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开展“渗透式双语教学的理论探讨

浅谈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开展“渗透式双语教学的理论探讨

日期: 2010-7-25 13:43:01 浏览: 1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论文关键词:渗透式 双语教学 公共体育
   论文摘要:双语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大学体育课应以其形象直观、师生互动频繁等特点成为双语教学的重要阵地。在民族高校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渗透式”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其外语的应用能力。更有利于开拓少数民族学生视野、增强民族体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拓宽,对大学生的外语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应试,而是应用。高校普遍面临如何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双语教学便是这种社会要求的一种积极回应。“渗透式”双语教学以不影响学科教学进度为前提。以每节课渗透3-5个专业英文语汇为最低要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体育课作为一种直观形象性强、师生互动频繁的课程,在“渗透式”双语教学中有条件、有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对促进民族院校学生掌握外语的应用能力,开拓视野.提高锻炼身体的积极性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双语教学的科学依据与“渗透式”双语教学的要求
   1.1双语教学的科学依据
   一种理论认为,双语学习策略涉及到的核心问题是认知结构和语言学习的迁移。口在认知学习中存在两种迁移现象:一种是有关学习原理和态度的一般性迁移;另一种是涉及到具体知识和态度的特殊迁移。学习的重要问题是要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即建立有用的信息编码系统。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包括有效的迁移。因此,如何促使双语学习的正迁移,正确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本族语言去同化第二语言应是双语教学的着眼点。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2O世纪8O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模式——“监察模式”,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他认为单纯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可理解输入”,“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Krashen还强调,语言的使用能力,如口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
   1.2“渗透式”双语教学的要求
   所谓“渗透式”双语教学是指采用中文版教材,以不影响学科教学进度为前提,以扩大学生专业词汇为主要目的,以每节课渗透3—5个专业英文语汇为晟低要求,实际渗透量和渗透形式视学生的学习程度、专业需求和不同学年而异。渗透式是开放性、普及性的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大学体育课上,用双语教学时,由于呈现的学科知识内容新鲜且具有应用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体育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频繁互动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在这样的语境中,加大了学习语言的可理解输入机会。这些都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每节课渗透3—5个英文语汇的教学目标。
   2公共体育课开展“渗透式”双语教学的意义
   2.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渗透式”双语教学既是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又是外语课外学习的另一渠道,可以为学生养成用外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创造良好的氛围,为他们将来成为能用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进行工作的双语人才奠定基础。
   在体育教学中.如用Atease!(稍息)Attention!(立正)Defence!(防守)等大量的单个词和简单的句子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简单明了。信号刺激性强,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可以使大学生的外语学习从目前的重视考级考证转到注重实用效率上来。
   2.2有助于开拓视野和“终身体育”的实现
   由于英语是当今的国际性语言,所以,重大的体育赛事都是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进行宣传和报道,欣赏电视转播时,屏幕上打出的资料往往是用英语进行介绍。例如,美国的NBA,虽然也有中文网站,但是在英文网站里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常识再有就是现在高校里基本都有供学生们欣赏的有线电视,不仅可以收看中央电视台的体育节目,而且也可以收看像ESPN等国际性的体育频道,由于他们是近距离转播,我们也就能听到现场解说员之间的英语交流。如果大学生能通过体育课的双语学习而获取一些有关体育的习惯用语,那么,将为他们欣赏国际性赛事提供便利,有利于他们开拓国际视野。
   “终身体育”已成为当今学校体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它的贯彻实施对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研究指出,体育信息传播的规模同国家的整体体育水平是紧密相连的。丰富的信息必然会促进观众的体育观念,增强体育意识,Hl币i关注体育赛事对他们以后的体育参与和“终身体育”理念的实现奠定了一定的现实意义。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占65%一70%左右。而民族院校的一个重要责任是为民族地区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各类人才队伍。谴意味着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有一部分将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一些观念和习惯对民族地区的发展会有相当的影响。这种观念由点到面的扩散对提高当地人民的体质健康状况将起到推动作用。
