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创新性教学探索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创新性教学探索

日期: 2011-9-29 13:44:33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赵玉凤

   摘要文章针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实践特点,开展了教学改革的创新性探索,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创新尝试。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重要的专业骨干课程之一,以各类城市市政工程设施或构筑物的规划为研究对象,主要任务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掌握市政工程系统规划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市政工程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城市规划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重要基础,同时也进一步巩固相关课程的掌握情况。
  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也比较抽象抽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理解以及教师讲授课程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方案评析与课堂针对性讨论的问题上更是难以把握。学生普遍反应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无法激发,内容掌握不了,实践过程难度较大。学海网(www.xuehai.net)对此,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创新探讨,使《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教学体系与过程日趋完善。
  1 教学体系创新
  1.1 理论教学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图书馆等学校硬件设施,结合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主干课程的要求及其指导性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材等进行全面研究和探讨,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1)教学内容。正确把握“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以下两点:①根据专业特色、课程性质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地拟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而不拘泥于教材及教学大纲。②将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与专业的其他课程设置紧密结合,把这门课与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于连贯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2)教材选择。选用建设部推荐优秀教材《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根据学生毕业后工作情况的反馈,以及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选用不同形式的辅助教学素材,建立以文字教材为基本教学素材,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电子资源,以网络课程为后续教育和自学的网络资源,构建高质量、立体化的教材体系。
  1.2 实践教学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可实施性强的实践教学计划,辅助完成教学要求。旨在加强学生实际进行方案设计的能力,更好地适应设计院的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用学生身边或比较熟悉的实例剖析,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展规划案例的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互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
  采用理论讲授、实例评析、现场参观、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练促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讲——应注重“精讲”,即集中精力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重点讲授,并着力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学——用——学”的逐步循环深入的学练过程,加强课程学习引导,培养学生自学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的介入。城市工程规划的理论较为抽象,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教师教与学生学都比较困难。因此,紧扣教学环节,选取具有说服力,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的案例,自然地引起学生认识问题、分析思考问题的热情和兴趣。通过分析身边的城市工程案例,从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到方案构思的形成,进而到方案实施中的可行性以及建设完成后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把抽象的理论与原则进行分解与渗透,引导学生体会方案形成的过程,加深对理论内涵以及应用方法的理解。 学海网(www.xuehai.net)
  (3)结合现场参观,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带领学生深入到城市,现场教学,由理论和图纸到真实的现场案例,迅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为学生评价自己的方案创造了条件。
  2.2 教学手段
  针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枯燥、抽象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演示教程、交互式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极为丰富的资料,并与当前的社会时尚话题(如垃圾危机、低碳城市、能源危机、水资源危机等)相结合,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便于学生学习以及师生交流,还可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设计任务、多媒体课件、应各种电子参考资料等上网运行,逐渐丰富网络教学资源。
  3 教学评价创新
  在分析传统教学评价方法弊端的基础上,结合分级评价标准,注重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等现代教育评价理念,利用督导组开展督导性听课评价、教考分离和学生参与的教学评价等评价方法,旨在探讨科学量化教学评价指标,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教学。
  3.1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指的是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3.2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最新的教育理念。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进行分析,并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
  4 结语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相对较抽象,传统的“教师讲解灌输,学生呆读死记” 的模式让老师教的枯燥、学生学的无趣,知识掌握度不高。通过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的创新,变革了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熟知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提高师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秉钊.谈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J].规划师,2004(4):10-11.
  [2]吴星杰.“案例式”教学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23:570.
  [3]孙洪庆.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冶金教育,2005(3):28-30.

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