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对职校生的评价标准

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对职校生的评价标准

日期: 2010-8-21 17:44:30 浏览: 2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心理学界关于个体成熟的研究是比较多的,“生涯发展”、“职业成熟”作为个体成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国外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专门对职业成熟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且产生了相关的理论模型及测量工具,比如Crites的职业成熟度理论及职业成熟度问卷(CMI)。国内也有针对个体身心成熟发展方面的研究,但对职业成熟的研究则是随着80年代以来心理学学科在我国重新兴起以及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就业模式的建立而开始的。人们在开始注重个体职业生涯研究时,职业成熟成为心理学研究个体职业生涯的主线索。
   一、职业成熟度的概念
   那么“职业成熟”究竟是指什么?“职业成熟”包括了哪些维度?弄清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展开对个体职业成熟状况的评价。
   汉语中“成熟”有发展到完善的意思。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成熟、学习与心理发展”辞条中,“成熟”一般指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l]这是关于个体身心方面的自然成熟。
   在职业领域中,成熟一词的含义略区别于个体的自然成熟,职业的“成熟”不仅依赖于个体的自然成熟发展,更重要的还要决定于个体的后天学习。它指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深人以及身心的发展,职业领域日趋发展完善的这样一个过程或状态。职业成熟度则是衡量个体在职业领域成熟的程度。
   为了对“职业成熟”这一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先来看看心理学家们是如何定义的。
   Super最早用“职业成熟”描述青少年生涯发展的位置,他指出,生涯发展是个体发展的一个层面,所以“职业成熟”和“心理成熟”是意义上类似的概念。[2]Crites认为,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独立而又恰当地进行职业选择的能力,包括个体对做出职业决策所需条件的知晓程度以及选择的现实性和一致性程度。Westhrook认为,“职业成熟”主要指个体心理发展的完善过程。职业成熟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体现职业意识的发展,当然这种意识并非凭空产生,它是依据一定的条件而定的,有了某种职业意识,才会产生某种职业追求。因此,可以说这种心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一种认知的发展过程。Luzzo、Savickas认为,职业成熟度可以指“为了做出明智的、现实的职业选择,个体所必须要达到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使他有的放矢地做出适合他年龄的职业选择,合理解决职业发展中的问题。”Betz在介绍职业成熟度时,将职业成熟度定义为“个人掌握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职业发展目标的程度,包括知识和态度成份。”《教育大辞典》对职业成熟的阐述是“与个人年龄相应的职业行为的发展程度和水准”,“如果个人的职业行为发展比同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得差,则称为职业不成熟或适应不良。如果个人的职业行为超乎其年龄阶段所应有的发展水准,则称为职业早熟。”[3]也有国内学者这样表述这个概念:职业成熟度是用来衡量职业发展水平的一种尺度,“如果一个人能根据自己心理特点以及职业(或专业)的要求,将二者进行合理而科学的匹配,做出职业选择,采取客观可行的措施,最终获得职业,也即表示一定的职业发展水平,那么这种水平就是职业成熟度高,反之就低。’,[4]
   观众家之言,可以对“职业成熟”作这样一个概括:从它描述的时间跨度而言,职业成熟描绘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轨迹;从其内容的角度而言,职业成熟既包含了个体的知识技能水平、对工作世界的认知和态度以及对各种职业选择进行决策的能力,也包括解决职业世界问题的能力。衡量职业成熟度的参照是由同龄人的评测结果组成的常模量表。
   二、职业成熟度的分类
   职业成熟受到个体心理发展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个体身心发展到不同状态,以及成长过程中与职业有关的各种环境的变化,形成了个体职业成熟的不同阶段。因此它是一个连贯的并具有阶段性的过程,每个阶段中都有各自的任务需要个体去完成。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认为,“•一个体实际的人格特质及社会的现实环境等,都会因年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对人的影响力。”[5]因此他将个体职业发展划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对个体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对发展目标实现状况即职业成熟度做出评估,自然要参照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一个人在进人职业前,也许职业发展水平可以用与职业选择相关的心理活动发展水平来衡量,但在进人职业后,虽然也存在职业发展水平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只是与职业选择有关,如如何适应职业所在的组织,如何保住自己的职业,如何晋升,在面临退休时如何计划等。
   因此,在评估处于不同阶段的个体的职业成熟度时,应该存在不同标准,学生有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标准,在职人员有在职人员的标准,同样,下岗人员则有下岗人员的成熟度标准。
   三、职校生的职业成熟度标准
