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中职校教育资源的荒废与优化

中职校教育资源的荒废与优化

日期: 2008-12-26 3:30:05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周如俊 杨勇 马文生

摘 要:目前,中职校教育资源荒废主要包括教育管理资源荒废、教学设施资源荒废、教师人力资源荒废和教学对象资源荒废。优化中职校教育资源,就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宣传学校品牌形象;加强示范专业弹性学制建设;实施灵活办学的多元模式;紧贴市场,深化课程改革。

    关键词:中职校/教育资源/荒废/宏观上优化

    一、中职校教育资源荒废的类型分析

    (一)教育管理资源荒废

    中职校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大都由教务处、实训处、政教处对全校多个班级进行“平行”管理,既费时又费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特色化资源的荒废。目前中职校大都只能够采用折中(“一刀切”)的管理方法,不能根据专业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无疑影响教学的针对性与高效率,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对各大专业进行特色化管理的需要。

    2.学生潜能开发资源的荒废。

学海网
中职校不仅不同专业教学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就业与升学的趋向以及男女生的比例也不尽相同。传统的管理模式受管理体制的限制,往往会忽略教育工作中所必须坚持的因材施教原则,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从而出现教育工作“大一统”的局面,学生潜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压抑。

    3.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合力资源的荒废。学校各处室往往都只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考虑和布置各项任务,同时每个班主任也往往只是着眼于管理好自己的班级,或者让自己班级中任课老师的配备达到最优化。

    4.教师自主性工作资源的荒废。中职校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教职工的工资与学生的数量、质量没有多大的密切联系,一部分教职工对学校的前景、招生和就业等问题缺少一定的关注,不利于教职工积极性的发挥。

    (二)教学设施资源的荒废

    1.教学设施资源利用低。近年来,“示范专业”建设、“国家级重点职校”评估验收,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政府加大中职校硬件、软件建设资金的投入,中职校也以景快的速度加大教学资源,特别是硬件资源的建设与完善,楼房有了,高档的电脑房、多媒体教室、图书馆、阅览室配了,动辄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专业设施上了,但是实际上教学设施资源利用率十分低。有些学校甚至只有在领导或其他人员来参观时,才暂时性地演示一下。

    2.教学设施资源管理效率低。教学设施资源的有效利用离不开科学的管理。而不少中职校对教学设施资源的管理不尽如人意。例如,有的学校在不进行实地调查的情况下,就购置一些物资设备;对于一些物力资源的“进出”不进行登记;对于一些设备缺乏有效的维修;对于非正常使用造成的损坏也不去追究损坏者的责任等。也有一批学校管理者管理思想落后,过分爱护新置现代媒体资源,而限制教师正常的使用。

    (三)教师人力资源的荒废

    1.教师人力合作资源的荒废。目前中职校大多数学科的教师似乎更像“个体劳动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很少,甚至同一学科的几个教师,对于相同的课文或知识点,从备课、上课到课后反思,几乎都是单独摸索。其实,每个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收集、利用和开发课堂教学资源方面也不尽相同,但是不同的教师经过相互的讨论,交流与合作,能够在课堂教学资源的搜集上相互补充,在其利用和开发上取长补短。

    2.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荒废。在教师人力资源的管理上,有的中职校领导采取专制的管理方式,不注意调动教师利用和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的积极性,也不给教师使用教学资源的自由度。有的学校,在教师集体备课、同学科组教师定期研讨、定期开展教科研活动方面没有形成有关规定、制度,从而使不同教师之间的经验与智慧缺少交流。这样使得学校内缺乏利用与开发课堂教学资源、交流与分享使用教学资源—经验的良好氛围。

    3.教师人力资源提“优”的荒废。随着中职校招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学校年轻教师人数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不少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所带的班级成了乱班,差班,学生反响较大。因此,年轻教师能否得以健康成长,关系到他们一生的事业,而年轻教师能否健康而迅速的成长,成为学校工作中的中流砥柱,关键是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带动”作用。而目前中职校—些成熟的优秀教师,往往被提拔为学校干部,担任干部的优秀教师,上课的时间就会被大量削减。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优秀教师并不适合做干部,结果是领导工作没有做好,教学工作也耽误了,对新教师的培养与带动作用也就削弱了。学校的提“优”做法不利于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往往会造成教师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4.教师人力资源工作量失衡的荒废。有的中职校的一些教师工作负担较轻,便干起第二职业。做起家教、炒起股票、迷恋经商等,当他们把相当多的精力投入到第二职业时,就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而有的中职校过分加重一些优秀教师的负担。致使这些教师负担过重,积劳成疾。这些现象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教师资源的荒废。

