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思考——以教学型院校大学生为例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思考——以教学型院校大学生为例

日期: 2009-1-1 21:27:33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赵瑞芳 盛国军 李

    【摘要】文章基于对山东某高校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指出教学型院校的大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普遍存在信心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自然科学知识缺乏,动手能力弱,创新成果少等问题,并结合教学型院校的特点,从社会学的视角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普遍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也关系到我国在未来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因此,了解我国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实际状况,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甚多,但大都是理论方面的探讨,多是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侧重点多是理论分析而缺少实证资料。

学海网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借鉴国内外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但同时必须紧密结合各类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创新教育道路、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孔繁敏教授曾提出,“普通教学型本科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良好的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组织管理和人际协调能力。”,即教学型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综合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创造型人才。这种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并能取得创新型成果,有所建树。那么,教学型院校的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到底怎样呢?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怎样的问题?文章拟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实证的角度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于什么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创新意识是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也有人认为,创新意识即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它以思想活跃,不因循守旧,富于创造性和批判性,具有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精神和追求为主要特征[l]。创新能力就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新的东西的能力[1]。也有人认为,创新能力是一个人产生新思想、新思路的能力,或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类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素质和能力的总和[2]。陶国富等人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在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创造新的事物过程中所必备的各种技能、技巧的总和,是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在最高水平上实现的综合能力,是保证大学生创新过程得以顺利实现的诸种能力和各种个性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3]。
      总之,创造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而创新能力是人的创造意识的一种体现,它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中最宝贵的、最高层次的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和精华,其本质是创造出“新”的事物。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是大学生的智力因素(技能和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动机、情感、意志)的综合。
  二、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06年12月份,从我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率100%,获取有效问卷904份。其中,男生459人(50.8%),女生445人(49.2%);文科生377(41.7%),理科和工科生527人(58.3%);本科生655人(72.5%),专科生80人(8.8%),专升本学生169人(18.7%); 一年级226人(25.0%),二年级219人(24.2%),三年级251人(27.8%),四年级206人(22.8%),其他2人(0.2%);城市学生407人(45.0%),农村学生497人(55.0%)。问卷的录入和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1.5。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但缺乏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很多研究表明,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新观念的健全与否。从调查的结果来看,37.8%的学生在生活遇到问题时会自己尝试处理;54.6%的学生属于好奇新很强的人;45.1%的学生对某个专业问题抱有长时间的兴趣;79.4%的学生不迷信权威,对待权威观点主张经过思考后有选择的加以接受;69.4%的学生赞成开卷考试,认为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这说明目前的大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所要求的独立性、好奇心、兴趣、怀疑精神、挑战精神等。但是,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1)问题意识不强。只有17.9%的学生经常在上课过程中或课下向老师提问过问题。(2)缺乏崇高的科学理想和梦想。只有26.4%的学生有将来成为科学家或学者的梦想。(3)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只有39.7%的学生为兴趣而学习,26.8%的学生学习是为了获得文凭;28.7%的学生因对课程不感兴趣或认为学习没用而逃过课;31.9%的学生经常在老师上课时看休闲娱乐书籍或发短信或发呆、睡觉。同时,从大学生自评的结果来看,尽管85.8%的学生认为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而且37.5%学生认为创新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56.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一般,30.5%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强,只有6.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很强。这说明大学生还缺乏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二)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知识素养,但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4]
