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职校机电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职校机电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日期: 2008-10-8 10:15:00 浏览: 12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蔡弘沁

摘要:本文对树立机电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观念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剖析和论述,旨在建构一个以发展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精神为核心、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结构。
关键词:自主学习时机、隐性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科学评价

职校机电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必需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人员,这就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有着一定的要求。现代教育功能和教育方式的改变,要求学习的对象已不是现成的、给定的知识和手段,而是内在扩充和生成新知识的自学功能,以及应对和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的本领。学生只要掌握了自学创新能力,就具备了最主要最根本的素质和能力,而自学能力恰恰是职校生的薄弱环节。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说明了传授自学方法的重要性。自主学习能力,是指一个人较少依赖他人的帮助而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它主要包括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信息工程的语言来描述,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选择、接收、理解、分析、组合、存储的过程。自学能力的形成是复杂的、多层次的,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形成习惯。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针对职校机电专业学生的实际学情,探索教学的优良途径。理论依据是教学过程必须遵守的三项基本原则:教育教学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机
教学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更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实现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明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按层次和逻辑关系分解,设计层次性问题,为学生自学过程提供“路标”,引导自学。可以从不同角度精心设问,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解答问题的知识与方法的危机,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
自主学习需要欲望,欲望始于需要。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排不发”,这正说明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时应把握其时机性。例如: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工程力学》课程的“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是贯穿这门课程始终的内容,教学时教师把判断物体约束的类型及约束反力的确定原则分析讲解透彻,并进行例题分析和一定题量的学生练习后,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画受力图的方法,这时就可以由学生自行总结出作受力图的步骤:第一步确定研究对象,第二步…… 如果学生程度较好,就会发问:这只解决了力的三要素之“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或方位)”问题,那么“力的大小”该如何确定呢?就会带着问题自己先看书预习,知道原来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就可以求出未知力的大小,甚至力的方向都可以先假设…… 待他们再学习后续内容时就轻车熟路了。这样既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又使学生保持了自主学习激情。

二、创新思维,注重学生隐性能力的培养
创新的两大源泉——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显性能力具体表现为知识,显性知识的获得较容易些;隐性能力是一种行为方式,表现为思维和行为的诀窍,往往被忽视,也难以描述、细分、复制和传播,但是,隐性能力却是创新最后形成的关键动力。
现代研究表明:情商(EQ)的作用大大超过智商(IQ),超过智商加技能之和,情商的内容包括情绪控制能力、自我认识能力、对自己的感召力、自我激励能力。人的优势可以分解为隐性能力、知识和技能。识别隐性能力的三个线索:渴望、学得快、状态,隐性能力曾被描述为“一种特殊的天生能力或悟性”,隐性能力体现了做正确的事比把事情做正确要远远重要的多。习惯是隐性能力的表露,心理素质是隐性能力的控制阀,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更加为世人所瞩目。
教学应尽可能地使用现有教学条件、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同一任务有多种通道能实现,从不同角度加以展现,以达到传授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隐性能力的目的。在传授学习方法的同时,既要帮助学生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又要帮助学生掌握适合个体实际的具体学习方法。新世纪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挑战,更善于表现自己,教师就应该为他们营造一个新颖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例如:在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时,一改以往考卷的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之类的老面孔,而是根据课程的具体特点再设计,如将《机械制图》考核题目定为 “我自己设计的零件”,考核要求只有一点(而这一点要求是很不简单的)——现在你是设计者,要让别人能根据你设计的图纸加工出来。学生接到这样的题目时的表现是兴奋的,各个跃跃欲试,结果是超常发挥的, 50个学生就有了50张答卷,考试结果出现了由学生们自己精心命名、用三视图或轴测图表达出来的并标注尺寸的富有个性的图纸,这样的制图考卷不但具有勃勃生机,而且综合检测了学生多方面知识的学习情况:不但包含了国标的掌握情况、视图的表达、尺寸标注、甚至审美观…… 令教师欣慰、振奋。当然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隐性能力的培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自主学习,分层指导,给学生均等的成功机会
要培养合乎人才市场需要的职校生,应当特别注意学生素质的这样几个方面: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崇高理想。结合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模式,探索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个性都非常强烈,有着很强的表现欲,真所谓“人才有用不好用”, 教师要善于发现人才,在平时的教学中适时引导,尽量作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并让学生体验成功。
例如:《钳工》这门课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应合理调节教学中的比例,作到精讲多练,增加练习课的比例。课堂上传授的是诸如:錾削、锯削、锉削等等最基本的钳工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要领,学生要在技能考核中达标,没有平时的刻苦训练是不行的。为了不让训练枯燥乏味,采取合作学习,学习成效的大小同个人是否尽责直接联系在一起,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当他们历经艰辛完成零件的加工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大多数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分层指导,部分地增加知识容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为学生提供均等的成功机会。让学生懂得协作的重要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掌握自我协调的方法,培养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在愉快学习中其人际沟通的能力又得到了锻炼。

四、给学生安全感,科学评价
给学生安全感,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精髓。他所期望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必须最大限度地允许学生做个人选择,而且承认学生选择的合理性,只有营造出这样的环境和气氛,学生才能获得安全感,从而产生真正有效的学习。科学评价,就是指依据明确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测量对象的功能、品质和属性,并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性的判断。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应该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特别注意,不仅要赞美学生的优点,也要看到学生的弱点,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例如:《机械制图》中的图、物相互转换的思维过程,不仅要掌握投影的理论知识,还要以大量的立体视像为基础。这种空间概念的建立来源于实践,但又不可能处处实践。结合直观教学法,如利用实物模型、教学课件的直观演示效果,给学生形象、逼真的感官刺激,把抽象的投影过程理解为形象的思维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便于学生的掌握和应用;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要表达零件的内部结构,有多个解题方案,那么到底谁的方案最为合理呢?为什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引起学生的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零件内部结构的表达方法”的教学目标。
学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学生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方面。教师应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更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安全感。
专业课的教学忌满堂灌,教学效果很差,得不偿失,教师不但要辛苦讲授,还要时常不得不为上课听不进去而走神的学生停下来整顿课堂纪律,如果处理不当,反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可谓教师身心俱疲,这既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是引发职业学校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之一。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当然还必须要有学生们的通力合作。
综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育者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评价,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地提高。“勤能补拙”,勤奋之所以能成为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因为它能够影响一个人从事活动的广度和频率。勤奋者,必须经常不懈地自学,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我们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灌输的知识是不管用的,只有自主学习得到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挖掘和培养机电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显重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其价值的体现不能只看到短期效果,必须看到长远效益,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劳凯声:《教育学》
[2] 张厚粲:《心理学》
[3] 金宝成主编:《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4] 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