    (四)教学对象资源的荒废

    1.教学对象资源管理的荒废。一是目前县市内中职校统筹力度较小,缺乏人才预测。一方面存在重复投资和各部门争培训、争生源现象;另一方面由于行业组织的弱化,造成各行业办学的盲目性,乱办学、乱招生,教育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的招生管理和质量督查,中职毕业生质量良莠不齐,导致就业受阻、降格使用的现象。二是中职类学校社会办学的各项管理还未真正到位。部分职业学校以赢利为目的,乱招生、瞎宣传,无完整的办学计划,考核缺乏统一标准;乱发证件,乱承诺,缺乏有效立法性制度和纪律政策,直接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

    2.学生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荒废。目前中职校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这样的事实即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学生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容器”。课堂中师生互动很少,学生在课堂中只是“弧独的个体”。这样的现实有力地说明了中职校学生资源开发的缺失,学生资源未脂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培养对象资源开发的荒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怎样通过发挥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势,拓宽办学功能,使人力资源尽快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文化及岗位的需求,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但是目前不少职校忽视了中职校培养对象——学生资源开发。一是对“三农”问题重视不够。没有立足自身实际,发挥资源优势,把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战略目标落到实处。二是只盯着学历教育轻视职业培训教育。目前不少中职校学校更多强调的是学历阶段的教育,但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学历教育之外的培训教育日益扩大了需求。职业培训是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利用教育资源,担当培训重任,是适应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必需。三是为社区服务工作意识淡薄。中职校工作重点之一应是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及精神文明硅设为目标,开展“送课到企业”、“送课到村”、“播放思想政治建设教育片”、“法制讲座及宣传”、“网上新生活”、“网络应用培训”等系列活动,较好地发挥杜区职教中心资源优势及龙头作用、辐射作用,但这些方面中职校工作还不到位。

    4.学校品牌形象的荒废。目前中职校大都重视教宵成本、资本运作和投入产出的管理。但是不少学校忽视了学校的形象塑造、社会声誉以及与社会的沟通等品牌形象管理,没有加强宣传,深入社会扩大职教品牌的知名度,没有通过积极的宣传将职教品牌刻在人民的心坎上。

    二、对中职校教育资源优化的建议

    1.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中职校在校生达3000人以上、60个班级左右的办学规模,就要改变教务处、实训处、德育处等处室对全校多个班级的“平行”管理模式,实现校、部(处室、年级部)两级条块教育管理的运行模式,全面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即学校要成立教育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务处、实训处、德育处、后勤处等),其职责是负责研究、指导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咨询、评价、服务机构,在校长和分管副校长的领导下行使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监督,各处室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代表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履行计划指导、统筹协调、监控评价和信息服务等基本职能。各年级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层单位,具体组织开展各专业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承担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任务,并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行使相应的权力。

    2.有效利用教育资源。一是提高认识。为了让中职校教育资源荒废不再继续。从教师到领导都应首先加强对教学资源的教育、教学功能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二是提高管理水平。学校领导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健全资源管理与使用制度,让宝贵的资源投入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设施资源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步入高投入高产出的良性发展中。

    3.宣传学校品牌形象。一是重视宣传。学校领导要配合政府搞好职业教育宣传工作,消除鄙薄职业教育的现象。职校要突出宣传职教成果,将学生的技能汇报表演有机地融入宣传中去,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技能,让领导、群众真正看到职业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改变传统的教育观,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

    4.加强示范专业弹性学制建设。中职校要在遵循部颁中职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情况下,努力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如在职业中专,职高、单招、短期技能培训等不同层次学生实行有条件的互转、沟通,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结合,这样使职校招生人口宽、出口畅,使专业教学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多样需求,又能符合市场经济对劳动力供求周期变化的需要,还能满足市场经济要求劳动者具备转岗甚至转行能力的需要。

    5.实施灵活办学的多元模式。一是要走多元办学的合作模式。坚持走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要加强市场调查,尽可能实行订单办学。中职校应在搞好社会调查,搞好人才需求短、中、长期预测,尽可能与用人单位签订人才供求协议,在一定的用人意向基础上,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和经济发展目标来确定学校设置专业,并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依靠办学质量赢得市场,凭学生能力服务社会。

    6.紧贴市场,深化课程改革。具体做法是:一是教学与市场接轨。积极组织人员对行业人力资源需求进行调研,组织专业教师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应对市场的教学能力,注重学生实际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二是深化专业设置改革,加速学校特色创建。在专业设置上坚持“自力更生、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在实用”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增设新专业,拓宽、改造老专业,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和专业集群优势;三是加强课程改革。注重专业建设。学校修订了主干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在课程结构方面,各专业着眼于“整体优化、凸显专业特点”的原则,认真处理好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结构和比例,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模式和方法,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就业、升学、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