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略探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舞蹈)教育的特色

略探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舞蹈)教育的特色

日期: 2009-10-27 23:42:43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刘姗

内容摘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舞蹈)教育形成了以第一课堂为依托,以学生艺术团为“领头羊”,以学生社团为补充等的特色。
  关 键 词:普通高校 舞蹈教育 特色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引导下,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非艺术院校与专业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普通院校迅速发展起来,在不断探索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笔者认为,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舞蹈)教育逐渐形成了如下的总体特色。
  
  特色一:以第一课堂为依托
  
  从公共艺术教育走进普通高校的那天,艺术教育就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各种艺术类的课程全面开花,并纳入了学校选修课行列。

学海网

  普通高校第一课堂设立公共艺术教育课是很有必要的。首先,以当前我国中小学校舞蹈教育现状为例:除幼儿园舞蹈教育比较普及以外,大部分省、市、县的中小学舞蹈教育都没有纳入第一课堂,学校多在狠抓升学率,对于舞蹈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只有少数学校成立了舞蹈课外兴趣小组,致使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接触舞蹈。据调查,在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选修《舞蹈欣赏》课的120名学生中只有6人接触过舞蹈艺术,可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盲区不小,艺术普及教育任重道远。
  其次,把包括舞蹈科目在内的各种艺术教育纳入到普通高校第一课堂,是高等教育阶段区别于其他教育阶段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对中小学艺术教育历史不足的必要弥补。
  第一课堂选修课的优势在于辐射面积大,受益学生多。舞蹈选修课不论是欣赏课,还是实践课,每次都座无虚席。尤其是一些实践课程,如舞蹈形体训练课,由于加入了街舞等学生喜爱的内容,不仅选课的学生多,旁听的学生也不少,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因此,将舞蹈科目纳入到普通高校第一课堂也是满足当代青年对现实文化艺术生活的追求。
  再次,普通高校舞蹈课的设置和教学,能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开发艺术形象思维能力,对其专业知识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普通高校学生学有专工,艺术虽然只作为一种丰富生活的业余爱好,但对专业知识可以起到补充及促进的作用。笔者在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很多学生在学习舞蹈后都感到受益匪浅。通过学习舞蹈,学生们不仅陶冶了情操,体态得到了改善,肌肉柔韧性、力量还得到了加强,协调性和对舞蹈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有的学生还在学习舞蹈的时候获得了做建筑设计方面的灵感,这实际上是舞蹈在开拓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创造力方面所产生功效的体现,是艺术课程有效推进专业思维的体现。
学海网
  特色二:以学生艺术团为“领头羊”
  
  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状况与水平是办学质量的一个标志,高校除了普及性地设立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外,还要抓好“提高”这一环节,即建立学生艺术团,推动全校艺术活动的发展。
  目前,普通高校艺术团的人才少部分是来自通过高考优先录取的“特长生”,更多的人才则是来自学校各个专业。通过普及性的公共艺术课的培养并从中选拔尖子学生充实到艺术团里。这一措施使艺术团成员不会随着学生的毕业减员,而导致后继无人的危机。
  近年来,大学校园里学生艺术团是相当活跃的学生团体。各重点大学几乎都有自己的艺术团。大学内部的重大活动、文艺演出,大学之间的交流活动,高校间全国、省、市级的比赛,乃至一些外事活动,艺术团往往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例如:学生舞蹈团在校内的每场演出,既是台下学生观众的一次“零距离”接触舞蹈的好机会,也是一堂最生动的“舞蹈欣赏课”。而这种同龄人和身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舞蹈团的每一个成员,舞蹈团的每一次演出都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有的学生是看了舞蹈团的演出,慕名而来申请加入舞蹈团的;有的学生是受同班舞蹈团同学的影响,选修了第一课堂的舞蹈课程。同时,学生舞蹈团对外的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也成为了高校对外宣传的一个新窗口。
  
  特色三:以学生社团为补充
  
  种类丰富的学生社团既是展现一所高校艺术活动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对第一课堂艺术教育的补充,也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大特色。
  以舞蹈为例,由于高校舞蹈训练场地和舞蹈教师人数的限制,接受舞蹈系统训练的学生舞蹈团的成员一般都在40—70人左右,这对于一个拥有上万人的综合性大学来说,比例太小了。
  可喜的是,现在很多高校除了学生舞蹈团外,还有学生自发成立的一些舞蹈社团:交谊舞社团、街舞社团、踢踏舞社团,等等。有的社团成员达到上百人。社团成员管理、舞蹈学习、活动安排,都由学生自己来组织完成。高校学生舞蹈团排练的舞蹈剧目一般都是古典舞、现代舞和民族民间舞,其他舞种涉及得较少。交谊舞社团、街舞社团、踢踏舞社团等社团的成立,不仅丰富了大学生学习舞蹈的种类,还进一步扩大了学习舞蹈的人群。
  上述三个特色的形成是作为非专业艺术院校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特质所决定的。如果说艺术教育是一张牡丹画,那么第一课堂是纸,学生艺术团是画上的红色牡丹,而学生社团则是牡丹花四周的绿叶。三者关系正确处理好,才会使一个高校的艺术色彩呈现出应有的灿烂和生机。
  在高校这个人才的培训基地里,艺术素质教育越来越凸现它的重要性。把握好高校艺术教育现有的特色,继续开拓更新、更好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