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从高职学制改革谈教育体系的完善

从高职学制改革谈教育体系的完善

日期: 2009-1-1 6:37:24 浏览: 1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郝 超

摘  要:高职学制逐步从三年改为二年,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明确“三改二”的主要方向,以发展中职后二年制高职为重点。针对发展中职后二年制高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对教育体系的部分结构、功能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推动高职学制改革,促进教育体系趋于更加完善。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制改革;教育体系;完善
《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逐步以二年制为主”。当前,高职学制改革是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用人单位等共同关注、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

学海网
笔者所在学校是教育部高职学制“三改二”试点学校之一,本着边思考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的原则,正在全方位开展学制改革的相关工作,力求形成高职学制“三改二”的思路和实践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职学制的改革,有可能造成二年制高职人才的就业岗位群与中职人才的就业岗位群的重叠,产生新的结构性就业矛盾。经过系统思考,笔者认为,应该明确“三改二”的方向,借鉴五年一贯制高职的成功办学经验,以发展中职后二年制高职为重点,逐步完善现有的教育体系。笔者从二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施环节的困难、发展二年制高职的主要方向、高职学制“三改二”后教育体系的构想等方面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二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按照教育部文件《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到大众化教育,以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结合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水平来看,二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低重心是必要的。二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应当从技术型调整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有两个内容:一是知识目标;二是能力(技能)目标。在知识目标方面:首先应达到技师的应知水平,其次在外语、计算机等主要课程上达到与高职教育相应的文化基础水平;二年制高职的技能目标应达到高级工的应会水平。同时,这两部分应当并举、并重。
把二年制高职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如此定位是否合理?笔者认为是合理的。从整个教育体系来看,三年制中职知识目标的主要内容定位在高级工的应知水平,其技能目标定位在中级工的应会水平,如果二年制高职的知识、技能目标尤其是技能目标也如此定位,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将造成二年制高职人才的就业岗位群与中职人才的就业岗位群的重叠,产生新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二、发展二年制高职的主要方向
    二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如此定位,如何实施?笔者所在学校组织生产一线的行业专家,从工作任务分析出发,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编程、加工方向)进行了论证。我们的结论是,对于高中后高职,其知识目标的实现是可行的,其技能目标的实现是相当困难的。理由是,高中来的生源素质在文化基础、学习能力上总体水平较高,但他们毫无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基础。此外,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和培养周期来看,在两年的时间内,使绝大部分高中后高职学生达到高级工的技能目标难度很大。笔者对本校现行五年制、二年制高职教学计划作了分析和统计,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编程、加工方向)为例,要对高中后高职学生实现上述知识、能力目标,在顶岗实习前主要技能的实训时间不得少于17教学周,理论、实践教学时间应在3000学时以上(含顶岗实习)。
    对于中职后高职,其知识目标的实现有难度,其技能目标的实现是可行的。理由是,中职来的生源素质在文化基础、学习能力上总体水平不高,但他们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技能基础较好,有相当多的学生已取得中级工证书。
可见,实施过程中,高中后高职的技能目标定位在高级工是难以操作的,而定位在中级工是不合理的;中职后高职的知识目标主要定位在技师有一定难度,难点是中职的三年与高职的二年没有统筹安排,从五年一贯制高职的成功实践经验来看,中职、高职培养目标的指向相对一致后,这一要求也是可以达到的。至此,我们应该看到中职后高职的优势所在,有必要采取措施解决中职后高职在实施环节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二年制高职的发展方向,把发展二年制高职的重点放到中职后高职上来。
 
