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差速器主外壳机械加工工艺工装及专用镗床夹具设计,共30页,9048字,附设计图纸、工艺卡片、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等
已知某差速器主外壳零件图,要求:
1.编制其批量生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对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绘制二维及三维
零件图(在UG NX 和AUTOCAD上),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床加工工序卡
2.设计镗孔夹具:绘制二维及三维装配图。
研究内容及设计方案
本次毕业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践中学到的技能知识,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的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编制汽车箱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完成工艺过程卡和部分加工工序卡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就是一系列不同工序的综合。由于生产规模和具体情况的不同对同一零件的加工工序综合可能有多种的方案。应当根据具体条件采用其中最完善和最经济的一种方案。工艺规程选择要考虑的基本要素如下。
(1)生产规模是决定生产类型的主要因素。
(2)制造零件所用的坯料或型材的形状、尺寸和精度。
(3)零件材料性质。
(4)零件制造的精度,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以及零件图上所指定的要求
(5)表面粗糙度。
(6)特殊限制条件。
(7)编制的加工规程要在生产规程与生产条件下达到最经济与最安全的效果。
工艺路线方案
工序5 铸造。
工序10 热处理:退火。
工序15 粗车Φ74、Φ66端面,倒角
工序20 钻Φ10孔
工序25 粗镗Φ18、Φ32、Φ47、Φ52孔
工序30 粗车法兰盘底面
工序35 加工法兰盘底面6个M10的螺纹通孔
工序40 车Φ56螺纹孔
工序45 粗镗Φ54、Φ58、Φ66、Φ148孔
工序50 半精车Φ74、Φ66端面,
工序55 半精镗Φ18、Φ32、Φ47、Φ52孔
工序60 半精车法兰盘底面
工序65 半精镗Φ54、Φ58、Φ66、Φ148孔
工序70 精镗Φ32、Φ47、Φ52孔
工序75 铣凸台平面
工序80 钻孔,丝锥加工M14×1.5内螺纹孔
工序85 精镗Φ54、Φ58、Φ66
工序90 钻Φ23孔深0.5、钻Φ15孔深2,钻Φ12孔,攻Φ14深15内螺纹。
工序95 钻Φ10孔深3、攻M8深15内螺纹丝
工序100 去毛刺、检查
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课题目标
1.编制其批量生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对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绘制零件图(在UG NX 和AUTOCAD上),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床加工
2.设计夹具
摘要:差速器是驱动轿的主件。差速器的作用就是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普通差速器由行星齿轮、差速器壳(行星轮架)、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轴进入差速器,直接驱动差速器壳带动行星轮轴,再由行星轮带动左、右两条半轴,分别驱动左、右车轮。
本文主要是介绍了差速器外壳的加工工艺及加工中所需要的专用镗床夹具的设计。首先对零件进行了工艺性分析了解各加工面所需要打到的加工精度,确定各个加工面的加工余量。制定合理的能够满足加工需要的工艺方案。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需要进行基准面的选择和对零件的定位,并遵循一定基本原则,并进行定位误差的分析。加工中还涉及到各种加床夹具的设计。本文主要介绍的是镗床专用工艺方案的设计,主要有夹具的定位,零件与零件的连接、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和误差分析。
关键词:加工工艺 工艺方案 夹具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2
1.1 零件的作用 2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
2. 工艺规程设计 3
2.1 毛坯的制造形式 3
2.2 基准面的选择 3
2.2.1 粗基准的选择 4
2.2.2 精基准的选择 4
2.3 制订工艺路线 4
2.3.1. 工艺线路方案一 4
2.3.2 工艺路线方案二 5
2.3.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5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2.4.1 外圆表面 6
2.4.2 内圆表面 8
2.4.3 端面 10
2.4.4 凸台孔系 10
3. 夹具设计 11
3.1 问题的提出 11
3.2.1定位基准的选择 11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