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析当前教育理想的分析批判与本真回归

论析当前教育理想的分析批判与本真回归

日期: 2010-11-28 21:20:31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想;功利主义;泛人本主义;本真回归
   【论文摘要】教育伴随着人的产生而出现。教育理想作为教育理念形而上的抽象和升华,是整个教育生态的价值导向和终极关怀。本文对当前的功利主义教育理想和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进行了分析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试图促发符合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性特征,且以探求人的存在意义和人与外部环境沟通互动、实现多元共生教育情怀为思想内核的本真教育理想的回归。
   教育理想作为教育理念形而上的抽象和升华,是整个教育生态的价值导向和终极关怀。在教育伴随人的产生而出现的数百万年间,教育理想从经验的、习俗的认识经典教育理想与人生理想的混合期逐步过渡到现有的系统化的教育理想思想体系。特别是教育学兴起的数百年间,教育理想的系统化进程更是今非昔比。逐步生成了多个体系的教育理想思想范式。但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思想活动和实践历程,教育理想的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真正以人的存在和人与外部环境的良好沟通互动为前提和归宿。这才是教育理想的应有之义。
   一、功利主义的教育理想—人的理性价值的“工业化”
   “上帝死了!”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宣告,无疑给人类世界投下一个重磅炸弹,它既标志着绝对价值的死亡,也意味着人们对永恒真理及存在的信仰成为不可能。“没什么是真的,一切都是允许的”。于是,从文艺复兴以来经过启蒙运动再到近代科技理性的张扬,其间所发生的社会变革、知识制度、技术实践都预示着现代性价值的位移。在没有上帝的时代,“人通过其感觉、感情以及通过其整个存在所认识的世界现在是唯一的世界”一一唯一真实的世界。然而,“没什么是真的,一切都是允许的”的人义论在为人类带来无限创造性与可能性的同时,也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价值多元是正当的,个人可以拥有自己的真理和价值,只要不有害于他人。由此,就出现了众多迥然相异甚至截然对立的价值标准,进而引致不可避免的价值冲突。功利主义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严格说来,时代造就了功利主义,同时功利主义又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1.功利主义教育理想的缺陷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造就的辉煌的物质成就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体快感,使得人们愈加相信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从而引致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更加肆无忌惮,这必定给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得启蒙之后的世俗化的教育更是远离了大全式的终极价值,取而代之的是以功利主义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本身发生了异化。功利主义的教育理想就是以功利主义为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在其引导下,教育过分追求功效和利益,进而教育被国家和个人当作追逐利益的工具。以功利主义为理想的教育,意味着教育实现的价值不在教育之中,而在教育之外。功利主义主张效果论,即一个行为是否正当,标准在于其带来的效果一一给人带来快乐的结果,而快乐是行动的终极目的,快乐本身具有内在价值,是唯一的善。所以教育理想一旦功利化,快乐(外在于教育价值本身的利益)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只为其效果而存在,并且导向外在的快乐与利益,而对于教育实践中很多内在价值如知识、德性等被忽视。教育只是一味地追求有利于学生利益、适应于经济需求以最终能满足人的欲望的目的。教育自身的价值只有依附于外在于它的目的才能得以体现。教育再也不为一种大全式的终极价值而存在,而沦落为实现个人快乐、适应社会需求的手段。教育行为正当与否,最终建立在人的感官欲望的满足及其程度之上,最后落在个人的偏好之上。教育最终成为欲望与个人偏好的奴隶。
   2.功利主义教育理想的消极实践后果—人的“工具化”
   功利主义教育理想的绝对胜利对教育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其最直接、最有危害的后果是造成了人的工具化。功利主义的教育理想观预先给教育活动提供了一个明确表述的有待追求的目的一一功利,同时也提供了实现受鼓励的欲望和抑制或改变方向的欲望的手段。教育本是要引导人追求美好生活(这种美好绝不止于感官的幸福和欲望满足之后产生的快感),然而由于教育自身的媚俗和随波逐流,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它日益成为经济的附庸,成为实利下贱的侍女,成为追逐欲望的工具。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一种经济、社会需求,教育由此变成了一种适应性的教育,一种引导人片面追求利益(金钱、权力等)的教育,在其中,我们很难看到对人的整体精神培养的迫切性。这样就必然导致把其所直接指向的求教者看作一种达到社会经济利益目的的手段,人由此成为了计算和追逐欲望的工具,从而丧失了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和品行,丧失了人的尊严。人也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被割裂为日渐远离自身精神性的客观物的存在。他进人了机器大工业时代新的奴役状态,被降格为工具性职能的存在。人正如现代体制庞大机器上微不足道的齿轮和螺丝钉,只有在机器(社会)运转时,作为其上的一个零件才发挥功能和作用,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延伸和扩大自己器官的功能,以在追求利益中发挥最大的功效。
   人一旦被工具化,教育也就只有在他自身以外即他所生产的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之中来衡量他的价值。人的价值隶属于机器工具,人不再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而是实现自身欲望(自身欲望最终也是为外在的经济、社会需求服务)的手段;人也不再是康德意义上的“人”。一般来说,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自在的作为目的而实存着,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用的工具。在他的一切行为中,不论对于自己还是对其他有理性的东西,任何时候都必须被当作目的的人。我们的学校教育过分注重人的物质层次的发展,严重偏向于实用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和培训,忽视了人之为人的精神性发展,“像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碍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衙”。教育自身的媚俗使得教育追求的是社会的认可,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学校教育对升学率以及造就所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追求,学校课程由此也偏向那些能迅速带来实利的经济类课程,而忽视陶冶人性的艺术类课程。功利主义教育理想指导下的教育导致的人的工具化,完全割裂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统一性。
   二、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一一人的“高处不胜寒”的困顿