   3公共体育课开展“渗透式”双语教学的优势和不足
   3.1优势
   3.1.1公共体育课的学生总体上文化水平较高
   民族高校的普通大学生都是经过国家高考统一录取的。其基础文化水平较体育院系高。进入大学后,对其课程的要求也相应较高。以英语为例,普通大学生都要求达到英语四级或与此相当的英语水平。这些文化素质为体育课双语学习的“渗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1.2体育的直观性对双语教学的实施具有推动作用
   体育的教授过程中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情景性语言为主,学生可以在老师的表情、姿态等身体语言中来领会英语术语的基本涵义。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又会重复相同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这些技、战术的“配套性”语言在练习的过程中都会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并且十分牢固,难以忘记。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英语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3.1.3体育课固有的互动性决定了开展双语教学的优势所在
   “互动”是现代教学论的重要观点之一,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论的重要方面。体育课更是互动的典型代表之一,它要求教师指导简洁和学生积极参与。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师一方还是学生一方的心理与行为变化都会对对方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我国的学校体育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特别是“快乐体育”和“休闲体育”等体育指导思想涌现后,以往的竞技体育教学模式逐渐失去了发展甚至生存的空间,取而代之的是强调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的“双主体”互动模式,这些都使学校体育课堂呈现出一派强烈的互动景象。
   另外,体育课教学班级小、人数少,也便于双语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据了解,现在我国民族院校的公体课都采用了小班授课的方式,班级人数一般都限制在35人以内,这样,不仅便于运动技术的传授和保证学生的练习次数.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和适宜的课堂教学情境,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1.4体育课内容中对某些外语词汇的重复使用便于学生识记
   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动强调教师指导语言的简洁性和易理解性,从而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如果用英语表示,这些简洁的语言可能用单个的单词就足以表达。另外,体育课堂的语言应用具有重复性的特点,由于学生练习的时间较多,教师就会多次运用相类似的提示性语言,如在篮球课上学习快攻时,要培养学生的冲抢篮球意识,教师就需在学生的练习中不断的重复Reboud!(篮板球)。这对学生掌握篮球术语具有重要的作用。
   3.2不足
   3.2.1教师英语水平相对欠缺
   作为“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据调查,现在我国的大多数体育教师都毕业于专业的体育院系,而体育的性质要求参与者,特别是专业性质的参与者,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运动的技、战术以提高身体素质,这就导致了现今的体育教师和体育院系的在校生英语水平和文化修养素质的普遍偏低。这些都是制约“双语教学”有效实施的障碍。
   3.2.2学生的多种外语语种和文化素质差异较大
   我国幅员辽阔,邻邦众多,另外受到建国前国际形势和建国初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生学习日语、俄语者较多,特别是少数民族,多处在边陲地区,边区民众之间的交往甚多,出于实用性考虑,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选择了非英语作为中小学校的外语种类。导致了民族院校学生的外语语种较多,不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
   另外,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处于西部和东北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相对滞后。从高考的录取成绩可以反映出这点,如大连民族学院在吉林等地招生的分数线在500多分,而在西藏等地区招生的分数仅有260分左右,差别较大,虽说分数不能完全代表文化素质,但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基础的差异。
   3.2.3学习环境过于吵杂
   体育教学的场地主要设在室外,因而易受到各方面的干扰。同室内教学相比,课堂秩序难以控制,课堂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另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和示范,而且还要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学生在承担较大心理负荷的同时,还需要克服生理的疲劳,不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和进行。
   4结束语
   我国实施双语教学更多是出于对中国走向世界和素质教育的考虑。民族院校进行双语教学的探寻同样是为了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而民族院校的体育作为国家民族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理应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和国家的号召,克服实施中的困难,并结合自身的一些优点和长处,不断完善,为双语教学,为素质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