地产、炒明星的效益,使部分人心理失衡,于是产生一种畸形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只要能赚钱,管它是投机还是冒险,能骗则骗,能捞则捞,捞了钱就是硬本事。
4. 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教育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这一手一直抓得紧,但精神文明建设对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人这一方面抓得不实,舆论又一度出现了某些误导,构成了对讲理想、讲道德、讲文明,守纪律的人的一种讽刺。对于这些不正常现象若不能及时纠正,将导致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的缺失。
三、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职业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思想道德教育、道德观念确立、行为规范建立等,多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道德建设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1. 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用科学的理论培养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被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活动都是在一定思想支配下进行的,思想道德建设既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职业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是加强职业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要结合实际从两方面进行教育。
(1)要把理想信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核心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要紧密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不断增强政治思想工作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和工作实际中产生的新问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教育。文明道德准则是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是融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为一体的道德原则。其核心是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提倡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事业、扶贫帮困,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必须防止把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中,同时还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宏观经济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时,充分发挥法律的约束力和规范作用。这样才能树立起具有时代特征的,代表着人民利益与社会经济关系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才能建立起和谐与文明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2.思想政治教育要借助道德评价的力量,严厉谴责和抨击违反
社会主义道德的不良行为社会风气的好坏,除了政治、经济上的原因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和对不良行为的抨击力度。行动有力,道德进步,社会就安全。放任自流,道德沦丧,社会沉渣泛起,百姓就难以安定。人们普遍对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权钱交易等行业不正之风十分痛恨,但为什么屡禁不止呢?除深层次的原因外,关键是打击和道德谴责不力。这些行为除了在法律上受到严厉制裁外,还应在道德上受到社会舆论最严厉抨击,形成人人喊打的态势,类似的事情肯定会大大减少。所以,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严厉谴责和打击一切不道德的行为。充分利用反面教员的案例,从道德理论上进行深层次的,充分说理的科学论证,用来教育和警示群众。在思想道德领域大力批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让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遭到社会的绝大多数人痛恨和鄙视。同时要大力宣传好典型,树立良好的公众道德形象,让新型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深入人心。
3.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实际
社会意识依存于社会存在。当前加强道德建设必须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
(1)要教育人们正确理解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的内涵,明确公平、公正竞争原则与行业、部门的垄断行为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是不相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允许权力进入市场产生的腐败现象。
(2)要教育人们树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新观念,懂得运用法律法规和契约,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来规范市场、规范公民的行为。一切坑蒙拐骗都是违法的,只顾眼前利益,只顾个人利益是不道德的行为,终究是要失败的。
(3)要加强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教育,领导干部道德素质不仅关系到执行政策和工作的好坏,也关系到党的风气和党的形象。要把加强领导干部的职业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像抓经济一样,真抓实干。组织人事部门要坚持“德是才之资”的德才标准,把职业道德素质差,作风恶劣、以权谋私、缺乏“官德”的人清除出干部队伍。
(4)社会各部门都应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思想道德公约和守则,指导行动,规范行为。继承和发扬我党优良传统,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同时要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活动,以丰富人们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将社会主义道德思想融汇到职业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建立起团结、友爱、互助、平等、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型道德观。这样才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推向新高潮,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获得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美]麦金太尔著.万俊人,等译.三种对立职业教育论文的道德探究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罗国杰.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




当前位置: >> 教育学类 >> 职业教育 >>查看论文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