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汽车的社会公害

论汽车的社会公害

日期: 2011-1-7 22:27:23 浏览: 14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林汉成

论汽车的社会公害
林汉成
(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工业1081,200811413116,序号59)
摘要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就迅速由少数人的“宠物”演变为“大众情人”。到2000年末,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6亿辆,到2010年将增加到10亿辆。汽车业在我国可谓“后来居上”:汽车产销100万辆用了近40年时间,由此增至200万辆用了8年;增至到300万辆仅仅用了两年多。据统计,200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7619万辆,加之每年1150万辆摩托车和300万辆农用车的产销规模,压力不仅仅是迷雾般的废气,还有浪费在道路上的燃油和宝贵的时间。美国用2%的国土面积修建各种道路,每个城市有一半的地域用作停车场,每年因交通堵塞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680亿美元,远超过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由汽车带来的困惑和麻烦、人类追求发展与维持生态平衡的矛盾在汽车问题上浓缩成一个难以化解的墨点。
关键词 汽车 社会 环境 危害
    汽车的普及为人类社会生活创造了许多新生事物,汽车艺术、汽车广告、汽车模特、汽车展会、汽车体育、汽车旅游、汽车旅馆、汽车社区、卫星城、乡间别墅及汽车银行等已渗透到发达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改造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进而改变城市结构、乡村结构和就业结构,改变人们的区域概念、住地选择、消费结构、商业模式、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沟通方式、活动节奏、知识结构以及文化习俗。汽车的使用是个性权利的延伸和个人主动性的象征,汽车创造了崭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内容,整个社会的文化理念、心理素质、道德因素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汽车除给人类带来便捷和舒适,提高人们的生活档次外,也给人类的社会和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交通阻塞、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铅中毒、温室效应和城市噪声等。可以说,汽车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一、交通公害挑战
    交通公害问题是随着人类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才显现出来的全球性环保问题。为了提高人类生存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交通公害问题越来越为人类所关注,不仅是生态学而且也是交通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交通公害,指交通运输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即对人们生存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由许多要素构成,若这些要素如空气、水、植被、土壤、阳光等等,受到了来自外界因素的侵害,则导致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质量的下降。当环境质量下降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底线时,环境就不再是为人类提供生存的条件了。人类的交通行为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领域。交通公害有不同种类。其中汽车引起的铅中毒可以使儿童嗜睡、狂躁、腹痛、呕吐,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瘫痪、昏迷,直至死亡。另外,长时间处在受尾气污染的环境中与长期吸烟一样容易致癌。
二、交通管理挑战
    汽车普及在带来城市范围的扩张和人们自由活动范围扩大的同时,也会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管理和交通模式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如何从根本上改善交通状况,实现车与路的和谐,进入文明有序的汽车时代,是对政府管理部门提出的长期考验,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城市规划。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现了中国国情:中国自古以来就喜欢“核心”,家有家的核心,城市有城市的核心,国家有国家的核心。交通也一样,如北京就是围绕着皇城根、天安门地区,一环接着一环,是一种典型的“摊大饼”的城市规划布局。这种规划方式未见缓解交通局限,反而埋下了新的交通隐患。而在很多发达国家,大城市在朝特大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般都比较注意均衡。更多采用放射状的规划方式,城市中心很小,城市越扩大,越倾向通过卫星城来实现交通分流。
    其二是交通文明意识的教育和引导。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曾经出现了两次小汽车拥有量大幅增长的现象,第一次是1985年(33.3%)、1986年(42.3%)、1987年(27.0%)连续三年大幅度增加,第二次是1992年(31.9%)、1993年(55.6%)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两次小汽车大幅组增长远远超过了正常年度道路建设的供给能力,导致当年及随后几年城市交通恶化。然而,政府有关部门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相反地,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颁布,与小汽车生产、流通相关的重大举措亦相继出台,“小汽车进入家庭”被确定为国家扶持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安排,国产汽车的生产开始转向小汽车,小汽车的销售价格大幅度下降。小汽车拥有量逐年增加,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城市私人汽车大量出现,如北京市私人汽车年平均增长率为24.5%。1997年,政府进一步表明了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的基本立场,即不得轻易对小汽车拥有和使用采取限制性措施。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实践证明,只要有了路,这个循环不会无穷无尽地进行下去,因为路的终极是土地的极限,况且,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也极端不可能将养命活口的土地,大量地用来修建道路或停车场。显然,“轿车进入家庭”不仅没有足够的道路,也没有足够的石油,更不用说由此而来的交通污染了。因此完全可以说,尽管“轿车进入家庭”或以小汽车作为大城市出行的主要方式,是一种美丽而充满诱惑力的愿望,但实际却超越了中国的国情。
