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试论现代远程教育招生工作的现代化

试论现代远程教育招生工作的现代化

日期: 2011-4-11 14:13:06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陈以能

论文摘要:网络教育从1999年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十年,这十年,既是全球计算机互联网迅猛发展、不断膨胀、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十年,也是我国经济实力持续增长、国力增强、社会稳定的关键十年。网络教育招生在这样的一种时代背景下,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本文从网络教育招生工作的时代背景入手,阐述在各个时代背景下,网络教育招生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轨迹,从而提炼出网络教育招生的现代化表现,进而探索网络教育招生工作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招生工作的现代化进行特色介绍,着力为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文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招生;现代化
  一、网络教育招生工作的时代背景
  1.我国网络发展史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6年到1993年。是研究试验阶段(E-mailOnly)。学海网(www.xuehai.net)
  在此期问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l’net联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服务对象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某些政府部门。发展过程如下:
  1986:Dialup(Termina1)
  1990:X.25(1989.n:CNPAC。1993.9:CHINAPAC)
  1993:LeasedLine(DECnet)(EmailOnly)
  这一时期互联网处于萌芽阶段,还不够发达。应用很贫乏,可靠性不够高。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1996年,是互联网的起步阶段(FullFunctionConnection)。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拥有互联网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慢慢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初步的发展。l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达到20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实用性日渐增强。
  第三阶段从1997年到2000年,是发展渐进阶段。
  国内互联网用户数19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1年6月30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约1002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163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839万台,上网用户约265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用户人数为454万,拨号上网用户人数为1793万,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的用户人数为403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07万。CN下注册的域名128362个,www站点242739个,国际出口带宽3257Mbps。这个时期互联网开始为大众所知晓,应用渐广乜]。
  第四阶段从2001年到2005年。是爆炸性增长阶段。
  从2001年到2003年网络经济泡沫的消逝。再到2005年,我国互联网络经历了爆炸性增长所引发的泡沫危机后日趋回归理性,互联网用户数也大幅增长,我国计算机网络正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截至2005年,我国互联网网民总数达到1.11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1%:其中宽带上网的人数首次超过了网民总数的一半,同时也首次超过了拨号上网的人数,达到5300万人。
    
  第五阶段从2006年至今,是稳步健康发展阶段。
  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网民规模较2007年增长8800万人,年增长率为41.9%。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宽带网民规模达到2. 7亿人,占网民总数的90.6%。手机上网网民规模达到11760万人,较2007年增长了133%。随着电信网络惠民工程的日益落实,互联网正覆盖越来越多的县乡镇,农村网民规模增长迅速,达到8460万人,较2007年增长60. 8%,增速远远超过城镇(35. 6%)。

  2.我国网络发展迅猛的原因
  第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互联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的基础。中国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在年均GDP增长9.8%的背景下,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积累.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随着全民整体收入的增加.人们渴望获得精神上的更多满足,在信息需求和休闲娱乐上的投入越来越多。同时,良好的经济环境为互联网产业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并促使产业内的并购和商业模式升级,大幅降低了互联网接人的费用和门槛,提高了互联网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二、为保证我国信息化健康发展,国家制订并发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信息化正在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农村信息化建设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也在逐渐成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让信息技术与服务惠及亿万农民群众,落实2010年基本实现全国“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目标.政府主管部门和电信运营企业正在积极推进自然村通电话和行政村通宽带工程。城市化进程为更多大众接触互联网创造了有利条件。这里的城市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乡村的城市化,另一方面是城市的集群化。前者的发展直接带来了生产生活等相关硬件设施的升级,后者进一步缩小了城乡的空间差距,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广大农村人口带来了实惠。
    
