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我国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之我见

我国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之我见

日期: 2008-12-28 16:24:52 浏览: 1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飞

摘 要 创业教育是指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通过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使更多的谋业者成为职业岗位的创业者的教育模式。在我国,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这就要求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有效地推动其发展。
  关键词 创业教育 职业院校 必要性 对策
1 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
1.1 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业意识是学生成功创业的心理活动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内在的强烈需要和强大的驱动力。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氛围的笼罩下,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学生和家长仍然把就业的希望寄托于国家和学校的分配上,习惯于“等、靠、要”的方式,缺乏自我创业的意识和创业信心。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海网
教师要善于结合职业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将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理想等同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学生充分树立创业的观念。
1.2 创业品质的培养
  创业品质主要包括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个性心理品质,它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创业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要以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教育学生,使他们懂得创业必须能承受挫折和压力,从而培养创业所需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健康心理品质和较强的调适能力。通过举办有意义的创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抉择、开拓创新的品质及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合作、排除障碍、化解矛盾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爱心教育,使之在创业途中成为赢家。
1.3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业是个系统的创造工程,创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对于创新成果的取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一定要有独创性、独立性、变通性、新颖性、敏锐性等创新型人格特征和具备市场、技术、管理和控制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业者的核心能力,教师必须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通过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1.4 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职业能力、自主能力和综合性能力。其中,专业职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自主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自主思维和自主创造的能力;综合性能力包括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竞争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创业能力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被联合国列为继学术性、职业技能之后,大学生应具备得第三种能力护照,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创业。创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与创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紧密相联,通过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中心环节。
1.5 创业知识的传授
  创业教育是一门横向学科或交叉学科,围绕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吸纳和融合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人才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观点,形成了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创业教育学科群,因此在创业教育中除了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法律、工商、金融、税务、保险、市场流通、人际社交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开设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熟悉经济策略和营销策略,掌握市场调查和分析方法,懂得创办和经营企业的有关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创业知识结构。
2 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为缓解我国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职业院校创业教育迫在眉睫。自高等院校扩招以来,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据劳动就业部门统计显示,大学毕业生中(含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待业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3年各类大学毕业生中有待业人数63.67万,2004年上升为70万,2005年则超过75万,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可想而知,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则难度更大。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单靠国家来缓解肯定是不现实的,因此依靠在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倡学生自主创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化解就业人口偏多而职业相对偏少的矛盾,缓解社会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
  (2)创业教育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职业院校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同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国际上,德国、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直接把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创业人才。我国也已经把创业人才做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职业技术素质和创业素质同步养成,培养出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必须把创业教育融入到整个职业教育中,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创业教育内容,完成教育过程。
  (3)在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自我发展。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85%的学生认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是自己能成为“业主”,而不是永远的“打工者”。然而,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并非人人都做得到,因为自主创业需要具备许多因素,其中个人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等自身因素起关键作用。因此职业院校进行切合实际的自主创业教育,为学生将来开办和从事小企业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掌握一定实际操作技能,已经成为毕业生实现自我价值的迫切需要。创业教育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因此,开展创业教育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4)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呼吁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理念。目前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内容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除美国外,英国、法国、日本也已将创业教育也已推广到初中,甚至到小学。印度在1996年提出“自我就业教育”的概念,鼓励大学生毕业以后自谋出路。我国部分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刚开始起步,这些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创业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指导学生进行创业设计,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在实战中演练,实现了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结合。
学海网

3 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
  (1)政府应致力于建设一个适于创业的环境,为创业教育提供体制保障。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来自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支持。政府应在创业教育的实践阶段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种优惠政策,包括注册登记优惠、金融贷款优惠和税费减免优惠,扶持毕业生创业。社会经济服务部门也要大力支持创业活动,为创业者提供人财物等各方面的支持。各级政府应设立学生创业风险基金或学生创业奖励基金、创业促进会、联谊会等组织机构,在资金和咨询辅导上为学生和毕业校友提供一定的帮助,通过政府扶持和企业、社会参与积极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创业环境建设,为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体制保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职业教育网络等媒体,营造全社会崇尚创业的舆论氛围,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学生创业,广泛宣传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帮助创业者及时了解有关的优惠政策。
  (2)职业院校应致力于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既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在国外教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大多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熟悉企业的运营,具有较高水平的创业实践能力。鉴于国外的经验,我国的职业院校应着力于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突出教师创业素质的培养,通过多种培训途径,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理论水平和创业实践能力。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在学校中办企业不断增加教师的创业教育经验,提高专职教师的创业实践指导能力。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家到学校的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或者聘任科研类人员、法律类人员和社会学类人员担任客座教师,不断扩充师资队伍。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和国际交流,了解国外创业教育的最新动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全方位、多渠道地提高职业院校从事创业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努力培养一支能够致力于且勇于探索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3)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创业教材建设。创业教育课程应该在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创业,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创业教育,增加有关创业上下延伸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课程目标上,努力培养既能就业又能创业的实用型、复合型、创业型人才;在课程内容上,重点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创业实务知识的传授;在课程形式上,做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把创业教育内容渗透到第二课堂活动中,开展一些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比如创业计划竞赛,模拟企业管理或创业沙龙。实施“教企结合”的课程实施模式,让学校教师到企业工作,让学生到企业实习,校方和企业一同开发实验室;在课程实施上,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创业奠定基础。另外,进行课程设计时,征求企业的意见,请企业课程师来讲课。同时,创业教育教材内容需要有职业性、基础性和创新性,教材内容在安排上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选取那些新技术、新知识中所包含的最本质、最核心的知识和技能,在职业分析、专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把创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即将知识、技能、态度等要素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需求对教材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和构建。
  (4)教师应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突出创业教育的个性化。从国外典型经验和案例研究来看,创业教育比较突出地表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某些特点。其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与传统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教育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给学生一些现成的标准和答案。而创业教育是要让学生知道怎么想,怎么做。传统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更忽略学生的创造人格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我国开展创业教育应祛除旧的教育理念,实施具有创业性的教育方针,不以单一专业知识或技能的传授为目的,采用典型的、有特色的创业案例启发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研究,引发创业兴趣,建立创业思想,进行自我创业设计,突出创业教育的个性化。教师应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引导学生在对个人情况和创业环境条件的分析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个性地思考。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开展社会调查和实际模拟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优秀企业去实习或见习,亲身感受创业环境和创业要求,达到心理上的初步适应,为今后创业做好个性化的准备。
  总之,创业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体系,从目前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情况来看,无论是理论认识上还是实践探索上都处于初始阶段,这就要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各级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使职业院校成为培养创业者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邓泽功.创造能力与创业实践[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2 钟慈方.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8)
3 陈春意.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之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3)
4 戴玉滨.大学生创业者的内涵、分类与能力特征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10)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