三、环境的代价
    从历史的观点,汽车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对环境的影响不仅波及当代人的生存和生活,而且影响远及数代。为此,其对环境的影响不应只考虑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而更应把社会、文化、生态、市民等作为统一范畴,具体涉及如下几方面:
    自然环境。汽车交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大气污染、交通噪音、振动等。目前城市交通系统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空气污染源;在大多数城市中,交通噪音与交通振动的影响程度直接与汽车类型、汽车行驶状态的交通量密切相关,并已成为污染居民生活环境和学校、机关、医院等敏感设施的突出因素。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氢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含铅颗粒物等,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及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由于小汽车具有分散和流动的特点,它造成的污染远比工业污染更难以治理,因而成为世界上最难解决的一个顽症。
    生态环境。道路或汽车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绿化和水质等。其中道路建设对生态造成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施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造成的非污染性破坏,使环境发生物理变化而对生物产生影响;而是由于排放的污染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进入生物体产生危害。另外还有对开放空间和湿地的破坏。而在城市生态系统中,道路交通对城市绿地有较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影响城市绿化的整体水平;二是影响城市绿化的布局。
    文化和景观环境。道路建设对城市文化影响包括历史遗产、人文背景、传统价值等。我国由于地铁、轻轨等轨道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匮乏,汽车交通是大多数城市的交通骨骼。为此,中国城市空间正被道路用地大规模地蚕食,富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旧街区、旧建筑甚至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历史建筑正在遭受道路建设暴力的破坏。在很多城市,商业空间也正在被道路建设粗暴地分割。一定程度上,汽车社会正在肆意地改变中国的城市面貌。
    社会环境。汽车交通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社区传统、社会公平、地区发展、中心区活力等。社会影响中一个主要考虑便是“人”,包括交通工程的建设、运行对人的影响,主要涉及道路使用者和道路沿线居民,其影响的程度、范围与道路建设规模、路线经过的区域密切相关。可以说,道路的建设造成空间分隔,阻碍社会交往,使周围居民的生活、文化、教育、及经济上的联系受到阻隔。
四、经济的代价
    虽然轿车进入家庭可以拉动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相当大一部分居民的收入,并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贡献。但过度的“汽车”依赖,同样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一是交通事故让中国为汽车社会偿付了惨重的代价。中国是世界上汽车交通事故最高的国家之一。虽然汽车保有量只占全球的1.9%,仅占美国的1/9、日本的1/6,但是全球15%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中国。二是汽车社会造成的交通阻塞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经济动作,所造成的损失可谓惊人。
五、社会的代价
著名生态学家、巴西环保运动的奠基者卢岑贝格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因为进步,人类才变得贫穷。……对于汽车生产厂商来说,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市场正在形成,例如中国,生活在那里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汽车。在中国,人们已经在许多街道上限制了自行车通行,因为自行车被视为落后的标志。如果我们听任这种状态在全球继续蔓延,那么我们将来所拥有的将不仅仅是5亿辆汽车,而是30亿辆。大气将因此遭到严重破坏,我们的文明——这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将遭到毁灭。因此可以说,我们一直朝着一个错误的目标前进!”
然而事实却是,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顾一切地冲向汽车社会。因此对于中国而言,首当其冲的是,要及时地、充分地意识到汽车社会的巨大成本,要在政策制度和规划上努力克服和减轻汽车社会所带来的成本,并充分地讨论汽车社会成本负担的公平性,制定出符合中国特色、具有公平性的汽车社会成本负担机制。否则,“汽车公害”会日复一日地累积,能源、土地和道路将被汽车消耗,效率、环境和生活节奏都将毁于汽车。正如一位倡导“和新生活一起兜风去”的记者所言,汽车还是要开的,但我们千万别重蹈了西方汽车社会的复辙。我们认为,如何在中国国情下,建立一种资源约束型的、适度汽车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即所谓的绿色文明或绿色生活方式,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玉宏.交通社会学研究[J].理论月刊,2004.
[2] 张哲诚.城市治理面临汽车考验[J].南风窗,2005.
[3] 何玉宏.城市交通问题的社会性与生态性[J].现代城市研究,2002.
[4] 《汽车文化》,朗全栋,人民交通出版社.
[5] 卢岑贝格著,黄凤祝译.自然不可改良[M].1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