  第三、通信和网络技术向宽带、移动、融合方向发展,数据通信正在逐步取代语音通信成为通信领域的主流。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和网络运营商竞争程度的加剧,网络接人的软硬件环境在不断优化。网络接人和用户终端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使用户的上网门槛不断降低。
    第四、互联网具有高粘性和高传播性。根据CNNIC的调查,一旦用户接触互联网之后,流失率极低;另一方面,互联网上的网络游戏、即时通信、博客、论坛、交友等应用具有极强的互动功能,这些功能会推动相关应用的传播,这种传播既包括向网民的传播,也包括向非网民的传播,而向非网民的传播将推动网民规模的扩张。
    第五、网民规模的扩张推动网络价值的提升,而网络价值的提升又进一步增强其扩张力。根据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规模的平方成正比。随着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网络的价值不断膨胀。将目光瞄向互联网价值的机构和个人创造的内容,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网络的扩张力和吸引力。
    3.网络教育招生现代化印记
  我国计算机网络至1996年起步开始,到1999年已有初步的规模及发展雏形,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教育、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网络教育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时代背景下诞生和发展的。1999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为我国首批开展远程网络教育的试点院校,我校网络教育也于2000年7月列为试点单位。至此,网络教育就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网络教育招生工作也更是自诞生之日起就烙上了现代化的时代印记。
  二、网络教育招生的现代化发展轨迹
    1.1999年一2002年是网络教育招生萌芽起步阶段。
  自1990年代下半期起,中国远程教育进人了战略革新和起飞期。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地提出了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任务。1999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又一次明确强调:“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加强经济实用型终端平台系统和校园网络或局域网络的建设”.最初的网络教育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天网”,即卫星电视网;第二个是“地网”,即“中国教育科研网”.通过“天网”和“地网”的配合,实现文本、图形、数据、音频和视频信息的双向交流。
这一阶段中的网络教育招生依然与全国统考接轨,由各高校联合省招办进行招生,指标由省招办进行控制。一方面,学生获取招生信息的渠道有限,另一方面,网络教育高校自主性无法施展,网络教育的优势难以体现。同时,因为当时资源技术有限,报名程序仍是由学生到省、市县招办进行人工报名,由省招办将符合条件的学生转给各网络高校,再由网络高校将学生进行统一录取。这样,通过一级级分配,生源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网络教育的超越空间、灵活学习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只有走出一条符合网络教育自身的特色之路,网络教育的招生才能走上康庄大道。
  2.2003年~2004是网络教育招生转折发展阶段。
  2002年,教育部出台教高E200238号文件,即《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于意见》,明确指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要以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为主,要减少并停止招收全日制高中起点普通本专科网络教育学生。这一意见的发布,标志着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从以规模扩张为主进人到以强调质量为主的阶段。与此同时,网络教育招生正式脱离全国、全省统一出题考试录取的模式,而彻底由各个网络高校自主进行招生考试,以“入学测试”的方式,采用国外“宽进严出”的形式,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为在职人员更新知识、增强技能、不断学习提供良好服务.从而促进我国网络化、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教育形式由最初的“天网”和“地网”转化为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电子课件样式,对学员学习的时间、地点不再有严格的限制,这更利于学员合理安排时间,自主学习,学员可以自主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体现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这也为网络教育招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坚实的基础。以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招生为例,2000年招生1440人,2001年招生17576人,2002年招生20062人,2003年招生9845人,2004年招生5829人,网络招生经过曲折的发展,从最初的萌芽,到找到自己特色之路的发展,稳定成熟期也已悄然而至。
  3.2005至今网络教育逐步成熟稳定阶段。
  我国网络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通过短短五六年的时间,已经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教育国情、适应国民终身学习体系的教育模式。网络教育学院的招生也由最初的4635人,发展到2007年的21143人。2008年,我校网络教育招生达到18026人,同比增长288.91%。网络教育这一系列的稳定发展归功于国家对于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视,也归功于网络教育自身独特的优越性。
  这一阶段的网络教育招生充分实现网上自主模式,所有的招生简章发布在网络上,学员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填写个人信息进行网上报名,同时根据自己所报考的学习中,进行信息的确认报名之后,通过网上的复习大纲进行复习备考,在指定的时间参加入学测试,最后通过网络查询成绩。整个流程实现网络的联动模式,全信息化工作管理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也标志着网络招生彻底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三、网络教育招生的现代化表现
  1.教育平等。
  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快速增长,但相对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匮乏的教育资源,能接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偏低,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是自古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怎样满足众多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要求,怎样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已成为一大社会热点问题。在教育信息化与社会网络化的互动影响下,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一些重大改,而这些重大改变是基于一种外生力量的影响,即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产生了足以使其变化的因素。而这一影响的外部特征即网络化。网络教育招生使得教育机会平等成为可能,而这种可能将让民主能够成为现实,从而不断完善国家的现代化发展。
  2.终身教育体系构建。
  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同时终身教育观念正在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据统计,在现代社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必须每七年更新一遍与专业有关的知识(约17~25门课程),以适应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根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以解决我国的继续教育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网络教育可以为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提供便利,在公众教育领域将有很大的市场。这也成为网络教育招生符合时代背景的一大现代化表现形式。
  3.教育一体化的实现。
  网络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高校的网络教育以网络资源为载体,全国范围内建立网络学习中心、站点,将中东部地区集中发达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供给西部不发达地区,这类地方一般教育资源分散、稀缺。通过网络这一平台使得发达地区能够带动不发达地区,使不发达地区能够获得同样的高等教育,同时以网络的低成本获得高收益的教育资源。以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为例,2000年网络教育成立之初。仅有武汉教学中心和校本部教学中心,2001就已经开始开拓湖北省内及周边省市的网络教育中心资源,在湖北省内发展了黄冈、黄石、仙桃、咸宁、襄樊、孝感等一系列学习中心39个,在省外发展了宁波、青岛、汕头、深圳等教学中心65个。截止2008年底,全国范围内共成立网络教学中心81个,已形成华中科技大学自主的学习品牌及网络教育模式。但全国覆盖地区的不均衡,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习中心设点比率明显偏低,有进一步挖掘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4.科技新技术的集中体现。
  网络教育的学习形式由最初的“天网”卫星系统及“地网”视频系统,逐步变革为电子课件、视频会议、教育网站以及移动教育网等形式。“网络教育招生也在科技进步的伴随下一步步改良,从最开始的纸质报名,到后来的网络报名与纸质确认相结合,无一不体现了现代化技术的集中运用。网络招生的招生流程和系统,更是建立在Internet基础之上,使用浏览器/月艮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采用HTML、PHI’和MYSQL数据库等技术来进行开发,在招生之初就可以对多个教学中心进行学生报名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分类、统计管理、录取分班管理、系统维护管理等,各个教学中心报名的情况及数据统计会实时地通过网络反馈到总站。网络招生的数据汇总显得清晰而明了。”