    三、发展中职后二年制高职的具体策略
    既然中职后二年制高职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我们应当重点关注如何解决中职后两年制高职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二:一是生源文化基础、学习能力较差;二是专业基础参差不齐、组织教学难度较大。深层次原因是,第一,由于升学渠道不通畅,绝大部分学习态度、文化基础较好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第二,同一专业中职教育的出口标准不统一。第三,中职、高职的教学基本要求没有统筹衔接。第四,由于中职毕业生升学考试的内容、方法不尽合理,部分中职学校搞盲目的应试教育,造成有限的教学时间的浪费。
    发展中职后二年制高职的具体策略之一,提高中职后高职新生的总体生源素质。其措施涉及许多方面,从完善教育体系角度来看,其一是,调整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分流机制,大力调整普通高中招生数与中职学校招生数之比例(简称普职比)。在调整普职比上,政府的调控重点应当是疏通中职后的升学渠道,使少部分优秀的学生走接受学术教育之路,使大部分学生走接受职业教育之路。其原因在于,教育的发展动力之一是人才市场的需求,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呈金字塔型,学术型人才是塔尖,为数较少,绝大部分应该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的义务,也是非研究型院校的义务。当然,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的各个层次的学校都具有职业教育功能。其二是,扩大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升学比例。目前,中职后的升学比例偏低,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如江苏仅为10%左右,全国的平均水平还低于这个比例,与普通高招升学比例相比是严重不协调的。应该看到,教育的另一个发展动力是教育市场的需求,只有升学渠道通畅了,才会吸引比较优秀的学生来接受职业教育。升学渠道的通畅有利于职业教育各个层次的发展,有利于高职学制的改革,有利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完善。
    
学海网
发展中职后二年制高职的具体策略之二,统一各类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出口标准。其措施是,根据地区、行业特点,对中专、职高、技校制订统一的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评估等手段规范中职学校的教学实施过程,从而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
    发展中职后二年制高职的具体策略之三,统筹安排中职、高职的教学基本要求。由于中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只是人才层次有所区别,各地区完全能够做到根据地区、行业、专业特点来统筹安排中职、高职的教学基本要求。目前情况下,可以通过组建有高职学校、中职学校、用人单位参加的职教集团来具体操作。在职教集团内部三部分成员共同参与下,制订中职、高职的教学基本要求,借鉴五年一贯制的成功经验尝试“3+2”模式,通过集团内部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来实现各专业中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无缝对接。
    发展中职后二年制高职的具体策略之四,改革中职毕业生时口升学考试制度。其措施是,首先要改革对口升学考试的内容,减少文化基础考试科目,增加专业基础理论及技能考试科目;其次要改变对口升学考试形式单一化的现状,地区统一考试和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相结合,招生考试与职业资格证书部分接轨,如允许职教集团内部组织自主招生考试,技能类科目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等,从而提高升学考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高职学制改革后教育体系的初步设想
    高职学制“三改二”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完成这项改革工程,要从完善整个教育体系角度来考虑。关于教育体系的完善,上文已经谈到,高职学制“三改二”应该从中职后高职做起,重点发展中职后二年制高职,逐步走向高职主要面向中职毕业生招生。还谈到了初中后分流机制的改革。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非研究型本科教育办学功能的调整。从高职是教育类型还是教育层次来看,这个问题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界内部争论了很长时间,现已基本达成共识,高职是一种教育类型。教育类型的本质特征不是学制,不是办学经历,而是办学功能,如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等。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不可能脱离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来发展。教高(2005)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这里已经涉及非研究型本科教育办学功能的调整或扩展的问题。可以设想,不远的将来,一部分优秀的高职院校举办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一大批非研究型本科院校服务于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这都是完善高职教育体系乃至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内容。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是,高职学制“三改二”后仍然要面对“专升本”,在坚持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今后的教育体系可能出现的变化是,随着初中后分流普职比的调整,学术型高等教育主要面向普通高中招生,应用型高等教育敞开大门面向职业院校招生,尤其是二年制高职主要面向中职学校招生。这样的格局,将使人民的教育事业既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又满足教育市场的需求,教育事业本身也获得了来自两个方面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高职学制“三改二”工程将在探索中走向成功,高职教育将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谈兴华.高职学制改革的对策和建议[A].见: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04年第一次专题研讨会交流文稿. 
[2]姒建英.构建21世纪高职教育新体系刚.教育与职业,2000(2). 
[3]孔垂谦.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去工程化”困境与“情境化”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4]芦京昌.浅谈中高职衔接工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7).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