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论师生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以潘懋元先生的家庭学术沙龙为例

浅论师生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以潘懋元先生的家庭学术沙龙为例

日期: 2010-7-14 15:23:13 浏览: 1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论文关键词】学术沙龙 学术氛围 教师地位与作用
   【论文摘要】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是互为主体的师生之间的身、心、灵交流的活动。办大学就是要办出一种浓郁的学术氛围,而这种氛围的形成,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教师和他的学生们为着学术而共同努力造就的。文章通过对潘懋元先生的家庭学术沙龙的个案研究,指出大学师生是学术共同体,在自由探究之中共同造就浓郁的学术氛围,同时探讨了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当今师资和师风建设的若干问题。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是互为主体的师生之间的身、心、灵交流的活动。对于师生关系,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有过精辟的论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如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梅贻琦先生意在表明,大学要造就一种浓郁的学术氛围,这种由“教师导引、学生从游”营造的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但开风气不为师”,他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建者,而且他的家庭学术沙龙也别具一格,造就了一种浓郁的学术氛围,一种团结向上的精神动力。可以说,潘先生的家庭学术沙龙既是对梅贻琦先生上述教育理想的生动注释,又揭示出教育中深厚的人文意蕴和大学师风学风建设中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潘懋元先生的家庭学术沙龙进行个案研究,指出大学师生是学术共同体,在自由探究之中共同造就浓郁的学术氛围,最后反思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当今师资和师风建设的若干问题。
   一、沙龙:潘懋元先生及其学生的学术共同体
   潘懋元教授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就像蔡元培时代北大师生们亲切地称呼蔡元培校长为“蔡先生”一样,在教育界、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潘懋元教授被亲切地称为“潘先生”或“先生”。在西方,更有人称他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之父”。本文称潘懋元教授为潘先生或先生。说起潘先生的家庭式学术沙龙,那真是一道靓丽而迷人的学术风景线。
   每星期六晚上,只要潘先生在家,其家庭学术沙龙准时“开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持续20多载。而且由于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他的家庭沙龙也一载更比一载兴旺。
   沙龙是漫谈式的,像是聊天。沙龙上,往往是潘先生开一个头,提起一个话题,接下来,学生们展开话题,进行充分讨论。话题很宽泛,既有学术上的探讨,也有生活上的观照;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动态,又有教育上、特别是高等教育上的热门话题。整个过程中,独白与群言,争论与谈笑,相映成趣。在其中,不同的见解充分展开,不同的观点激烈交锋。看似漫无边际,实则有中心主题。当然,皆在先生掌握之中。潘先生之所以能掌控全局,如同备课一样,他事先进行了准备。学生发言时,潘先生往往手拿一支香烟,不疾不徐地抽着,多是半举在空中,一任清烟袅绕,笑眯眯地认真倾听,时而点头不语,时而插上一些精到的评论,或风趣幽默,或亦庄亦谐。妙语释疑,如时雨之润,使得话题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一个话题讨论既毕,另一话题又接踵而至,潘先生不断引导学生从一个学术景观到另一个学术景观,使之不断领略学问与智慧之美丽,
   沙龙之后,不少同学进一步就某一话题收集资料,形成观点,写成文章。
   一些学生毕业以后,最留恋的还是先生家的沙龙。甚至学生们回母校,时问多安排在周末,以便重温过去的好时光。所以有人说,厦大高教所的学生,都是潘先生的学生。如今,潘先生的一些学生也已成为教师、教授、博导,徒子徒孙,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他的学术精神。现在其他一些导师也纷纷办起自己的沙龙,沙龙成为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又一特色。
   厦门大学能够发展成为影响全国的高等教育学研究中心,吸引全国各地的精英学子来此学习,不在厦门的美丽。这其中的奥妙,很大程度上源于潘先生的学术影响力和人格魅力。在充满家庭温馨的学术氛围中,师生问、同学问仿佛结成一个大家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旦进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这个具有浓郁学术氛围的集体,便会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感染和推动,不断追求上进。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其中便有一种精神的动力。
   二、人文精神:潘懋元先生家庭学术沙龙的灵魂