  调查显示,71.2%学生成绩优良;62.6%的学生经常去图书馆借阅图书;52.3%的学生做过社会兼职;34.4%学生在大学期间参观过博物馆;36.3%的学生经常去书店;31.1%的学生经常浏览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文章;15.4%的学生经常听各种学术报告。这说明目前的大学生虽然拥有良好的智商,能取得优良成绩,并能广泛阅读浏览相关知识,也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但是无论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来看都还不够。从大学生关注的知识面来看,文史类占30.4%,休闲类29.8%,专业类20.8%,自然类14.2%,当然这跟我校大部分是文科类专业有关,但也反映了学生在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严重不足。此外,多数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实验和撰写相关论文和调查报告,但因此而获奖或发表的成果却只要11.1%。这说明学生在学习的深度方面还努力的不够。
  另外,从学生对自己知识结构及学校课程体系的评价来看,75.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其中,23.2%的学生认为缺乏自然科学的知识,19.1%的学生认为缺乏人文社科类知识,33.2%的学生认为缺乏其他知识;63.8%的学生认为“文理交叉,知识的整合对人才的培养”很有必要;85.6%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体系不合理;90.0%的学生认为实践课程太少。
学海网
  (三)大学生理论知识较强而动手能力很弱
  70%以上的学生可以取得优良成绩;44.4%的学生考取了某种证书,但只有10.0%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曾自己动手进行过某种设计;3.4%的学生获过奖励或专利;95.2%的学生经常或偶尔上网浏览各种信息,但只有22.9%的学生在网上发表过个人的看法,48.2%的学生拥有自己或团队的“博客或网站”。正如香港城市大学的岳晓东教授提出的,大学生的“知识无活力化”[5],并由此导致思维的偏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不能致用。当然,这和目前我国的教育环境有关。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偏重于记忆和积累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而忽视和淡化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目前,教学型院校的教学内容仍主要以知识的传授为主流,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对学生的评定也主要看学业成绩,因此,和研究型的院校相比,更加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实践活动的能力训练。加上学校属于二类本科院校,没有研究生群体,整个校风里缺乏一种研究氛围。而教师则一方面忙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在国家教育体系的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内撰写大量的学术论文,遵循“量大从优”的潜规则,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创新实践较多,但创新成果很少
  创新成果的形成需要大学生有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和不折不挠的求真探索精神,这正是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的。对很多问题都有好奇心,都想去尝试,但往往浅尝辄止,缺乏恒心和毅力,很少深入钻研下去。尽管学校为学生设立了相关的科研和设计项目但参加的学生较少,而且真正形成科学成果的更是寥寥无几。在学生看来,目前在校内进行创新的主要困难按选择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缺乏指导(29.0%)、没有时间和机会(18.6%)、缺乏实验条件(18.4%)、没有兴趣(12.4%)、没有资金和奖励(11.3%)、缺乏志同道合的者(5.6%)、其他(4.3%)。
  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一个人的存在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他的意识和能力总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考察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除了受自身的知识、智能和非智能因素影响外,还受周围的朋辈群体、相应的教师素质和学校内外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博览群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为创新提供丰富的理论源泉
      要使学生养成勤学、多思、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自己的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实践能力、信息加工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智能结构;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良好的个性、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二)改革课程体系,加大选修课和实验课的比重,文理学科相互渗透
  文学科的学生必须适当选修自然科学的课程,理工科学生要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使文理学科应相互渗透弥补学生在单一学科知识上的缺陷,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他们的思维既活泼又严谨,既浪漫又富于理性。形成学科间知识的相互相通,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互渗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理论课少讲精讲;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学改革成果,增加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立争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三)改革学校教学环境,打破院系条块分割状况,交叉跨系设课
  一门课让最优秀的教师来上,每个教师主攻一门,上好、上精,决不重复设置课程,节约人力资源。对教师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评价也应从量的注重到质的注重的转变。目前,虽然整个大教育环境还不可能改变,但一个学校内部可以优先进行改革,在自由允许的范围内给教师发挥更大的创造性空间,只有有了创造型的教师才能培养更多创造型的学生;加大人财物的投资,给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配备专门的师资力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形成创新的团队;加强学风建设,在学生中,通过撰写科研论文、参加建模设计比赛等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崇尚知识,勇于探索的科研和创新氛围。   
  
参考文献
   [1]廖湘蓉,杨志明.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0,(5). 
     [2]周耀烈.创造理论与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8).
     [3]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创新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4).
   [4]冯刚纯.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思考[J].学术交流与动态,2005,(8). 
   [5]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