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中职作文教学

中职作文教学

日期: 2011-9-27 13:55:51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正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在基础学科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作文教学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职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构建中职作文教学的新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首先概述了中职作文教学提出的背景,分析了当前中职作文教学的现状,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中职实施作文教学的观点。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和作文教改实践,具体构建了操作性较强的作文教学模式,探讨了中职作文教学的几个实施范例。
   【关键词】中职作文 专业结合 教学实践 措施
  
   作文教学既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难点,也历来为语文教师所重视,但作文难写,作文课难教,这也是绝大多数师生,特别是中职师生共同的心声。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偏低,这是当前中职作文教学的普遍现象。笔者认为在中职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
   一 中职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学要求不高
   虽然教学大纲对写作目标有总体要求,但对各个年级段、各个专业没有明确的作文教学要求,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也没有明确的要求。教师平时的作文教学缺少周密的安排,训练目的并不十分明确。对学生的写作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能写满字数就行,得过且过。
   2.作文教学随意性大,效果较差
   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依附于阅读教学,若阅读教学的教学时间紧,就大量挤压作文教学的时间,而教师为了完成作文教学任务(直白地说是完成学校规定的作文篇数),就会随意地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课内完成或在课外自己完成。这样的作文教学,既没有合理的计划安排,不会有认真的写作指导,也没有写作的针对性,更谈不上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从学生本专业的特点出发,照顾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特征;再加上教师对作文批改不及时,批改的质量如何,作文怎样讲评或讲不讲评,这也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公开秘密,由于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大,学生作文训练必然流于形式,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3.作文教学地位得不到保证,思想认识不到位
   从师生的层面来说,存在“轻写作,重阅读”的思想倾向。课文精讲细讲,甚至有的要求背诵、默写,阅读教学大量占用作文教学的时间。阅读教学轻松,教学资源丰富,只要动动手,到处都有,作文教学比较困难,既无现成教案,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批改。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两张皮,不能形成教学一体化,特别是各个专业,都用统一的模式来实施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本来就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教师的计划中,也是阅读教案多,作文教案寥寥无几,纵有也是极其简单,作文课成了部分教师的偷懒课,作文指导乏力,作文批改不及时,甚至不批改,或用一个“阅”字加日期来打发学生的辛苦劳动,更不敢与学生共同作文。老师的这种教学态度,反过来又影响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学生写作时,处在一种应付、被动状态,加上生活面狭窄,写作素材匮乏,长此以往,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思维变得迟钝,语言表达生硬,写作能力停滞不前,综合素养当然难以提高。
   4.作文教材编写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从教材编写的层面来说,这套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作文教学缺少应有的系统性,缺乏完善科学的训练体系,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虽有总的目标和要求,教材也有相应综合性学习与写作,但这些要求与内容过于笼统、宽裕,虽然给教师发挥的空间,但在作文教学实际中,大多数教师完全凭感觉,很难操作,加大了教师处理教材的难度,有些内容也与职业教育的实际不符,目前,我们的语文一直没有专门的作文教材,各年级段、各个专业写作目标不明确,写作知识也是零星地穿插在课文后面,写作是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杂糅在一起的,且单元课文与作文教学的联系不大,大部分教师把综合性学习等同于作文训练,其实,两者虽有共性,但差别也很大,如作文是学生个人的思维训练,综合性学习多是群体活动,重在培养探究、合作的精神。教材对作文教学的“冷”处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文教学。
   二 中职作文教学的探索
