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谈语文课程的多元评价

谈语文课程的多元评价

日期: 2013-3-7 23:29:03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课程本身不可或缺的构件。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的理念的倡导下,语文课堂变得热闹非凡,但是仔细审视现在的语文课堂,由于许多的原因,导致课堂评价出现了虚浮和无效的现象,缺失了评价的真实意义。这样会使学生无法看清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目标,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许还会使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课堂评价进行认真的反思和纠偏,构建积极有效真实的评价架。
    一、激励性评价是学生自信的源泉。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列?莫洛亚说过:“美好的语言,胜过礼物。”我们知道任何人是喜欢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重视,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特别是来自老师的赏识。我们在教学中多用激励性的评价促进学生的进步,努力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用教师特有的赏识滋润孩子的心田。    1、及时发现学生闪光点是赏识学生的基础。教师要想给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必须全面的观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挖掘、激励。教师的言行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你的举动,你的言语,无时无刻不被学生所关注。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为密切,教师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变化可能都会进入学生的思考范围。因此,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发现性的评价来评价学生,那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十分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果多用这样激励性的评价,那学生将大大受益。   2、激励性评价是学生获得赏识的平台。   为了让学生得到赏识,教师尽可能的创设机会给学生获得赏识的平台,努力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肯定的评价中增加自信心,增强自我价值感。我在教学中利用课堂、课间不留痕迹地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竖一竖大拇指,轻轻的抚摸等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种内心情感的流露更能直接被学生所认知并能促进其进步与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就是关爱学生,就能促进学生形成“能、行、成”的强势心态。学生得到了赏识,增强了自信心,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我想,赏识就是一种激励,对学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激励性评价。把握评价契机是教师的激励性评价的关键。加德纳认为,如果不能对学生不同领域以不同认知过程和学习状况作出准确的评价,那么,再好的课程改革也没有多大作用,评价在教育中扮演了中心角色。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提出评估是教学的最大需求,既然承认学生多元智能的存在,就不能仍然套用单一的课程评价方式对待“研究性学习”,而应该以多种评价的手段方法去衡量不同的学生。这样才能发挥研究性学习优势,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长处,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这也意味着在听,说读,写的语文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练习,作业,考试,不仅仅限于统一的,单一的模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运用,能和自身的优势条件相结合,采用多种形式构建答案来获取成功。学习过程成为体验成功的过程。
 3、教师把握评价契机合理激活学生思维。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要根据课堂的动态过程,抓住课堂上学生出现的“特殊事件”作为教育契机,运用恰当的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我们要特别关注对学生“思维碰撞处”适时进行评价和引导,加强这种矛盾,教师合理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探究、争论中掌握知识,建构了新的科学知识体系,激活学生思维。
 4、教师把握评价契机关注学生自身健康的发展。    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受知识、经验的影响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有时思维会处于停滞状态。这时,教师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反思,对他们的微小的进步都要大力表扬,激发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长期坚持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有很大的帮助,能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变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的评价成为照耀学生心灵的阳光,让老师的评价成为滋润学生心田的雨露。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当然,激励也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只要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他们反省能力,不因存在某些不足而怀疑自我价值,这样即使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甚至是批评,学生所感受到的仍是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并由此产生进步的动力。    三、善于捕捉学生的生成信息    学生是拥有无数潜能和发展可能的鲜活的生命体,课堂上教师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评价的形式将生命的内质呼唤出来,并给予用心地呵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平等的交流氛围,通过师生、生生间富有灵性的评价进行动态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洞察秋毫,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有探究价值的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从而促进教学评价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1.挖掘感悟资源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课堂上,学生常常会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他们的思维有时比教师更宽阔,学生往往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旁逸斜出,甚至出现和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迥然不同的想法。教师课前未重视的,也许恰恰就是学生最有感触的,是不可多得的课堂教学资源。    2.善待错误资源    阅读过程是一个充满了“误解”的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会对文本、对作者产生误解,也常常会对教师产生误解。往往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在消除误解的过程中不断深沉。而当误解难以消除的时候,教师科学、合理而有针对性的评价常常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巧抓偶发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是装聋作哑,会挫伤学生对话的积极性。教师只能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应变能力,巧妙引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导到有价值的发现上来。学生会随意而发,我们教师不能随意处理。教学要合理对待突发的课堂事件,灵活地调整教案,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学习内容。只有迎合了学生的口味,学生才会充满激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出现更好的教学。    总之,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该准确而得体,生动而实效,而这决非一日之功。它虽生于即兴,却根植于深厚的教学积淀和文化修养中。作为教师,笔者认为应该懂得多,看得远,想得深,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评价行为,研究课堂评价策略,改进课堂评价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建构属于自己的课堂评价艺术!让教师进而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魅力,以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完善、科学、多元、民主的语文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无疑会为语文教学提供一片新天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