   在国内,认同沙龙的学术魅力,希望开设家庭沙龙的学者并不在少数,但很多人没开设起来,或没能如此长期兴盛。为什么潘先生的沙龙如此兴旺发达,可持续发展?有没有什么独特的“秘笈宝典”?师从潘先生,经过亲身经历,经过不断地体悟,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几点特殊意蕴。
   其一,潘先生家庭学术沙龙具有人文的温馨
   家庭不是课堂,沙龙不是正式的教学,但潘先生的家庭学术沙龙却有着丰富的教育意义,甚至是正式课堂教学不能代替的教育意义,既体现出家庭的温馨,又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教育的深意。在聊天式的漫谈之中,无所谓学问与非学问的区别;在家庭式的温馨之中,团结紧张与严肃活泼并无明显的界限;在讨论与争鸣之中,学术与情感共生;在精神食粮之中,有物质食粮相佐(先生还备有茶点招待),达至“精神与物质共享,理性与情感齐飞”。著名的柏林大学的开创者洪堡曾极力主张:大学教育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对学术深层的钻研具有最丰富的进程。若要成功地发展情境性的探索思维,就需一种开放性结构,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被吸引来参与教师的思维。在这种充满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复杂思维活动中,教学和科研成了一种连续发展的统一体,在不断的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将结合在一起。为了使学生能立即观察到知识产生过程中的推理活动,观察并模仿它,教师必须不断生产新知识,对知识进行再造。此种方式的讲座保证了思想家的性格特征,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体验到同样程度的刺激。这样学术活动就唤起了相互激励的美妙感受。潘先生的家庭学术沙龙所表现出的文化品格和教育意蕴,所体现的人性化的魅力和人文精神,不正是洪堡所极力推崇的吗?
   其二,潘先生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
   潘先生生性乐观坚毅,为人宽厚慈祥,具有天生的智慧性的幽默感和很强的人际平衡能力,这些特征很有助于他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生活中,潘先生从来不会板起面孔训人,更不会板起面孔对学生说“要学会做人”。他总是善意地宽容学生,但没有学生敢于放纵。学生们的感觉是,一些“小毛病”或“小过失”,总逃不出他的“明察秋毫”,因而也就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动力,不断努力,不断上进。沙龙上,潘先生有时看似漫不经心,眯着眼睛在听,却又似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总能把握学生思维的方式和脉络,把握沙龙的走向和动态,并以简短的话语切中要害,予以适时的指导。沙龙上,学生们因不同的见解而争得面红耳赤,但因潘先生的凝聚力和平衡力,大家却相处得非常和谐,偶尔有些小矛盾,总是得到很好的化解,并且经过深度沟通后,反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形成更深的友谊。因而,从这个集体出来的学生都有一种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并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在人生的发展中,不断追求为人为学卓越,实践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理想。
   其三,坚持学术原则和弘扬学术价值
   沙龙中,潘先生提倡教学相长,提倡平等和谐。在长期的沙龙实践之中,潘先生不断发展出一套学术原则,并将其很好地运用在沙龙之中,形成了一定的“沙龙规矩”。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堂课,潘先生总是开宗明义提到韩愈的《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他虽被人称为“教育家”,但他总是谦虚益进,不断鼓励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鼓励学生秉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原则,允许学生与导师有不同的意见。所以,潘先生的沙龙中师生们以宽厚的胸怀、大教育观的视野,热烈地探讨着与高等教育、与整个教育、与整个人类息息相关的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并切身体道,觉悟为人为学的道理。大家既自由宽容,又畅所欲言;既有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又有学术的民主对话;既有家庭的温暖,又有学术的严肃。这就体现出了“自由讨论,平等对话,启迪思维,追求真理”的沙龙学术原则。
   总之,潘先生的家庭式学术沙龙,闪耀的不仅是知识的光芒,更有人格的光辉和精神的魅力。从大学教育质量和教师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从中得出这样的启示:师魂是教育和教师之本。
   三、师魂:教育和教师之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就包括教师和学生。现代大学建设中,人、财、物的因素都影响着大学教育的质量,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从教育质量和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在大学发展中居首要地位,学生在大学发展中居核心地位,这也是由大学的本质决定的。从教师发展和师风建设的角度,这里试谈几点:
   其一,教师在大学发展中居首要地位
