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职业中学的情感教育

浅谈职业中学的情感教育

日期: 2005-10-18 23:03:12 浏览: 15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镇江市旅游学校 吴丹

职业教育是指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不同水平普通教育基础上,培养人们能够从事某种职业的一种专门教育。职业中学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刚刚接受完初中教育、正处在青年初期、面临人生的第二次学步的年轻学生,他们毕业后将直接面对社会,独立的面对人生。这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就决定了教育方式的特殊性。
职业学校学生一般都处于十六七岁至二十岁的年龄阶段,身体发育在第二个生长高峰的末期,各种生理机能逐步健全。智力发展方面,正处在开发潜力、发展创造力的最佳时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胜心,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但由于他们还不成熟,又往往暴露出成长过程中的许多不足。 这时候,如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时便显现出来。
教育,不能不关心如何发展学生的良好情感和情感能力。因为智慧不仅包括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而且还包括热情、渴望、追求、同情、关怀等等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然而现代人却往往把智慧窄化为智能,把智能窄化为知识。学校老师和家长只重视学生知识方面的积累和掌握,而忽略他们情绪、情感的状态和发展。造成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在知识上和技能上较其他人要丰富,但缺少感动、感谢、同情、仁爱、宽容、责任之心。一些学生虽然物质充裕、生活顺利,但不能感受幸福、体验快乐,与人交往也难以融洽,更严重的甚至产生负情绪反应,如自卑、忧郁、烦躁、仇视等等。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今后的就业。其实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是个体完满生命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种品质和能力,它影响着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和调控、对他人的同情和了解、对科学的探索和迷恋、对艺术的欣赏和创造、对祖国的热爱和奉献、对为来的向往和憧憬……它涵盖着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对社会的自制力、刚毅力、善解人意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以及用博大的胸怀去审视人生的超越能力。这是一种完满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结合,是完满生命的体现。
关注人的情感发展是教育中的一个本源性根基性的问题。日本一位哲学家早在60年代中期就批评日本的教育因为缺少情感层面而成为“忘了另一半的教育”。瑞士兰德学院院长丹尼斯博士来华演讲时也提到:“我们这个世界,忽视人的情感与精神成长太严重了。我们必须把关注人的情感与精神成长列入学校教育计划中、列入家庭教育计划中、列入社会教育计划中……”
职业学校的教育有其特殊性,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也有其特有的身心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多变,情感不稳定。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愤怒、悲观,个别的甚至还会有绝望、易冲动情绪,自控能力差,稍遇刺激,易爆发,出现偏激行为。
2、意志品质培养的自觉性不均衡,不大能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言行。然而自尊心很强,憧憬个性发展,又注重自我评价、自我表现、自我价值的实现。
3、认知的模式职业化使得职业学校的学生注意力、兴趣等仅局限于狭窄的职业圈里,却漠视了与专业关系不大的社会事物。
4、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的自觉性得到一些发展,但由于学习目标的不明确和理想的不确定,造成了学习动机的复杂和多样性。
5、他们乐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但识别能力较差。敢于破旧立新,但往往带有主观片面性。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正逐步确立,可塑性很大。有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但不是很成熟。
对于具有这样特点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其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是他们发展人格和创造人生的基础。打好这一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认知学习的效率保证,而且关系到他们个性、道德、人格的成长。所以只有重视学生的情感层面,而不仅仅是认知层面,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态度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解决。因此,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从情感教育入手。
那么,如何具体的进行情感教育呢?首先,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学生在学校中参加各项活动的重要内驱力和主要的精神支柱。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强,就表明他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认为自己存在的价值、发挥的作用与其他人一样重要。如果一个学生在心里不能这样自我肯定,他就会感到自卑。感到低人一等,他就不会在同学面前抬起头来走路,他就会失去上进心。当然,老师对学生的这种尊重与信任、关怀与爱护、同情与理解,决不是一种姑息迁就,也不是偏爱、溺爱,而是有原则的、公正的、理智的,是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
其次,老师要信任学生,有时,信任也是一种尊重。老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天赋、才能、兴趣和力量,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愿意接受美好的东西,都愿意做一个“好人”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和集体的关怀和教育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一个教师对一个犯错误的学生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在头脑中产生了“不可救药”的念头,或者产生了严重失望的情绪,这就意味着他对这个学生的放弃,意味着他对这个学生教育过程的结束,也就意味着他本身的无能为力。而这对任何一个教育者来说,永远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只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学生”。作为老师,只要我们面对的还是我们的学生,我们就不能失去这种信任,就不能失去教育好每个学生的信念。并且还要创造多种条件和机会,让那些被人们视为平庸的、低能的、落后的、恶劣的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去受教育、受陶冶、受考验,显示他们的天赋、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他们在为集体作出贡献的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以增强其自尊感,激发其前进的力量。
另外,环境熏陶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因为影响学生情感的因素可以由客观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所构成,也可以由语言构成,还可以由各种舆论、人际关系构成。所以校园环境、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都可以影响学生的情感,可以改变学生的生活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加美化校园的劳动,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布置具有自己班级风格的教室,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出黑板报、学习园地、支部生活,还可以通过建立图书角、英语角、阅报栏等等育人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情,达到陶情冶性的目的。同时,老师要有意识的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得学生们自然而然的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生动活泼、奋发向上,产生一种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21世纪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的人,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的人。因此,在重视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时,特别也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真正的成材、成人,去敲开成功之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