   与功利主义教育理想相伴随的是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从某种程度上讲,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正是相对于功利主义教育理想的另一个极端。人本主义在西方起源于希腊化哲学中的伊壁鸿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其顶峰。在中国,人本主义直接起源于西周时期周礼中的“民本”思想,在“五四”时期风行一时。虽然起源各异,但人本主义的思想主题则是同一的,即:尊重人、提倡人、发展人。教育在其发展中曾经形成了人本主义教育理想,也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如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想却走向了异化,堕落成名副其实的“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
   l教育中人的过分高扬
   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把人本主义的思想内涵 “发展”到了“极致”。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在高扬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同时也助长了人的主体性的过分张扬的思想倾向的形成。人在认识和对待自身与世界和自然的关系中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人是世界的中心,世界的主宰是人,而不是上帝;自然是可以征服的,是为我所用的。这种观点使人类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我”,对世界、自然从此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积极、主动、控制、征服。思想的解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原动力,而人类掌握了新的科学技术,更强化了征服的欲望和难人独尊的意识,由此造成了自然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
   2.教育中人的孤独
   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在“成就”了人的虚假尊严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的强烈的孤独感。一方面,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对个人的过分强调造成了人与人关系的失范乃至分裂。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人与人之间缺乏价值认同,人与人之间缺乏生命共享,人与人之间缺乏文化交融。另一方面,人与其生存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式微和分裂。人在认识到自己是这个蔚蓝色星球的统治者的同时,却忘记了这个星球上的水、阳光、空气和其他可爱的物种。人与外部环境的紧张关系造成了这个星球的超哲学的二元对立,没有共享和交融,只有征服和被征服。人在其中变得孤独,这种由人的孤傲“造就”的孤独。
   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把人的自我意识推向了顶峰,让人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却忘记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时的“高处不胜寒”和孤独。
   三、教育理想“赤子之心”的本真回归和多元共生的教育理想情怀的重生
   功利主义教育理想和泛人文主义教育理想让真品性的教育理想变得日益模糊和异化,教育的健全人格、培养理性和智慧、探求人的存在意义和人与外部环境良性沟通、互动的本质属性被抛人万丈深渊,教育理想变得愈来愈乏味和虚无。我们需要真品性的教育理想的回归和重生。
   1探求人的存在意义,教育理想的首要维度
   教育是关于人的活动,把探求人的存在意义作为其首要前提和维度应该是毋庸置疑的。教育也必然与人的存在问题相伴随。现代的教育的实质是“生存的教育”,而非“存在的教育”。这种生存的教育给予了人们生存的意义和活动,却没有给予人们生存的理由和根据;给予了人们对于自己和人类文明的盲目乐观,却没有给予人们一个清醒的头脑;它只认识到了人的“生存问题”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却没有认识到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在现代的这种教育下,人们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但是却越来越对生存的必要性发生怀疑。这种怀疑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无意义感,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生的幸福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教育理想不能只考量作为“工具的人”,也应考量作为“目的的人”。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人的存在问题,考虑如何增加人的存在的意义。教育应让人以理性为基础,以怀疑为起点,以批判为武器,以求真为指向,以创造为目标,在宽容的氛围中自由地探索,在公平的制度里独立地思考,从而使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养成求真的意识、质疑的态度、宽容的心态与独立的人格。这种对人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基于此,教育理想应尽早促发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回归。这种由古老的哲学分化出来的教育哲学思想应该是今日教育理想的光荣之路。
   2.促进人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互动,实现多元共生的教育理想情怀
   系统论认为,任何有机体的存在都是以其他有机体的存在为前提和必备条件。作为教育活动的系统总结的教育学在多学科发展的今天,要想有大的、长远的发展,必然借助于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从而构建一种跨学科的、跨思想体系的崭新的教育学思想体系。所谓的“元教育学”在某种程度和层面上说是一个伪命题。
   教育理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要努力促进人与外部环境的良好的沟通互动,实现多元共生的教育理想情怀的重生。就是用人文主义的理念和追求,来塑造、养育内心和谐、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的人。教育除了使受教育者具有谋取生存手段的外在目的外,更重要的目的则是使个体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从而让人以求真来消解虚伪,以创造来克服守成,以自由来抑制专制,以宽容来替代独尊,以独立来摆脱依附,以质疑来取代盲从,以公平来化解等级,以理性来制衡非理性,以科学知识来消除愚昧无知,这些都有助于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格的陶冶,而人格陶冶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向世界性个体转变的过程;是个体的人占有人类历史所创造精神文明财富的过程;更是人与他人沟通、互动、信任、协作的过程;是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过程;是人与其生活其中的自然和平共处的过程。人将作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置身于全部生命形态和地球生态中的人、而不是单纯作为抽象的人和单纯作为现实的劳动者而得到发展和满足。教育不仅要帮助人解读他自己、他的抉择和他的行为,而且要理解和认同他人、社会力和自然力。
   自从教育活动出现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心目中教育理想的追寻和探索。而本真意义上的教育理想则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中,不因时移事异而改变,不因人们暂时的忘却和抛弃而消逝。探求人的存在意义,促进人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互动,实现多元共生的教育理想情怀,与其说是一种构建,不如说是真品性的教育理想的回归。正如王国维先生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式的经过无数探索和追寻的最高境界的回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