   英裔美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海曾旗帜鲜明地提出:大学既是教育的机构,也是学术研究的机构,它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在“富于想象”地探讨学问中把青年人和老年人联合起来J。这就道出了大学教育的本质和师生关系的真谛。其实,古今中外,大凡有建树的大学校长都十分重视大学教师的作用。清华大学历史上有名的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科南特对此见解异曲同工,他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前任校长班麦克•黑姆也指出:“保持优秀的大学教师阵营——这是我们大学的核心。”由此可见,这些校长们看法的一个中心思想是:“大学之大,有大师谓大”,有优秀的教师阵营谓大。
   虽然大学教师对大学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仍有必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大学发展中居于首要地位。今天仍然有些人,包括一些教育领导和大学校长们,对于大学教师之于大学居于首要位置的重要性还没有形成充分的认识。例如,在大学建设中,对“大楼”的重视往往大于对“大师”的重视。更有大学校长在讲话中将“大学之大,有大楼谓大”的重要性放在有“大师之大”的前面,这就不仅在表现行动上,而且在理论上站不住脚,比那些口头上还能承认教师重要性的人更逊一筹。我们说,大楼是大学从事教育和学术活动的场所,当然重要;而大师是传承文明的主体,是学术繁荣昌盛的命根子,更为重要。这是由大学的本质决定的。大学要提高教育质量,要造就优良的学风,首先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的发展。
   其二,师生是学术共同体,共同造就良好学风
   大学最初产生于师生结成的学者行会(uni.versitas),也可以说是师生结成的学术共同体。在大学发展中,师生关系始终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个学术的共同体,大学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服务于共同的目的——学术的探究,真理的求索,从而使得大学的存在具有丰富的内涵,也使得大学形成一种浓郁的学术氛围。反过来说,大学学术氛围的形成,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教师和他的学生们为着学术的努力而共同造就的。因为有大学教师,学生可以追寻学术理想的亮光;因为有大学生,人类文化的命脉才得以延续。
   世界名校哈佛大学的学生在说起哈佛时,对哈佛的学术氛围推崇备至,怀念备至。例如,吴咏慧先生回忆自己在哈佛求学的岁月时谈到:“哈佛的可贵之处,便是提供一个良好的气氛,让每个人去尝试表达自己,发觉真实的自我。在哈佛,每个人都受到鼓励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用自己的感官去感觉,按自己喜爱的方式去生活。除了个体层面的解放之外,哈佛还能够承接西方智识的传统,使置身其地的人随时可以与古人精神相往来。”可见,学校和老师之所以能被学生怀念,是因其具有优良学风和师风。
   学术氛围由师生共同造就,师生关系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石。在优良学风建设中,弘扬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当今师生关系疏离已成为突出的问题,也使得教育越来越远离教育的本质。其实,教育本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是师生之间身、心、灵交流的活动,“教育育人”也是教师的天职。可是今日的大学教育却存在着对人的忽视,对人的精神道德状况的忽视。师生之间本是学术共同体,为着学问而共处,但不少师生之间却是“利益共同体”,成为“老板和雇员”的关系。大学校园本是师生享受知识和智慧的乐园,却只见为着“功利”而行色匆匆的人群,“教授像企业家,企业家像教授”,“大学生穿得越来越时髦,道德素养越来越差”成为不少教师和学生的写照……对此,大学应该认真反省自身存在的意义以及大学师生存在的意义。
   其三,师者应该超越“传道、授业、解惑”的境界,具备人文化成的职责
   师生之间所结成的学术共同体也正体现出教育的真谛——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是师生互为主体之间的身、心、灵交流的活动。中国古代早就有“教学相长”的名言。
   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对传统“师说”进行丰富和发展。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并为师者风范提供了一个境界。的确,为人师者,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了。如果我们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并对大学教育的真谛有着进一步的追求,就会发现,正如洪堡所说:大学教师已非严格意义的教师,大学生也非真正的学生;大学生已在进行研究,教师不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大学的教师和大学生“为科学而共处”。那么,我们可以说,大学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现代教师应该超越“传道、授业、解惑”的境界,具备人文化成的功能。即,教师的风范、教师的思想涵养、教师的信念价值,也是人文的一部分,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他的学生们的思想、价值和性格。反过来,学生也不断激发教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潜力。统一起来,是师生共激的综合效应,是教学相长的美妙互动。
   潘先生的学生说到潘先生对自己的影响时,经常是充满感激与兴奋的心情,并从“自在的”升华为“自为的”精神动力。由此可见,由潘先生的家庭学术沙龙中也可以体悟出“新师说”的境界。吴咏慧先生谈到哈佛一位没有给自己授过课的著名教授对自己的影响时也说到:“虽然每次和他照面时,只是礼貌地挥个手,说声‘HI’,却使我朝气蓬勃,对知识充满了无限的憧憬。每次看到他的研究室灯火彻夜通明,就使我这个素来主张以‘才气念书’的文科学生心惭不已。……我想,他并不知道,在他一生之中曾无意地鼓舞了一个对生化毫无所知的东方孩子,去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