  四、网络教育招生工作的发展趋势
  l摺生对象群体的广泛性及多样性。
  网络教育招生对象经历了由普通高中、中专毕业生向在职人员的转变,在职人员中通常以普通城市职工为主,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进一步完善,“村村通”的进一步落实,地方乡镇仍有巨大的招生潜力需要开掘。同时,“在学习、分析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中特别是关于2010年要达到招生的两个50%,(普通高中与中职,普通高校与高职)和上亿人次的培训任务,针对高职和中职的在校生和毕业生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教育的教育对象和成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中流砥柱力量。” 学海网(www.xuehai.net)  2.网络教育招生工作领域的多样性。
  为进一步发挥网络教育公共服务领域的优势,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研究和探索实现“四项工程”(国家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使用人才培训工程、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的可能,从而拓宽招生的领域和范畴,将网络教育与社会发展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网络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经济贸易的全球一体化趋势要求各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必须培养越来越多的熟悉世界经济贸易及生产和管理的人才,由此而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经济愈发展,社会愈紧密,而通过互联网,可以有效地将信息进行高速快捷的传播,而网络教育有着其它教育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也使得网络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网络招生的对象也会趋于国际化。
  4网络教育招生手段的先进性及科学性
  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发展,手机3G技术的广泛使用,使移动互联网即将进入里程碑似的发展,国家对于3G网络的授权及各通信行业的业务拓展,手机上网将会和计算机一样走进寻常百姓家。一方面,网络教育招生可利用群发短信及邮件的形式拥有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另一方面,让手机上网浏览课件成为可能,给网络学习又开辟了一条便捷通道。
  五、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招生工作的现代化特色
  1.在线考试的积极尝试。
  现行的网络教育测试模式多半采用集中报名、布置考点、考场,进行考试,组织阅卷,登分、录入成绩最后查询。华中科技大学于2008年7月首次进行了在线招生考试的试点。此次试点采用统一机考的方式,学习中心配备了30人以上的机房,机房内安装有摄像头,便于总部监控,考生除在上机考试系统中通过识别验证,同时也接受机房现场监考老师的身份认证,所有考生在同一批次参加规定科目的入学测试,每科测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提交答案后,系统自动给出分数,成绩进入教学管理系统,招办根据招生计划划定相应的分数线进行录取。考后10天,考生可以在学院首页查询录取结果。
  目前,在线考试的硬件设备已经达标,能够实现,但对考试学员的身份确认以及信息核对仍需周全的考虑及实验。在线考试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尝试和进一步实现网络现代化的有效手段。
  2.网络招生管理的现代化尝试。
  至2008年开始,华中科技大学网络学院将所有招生负责人的信息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遇有相关招生政策的调整和重要的通知等,采用“群发器”发至学院主校区及各个站点的招生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此举大大加快了我院现代化信息传播的进程,第一时间将国家政策方针及有关信息进行快速的传输。真正做到高效便捷。同时。所有招生人员建立QQ群联络系统,实现网络办公。学院更于2008年初启动了“体验式”学习方式,所有在职人员进行网络学习选修,切身体验作为网络学习学员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体会及感受,通过这样的尝试,网络教育的所有管理人员对于网络教育服务有了更深的体会,更容易查漏补缺,这也为网络教育招生提供了强大的实践指导。

  3网络招生试题库的现代化建立。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招生考试从2008年起试行在线考试,为匹配此类考试,从2008年起学院便开始建立网络招生试题库,在网上提供大量的模拟试题供学员学习,进行网络助学辅导,同时,制定科学的试题标准及要求,实行网络命题,构建网络招生试题库,从而可以将试题库中的题目进行随机的自由组合,使得网考的每一位学员“一人一机一套题”,答题结束,系统自动生成分数,免去了发卷、收卷、改卷的人力、物力及时间,同时也有效预防考试作弊,真正实现了网络招生考试的现代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网络教育招生工作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全面开展我校的网络教育招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设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数字化的招生资源,数字化的招生与录取环境,数字化的招生管理手段和工作环境,建立招生工作现代化发展体系一直是我校网络招生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相信在我国经济腾飞的大环境下,这个目标的实现将指日可待,从而实现网络教育招生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