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间舞蹈美感教学略探
日期: 2010/6/16 浏览: 1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扎西江措
【摘 要】藏族民间舞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训练,更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本文对藏族民间舞蹈美感的认识、美感训练要点、美感训练缺憾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不断地提高学生认识美、理解美和表达美的能力,认识到美感在藏族舞教学中的作用,重视对美感的开拓,才能使藏族舞蹈教学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
【关键词】民间舞蹈 美感 教学
我们经常能在一些电视节目中、节日庆典中和广场文化活动中看到充满生活气息的“安塞腰鼓”、泼辣率真的陕北秧歌以及热烈粗犷、原始古朴且富有神秘色彩的藏族舞蹈。这些群众舞蹈都充分展示了各民族、各地区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给人以力的鼓舞、美的享受和生命的思索。
舞蹈美感在舞蹈基础理论和舞蹈美学中是与舞蹈美同样重要的基础问题之一,因为舞蹈美感是进行审美活动的基础,舞蹈创作和舞蹈欣赏都离不开舞蹈美感。因此,藏族舞蹈教学中美感训练是我们基本功训练中的基础之一,它既是训练一种表演能力,也是训练一种美的表现。
一、对藏族舞蹈美感的认识
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
二、藏族舞蹈美感训练的要点
(一)培养美感训练的意识
在藏族民间舞教学的最初阶段,单一的动作训练是很单调枯燥的,但它是培养优秀的民间舞蹈演员的必经之路。我们必须注重在早期训练中,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在训练时一投足、一伸手就有美、有思想,其动作的内涵要在学习过程中易于感受和理解。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自觉地通过意识、意念和感觉来支配动作,不再是盲目地、纯机械地、毫无感情地去进行。
(二)精细动作过程中的美感训练:注意高低、轻重、刚柔、动静的起伏对比和变化
精细动作过程的美感训练是动作与动作的衔接、对比。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很多动作组合都是靠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对比和变化来产生特殊美感的。但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舞蹈动作能表现自身的人体美,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而忽视了不同民族民间舞的风格韵味。而只有强调其精细过程才能真正把握其独特的风格韵味,从而达到尽善尽美的艺术效果。我个人认为这些美感的形成无不通过精细动作微妙对比的变化来产生艺术美感。在藏族舞训练中,学员们应当注意让每一个微小精细的动作过程都能体现出舞蹈美感来。 (三)提高美感意识的捷径:准确地传情达意
在日常的藏族舞课堂上常能听到老师的告诫:“要会用心去跳舞”。也就是“以情带动,动中有情”。藏族舞是以情感宣泄为主要目的的,是情感发展到极致时身体的表现,因而它必定是由真实的情感贯注始终的。因为真实的情感是引导藏舞表演不断获得美感的源泉。那么,怎样通过内心情感的诱导来不断获得美感呢?一是让学生带着感情色彩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再带着感情的积累回到课堂来。我们应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配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多观看藏族舞蹈录像,了解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结合认知内容向学生介绍有关藏族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藏族服装、生活习惯、民俗民风,增强他们的感性知识;组织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体验民间舞蹈。通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兴趣和能力,引导他们观察人物、事物及动物、景物等一切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得取之不尽的艺术养料,真正体会到民间舞蹈的审美需要,启发自身美感意识,使他们激动起来,思考下去,把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参与,然后回到课堂中将自身体验与严密系统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作用,互为补充,成为一体。二是从生活的积累到内心情感的激发。“情”是藏族民间舞的生命。“美的创造需要美的感知,去感觉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因此,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与藏族舞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能使美感意识源源不断地充分体现出来。
三、忽略了藏族舞蹈美感训练的缺憾
藏族民间舞蹈形式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其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刻画与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又因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而增添不同的色彩。藏族舞蹈艺术就本身而言能给人以愉悦和快乐,是以人的肢体为载体表现出可被人感知的形体艺术。要体现出藏族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没有情感也就谈不到美感的体现。这种情感主要具备两个方面:一是藏族舞蹈本身包含着情感。即使是枯燥无味的训练动作,也包含着情感。在我们的藏族民间舞课堂中,老师总在训练中要求学生“要充满音乐”,“要有感觉”、“往后寻呼吸”等等,这都是一种情感暗示。二是藏族舞蹈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也处在一个情感的交流中。或是融洽的顺向交流,或是严厉要求所形成的逆向情感刺激,但都是为培养美感所采取的一种情感教学手段。
综上所述,藏族民间舞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训练,更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我们应该把美感训练落实到教学的实际当中,不断地提高学生认识美、理解美和表达美的能力,只有认识到美感在藏族舞教学中的作用,重视了对美感的开拓,才能使藏族舞蹈教学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培育出既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又有丰富表演意识的全面发展的舞蹈人。
参考文献:
[1]才让.青海藏族民间舞蹈的动律特点.四川民间舞蹈研讨会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