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CA6140机床控制电路的改进设计

CA6140机床控制电路的改进设计

日期: 2010-12-21 14:21:52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延时继电器对CA6140机床控制电路进行改进的一种设计。
   关键词:延时继电器 CA6140 机床 控制电路
   The Improving Design of CA6140 Machine Tool′s Control Circuit
   Zhang Yuan-li Yang Jie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improving design of CA6140 machine tool′s control circuit by delay relay.Key words:delay relay; CA6140; machine tool; control circuit1
   引言
   由于电机起动或其它原因可能造成车间电网电压的波动,而这种波动可能引起正在运转中的机床突然停止,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将原电路的控制电路部分加以改进。
   2 CA6140型机床原电路的分析
   CA6140型机床的电器原理图如图1所示,我们对原理图进行分析如下。2.1主电路分析主电路有三台电动机,M1为主轴电动机,采用直接起动,由接触器KM1控制,热继电器FR1为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由电源断路器实现。冷却泵电动机M2由接触器KM2控制起动,熔断器FU1作短路保护,热继电器FR2为过载保护。刀架快速移动电动机M3由接触器KM3控制起动,熔断器FU1作短路保护。
   2.2制电路分析
   控制变压器TC二次输出110V电压作为控制电路电源。
   (a)主轴电动机控制,先用钥匙向右转动电源开关锁,再合上电源开关QF,为起动作准备,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得电吸合,主触点闭合,主电动机起动,并由辅助常开触点闭合自锁。按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1线圈失电,其主触点和辅助触点断开(复位),主轴电动机停转。
   (b)冷却电动机的控制,当接触器KM1吸合,主电动机M1起动后,旋转开关SA2闭合,接触器KM2得电吸合,冷却泵电动机M2才能起动。
   (c)刀架快速移动电动机的控制,由SB3点动控制。按下SB2,KM3线圈得电,KM3主触点吸合,M3起动。松开SB2,KM3线圈失电, KM3主触点复位,M3停转。构成的比较电路就会输出低电位,控制驱动电路使继电器K2常开触点断开,接触器KM5不工作,断开蓄电池与充电机主回路的连接。蓄电池过电压保护,充电机在充电过程中,电路发生故障,单体蓄电池电压上升到3V时,由SF358另一个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较电路输出高电位,控制驱动电路使继电器K1吸合,K2释放,接触器KM5释放,电路过电压保护,自动切断充电直流电源,停止工作,并同时过电压指示灯亮。蓄电池经过第一阶段大电流充电,单体电压上升到2.4V时,通过另一路SF358双运算放大器构成的上、下比较电路使555时基电路输出低电位,继电器K3动作,常闭触点打开, 接触器KM2释放,断开一半电容降压恒流装置,充电机自动转入第二阶段小电流充电。
   2.2.3开关电路
   开关电路主要由波段开关、多层转换开关、接触器等组成。其功能完成充电机的起动,初充电、常规充电转换、自动和手动转换以及各种规格蓄电池转换等。充电机的控制电路若发生故障,可利用手动方式正常充电,此时充电过程中的第一、二阶段转换需手动完成。
   3 充电机外形结构
   充电机外形结构见图2CZJ-60/200型节能恒流自动充电机是非防爆型,结构简
   单,使用方便,各种控制按扭均安装在门上,所有电容器组件、接触器组件、控制板组件、接线柱等器件装在机箱内。充电机使用场所必须是无导电或爆炸尘埃、没有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或水蒸气的环境中。
   4 功能扩展
   由于该充电机采用电容降压恒流电路,电容器的选取必须是交流无极性电容,充电机在功能上不仅可以为蓄电池充电使用,还可作为电网功率因数补偿。日常用电设备大部分呈感性负载,功率因数较低。将充电机输出端的正、负极用10mm2导线短接,再将主电路的接触器KM5短接,按下起动按钮,该机就是一台功率因数补偿器,可就地对电网进行功率因数补偿,利用各种转换开关可改变补偿电容量的大小。充电机在日常使用中,若出现不能正常充电或充电电流达不到所需要求,问题可能出在主回路缺相运行、个别电容器接触不良或失效、整流二极管开路等。
   5 结论
   本充电机根据大容量铅酸蓄电池的充电要求,设有手动、自动两挡转换,自动充电时采用了恒流两阶段自动转换充电,由于主电路采用了电容降压恒流装置,可对电网进行功率因数补偿,起到了节约电能的效果,该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性价比高。
   参考文献
   1黄俊.半导体变流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7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张惠,冯英编著.电源大全.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