   职业成熟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那么学生的职业成熟包括哪些方面呢?按照生涯发展理论对职业发展各阶段的描述来看,学生时期后半部分的职业成熟应处于成长或探索阶段。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由于已确定了自己的专业,因此大多数已渡过了职业的成长阶段,而进人职业的探索阶段。
   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使职业喜好具体化、特定化,并且实现这种职业喜好。作为紧挨职业生涯的职校生,在他们身上职业准备的色彩更为浓重。他们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工等机会,对自己的喜好、能力等进行检验,对各种职业角色进行探索。
   职业探索完全可能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一个人在职业结构如此复杂的社会中,一次性职业尝试成功的机会是很渺茫的。在这个反复进行的过程中,个体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以及各种职业机会等再三思索,并且在吸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最终形成职业决策。因此,在探索阶段,学生最重要的工作是在反复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决策。
   依据职校生所处的特殊阶段,我们可以从两大方面来对他们的职业成熟度进行评估,一是专业的稳固性,二是职业的决策能力。专业的稳固性包含专业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专业选择的稳定性、个体的社会化程度等因素;职业决策能力又包含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目标筛选、职业规划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要求。
   四、职校生职业成熟度标准的内涵
   1.专业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
   这是就业的基础,选择的起点,决策的依据。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成功就业的必然保障。特别是在当今劳动的复杂程度日渐提高的情况下,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专业基础,才能谈得上择业、就业。
   2.专业选择的稳定性
   这也即是Crites在其职业成熟度测量中所指的个体在前后几次职业选择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的一致性表明个体)对某种职业准备的充分程度。这是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3.个体的社会化程度
   每项工作都有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一个工作者不仅处在与特定工作对象所构成的人与物的关系中,而且他还处于由岗位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中。当然这种工作环境还包括各种社会制度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岗位的非技术性的职业规范,如职业道德等。社会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择业效率。
   4.目标筛选能力
   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世界中,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判断职业本身的发展前景,择优而取,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关于工作世界信息量的考验,更是对他的预期与判断能力的考验。
   5.职业规划能力
   职业规划建立在对职业预期的基础之上,学生根据对职业及其体系发展变化的预测,从而对自身今后的工作发展目标以及学习做出相应的计划。职业规划不仅是学生当前职业成熟的标志,也是影响学生今后职业生涯成熟状况的基础。
   6.问题解决能力
   在进行职业选择和决策时,总会遇到各种预想不到的困难,学生在面临这种困难时所表现的态度、意志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体现了他排除各种阻碍的能力,从而直接决定了他择业的成败。
   7.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这个概念首先由心理学家Taylor和Betz提出和实施。所谓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就是个人对自己具有的完成职业决策活动能力的自信心。它包括了一系列的自我评价以及收集职业信息、筛选目标、为未来作规划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自信心。
   五、研究的意义
   职业几乎是所有人生涯中必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的职业成熟也是其身心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职业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对个人职业发展的研究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职业成熟度研究旨在描述个人的职业发展现状,并积极地促进其发展,价值不容质疑。它直接关系到职业指导标准及内容的制定,进而影响到职业指导活动效果的科学评价。对个体而言,职业成熟度的提高,有利于其在职业领域内的竞争,有利于自我的实现,从而也有利于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l]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1991,36.
   [21冯观富.教育、心理辅导精解.心理出版社,1993,222一223.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3.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79.
   [4]龙立荣等.心理科学,2000.5,595.
   [5]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