   作文教学如此不尽人意,要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特别是要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1.学校要重视语文教学,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1)时间保证。把语文分成阅读课与写作课,写作课在课表上单列,教师按课表上课,该上作文课时就必须上作文课,学校重视落实到位,便于管理,也能解决作文课被挤占的弊端;(2)加强作文教学的过程管理,规范作文教学行为。作文计划单独成册,教学计划要结合专业,要求师生探究有专业特色的作文教学,对作文的批改,不仅有量的要求,更要有质的要求,加强作文的批改管理力度,重视作文教学的反馈,加强师生的沟通,鼓励教师开设本专业与作文相结合的针对性指导;(3)充分利用学校文学社的作用,利用校报、校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生活。
   2.教师要端正态度,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走出误区,认真对待作文教学
   (1)要重视作文教学,熟悉学情。教师不能把作文教学看成可有可无,也不能因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差,课外阅读少,书写习惯不好,表达能力不强而束手无策。在职业教育的起始阶段,我们老师面对这样的学情,就要以退为进,降低要求,先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如有一个好的书写习惯,喜欢阅读课外书,勤做摘抄,然后循序渐进;(2)总体安排,分步落实。依据大纲、教材,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整个职业教育作文教学应有一个系统的规划,总体把握,认真处理好各年级、各专业阶段性的作文训练重点。
   3.加强作文教学与本专业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生产、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语文教学应有别于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语文是基础文化课,要为专业服务,与专业相结合,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作文教学也要因材施教。有一次,我在市场营销班上作文课,布置学生一次“小商品经济”采访,这既与大纲、教材合拍,又联系了本专业特点,还使学生在踏入社会前对商品经济有感性的了解。我对此次采访作了详细的安排,采访时间:周六上午。采访对象:小商品摊位的业主。采访内容:小百货有关知识。采访目的:通过对公司经理、私营老板、个体户的采访,对商品经济的流通、成本、利润等,有初步的领会;在不同的采访对象中感受党中央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必要性;通过自身采访,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从中发现自身潜在的智慧。让学生自由组合,由我带队,地点就在本城区内,我要他们先拟好采访提纲,确定话题,了解背景材料,还教了他们一些采访技巧。下午,我召集采访归来的同学们,开汇报会,汇报收获,通过合作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促进相互交流,大家喜形于色,收获较多,互相补充、印证,这就为他们提笔作文,提供了更多的感性材料。
   第二天,同学们都按时交上了作文,一篇不少,我始料不及,粗略过目,几乎都在千字以上,而且内容之丰富,感受之真切,语言之鲜活,与以前作文相比,大相径庭,如出两辙。更使我惊奇的是我在一篇篇作文中收到了宝贵的信息反馈,如有的写道:“不登高山,不知天地之大,我们这群井底之蛙,终于看到了比井口大的天空。”有个平时极怕作文的女生写道:“平生还从未如此激动过,没想到还能将书本上的东西用到采访中去,这样的作文,其乐无穷,还有什么可怕的?”有个男生说:“平时见生人就脸红的我,而今也能与经理侃侃而谈了。这不仅锻炼了我走向社会的胆量,也发现了自己潜在的闪光点。”我趁热打铁,连夜改出作文,写好评语,打好分,上了一节讲评课,讲评效果极好。由此我豁然明朗,不是学生写不出作文,而是他们太缺乏能写的东西,如果每个专业,都结合自己专业的特点,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怎么会无话可说呢?然后,我在各个专业中尝试了这样的做法,如旅游专业、机械专业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各专业体验活动,有力地拓宽了作文题材,使作文教学有了广度;体验活动有利于挖掘作文的主题,使作文教学有了深度;多样的活动促进了表现手法的变化,使作文教学有了灵活度。当然,在主动体验过程中,学生享受到无比的乐趣,作文兴趣油然而生,大大增强了作文教学的参与度。这使我想起了宋代朱熹的哲理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我在作文教学中也得出这么一条:问文哪得褒如许,为有内心真情流。
   生活中的真情无处不在,点点滴滴就汇聚成河,但不注意及时捕捉,往往会稍纵即逝。每个专业都有其特点,如何做好专业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对中职师生的语文学习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只要我们认真对待,不懈努力,作文教学一定会有喜人的丰收,它不应是一个遗忘的角落,而是一个柳暗花明的春天。
   总之,中职作文教学新理念的呼唤与思考还在继续,仅以此文抛砖引玉,愿与同行共同探讨,构建中职作文教学新模式,全面提高中职语文教育质量,使每一位中职生的语文能力与时俱进,既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坦.论相助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诲研究,2002.2
   [2]王亚平.主体性职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能教诲,2002.4
   [3]谢宗云.浅论案例教学[J].中国职业技能教诲,2002.11
   [4]赵红霞.作文功夫在课外——浅谈作文教学[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04
   [5]林玉荣.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1
   [6]徐基春.中学作文教学现状透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5.Z4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