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油箱注油口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共29页,10161字,附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等
内容为摩托车油箱注油口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该工件是一个带凸缘的筒形件,体积比较小,由于制造摩托车数量很多,需要大批量的注油口零件。因此该零件必须满足生产率高,且注油口可能在使用中需要更换,要求注油口有很好的互换性
该工件是一个带凸缘的筒形件,在其内孔中用来注油,要求有较高的光洁度和相对的位置精度。除了要保证它的公差外还要保证它的高度及其孔内的圆角半径R5mm。
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油箱由上,下壳体焊接而成,其内部形成一定的容积空间,以供使用燃油储存,在油箱的顶部设有一个注油口,用于当油箱内可使用燃油不足时,由该注油口添加燃油. 通过对油箱注油口的结构及尺寸的分析,本零件结构属于带有突缘的圆筒型,且圆筒厚度小于10mm,直径大约50mm~60mm,总体而言本零件的尺寸及结构较小,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关于现有阶段注油口的加工方式和所学知识,得出结论注油口的加工普遍采用冲压模具成型
关于油箱注油口冲压件的生产过程,由上面分析知道该工件是一个带凸缘的筒形件,在的内孔中,用来注油要求有较高的光洁度和相对的位置精度。除了要保证它的公差外还要保证它的高度及其孔内的圆角半径R5mm。
以上对油箱注油口的形状分析当中不难看出,它需要经过落料,拉深,冲预制孔,翻边,修边等冲压工序,但对于各工部的先后顺序需要综合考虑,需要几次拉深,冲预制孔、翻边尺寸如何计算以及冲侧孔应该采用哪种方式和如何布置等成为本次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次设计的模具精度并不需要很高,达到IT10-IT9均可满足要求。
对于注油口的冲压工艺现在有以下三个方案:
板材冲压——拉深——冲孔——-翻边
落料、拉深复合——冲孔、翻边复合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翻边复合——切边整形
对于第一种方案,工件加工制造需要的工序多,且需要很多的模具,不仅制造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而且需要增加整形工序,质量不易保证。第二种方案冲孔、翻边复合将使翻边凸模的厚度太薄,加工较麻烦,而且可能造成强度不够等缺点。在对于本零件结构和尺寸的分析,为了节省冲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我选择第三种方案,首先采用落料,拉伸复合模对板料冲压,本次设计的冲压件可一次拉深到所要求的高度,然后采用冲孔,翻边复合模继续对毛坯进行冲孔和翻边,最后采用垂直切边模对工件进行切边修整。
摘 要: 本次毕业设计是完成油箱注油口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在设计之前了解冲压模具的使用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认识到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成本低以及可加工复杂形状工件等一系列优点,特别是对小型零件的大批量生产,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后对工件结构及尺寸精度进行的分析,确定几种可行的方案,比较各种方案并从中选取最优方案,最终确定模具采用落料、拉深、冲孔、翻遍、切边修整的工艺,根据注油口零件的尺寸,计算出冲压过程中半成品的尺寸,得到开始冲压前毛坯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板材进行毛坯排样,然后对各副模具进行设计,首先计算模具在冲压时所受到的力,并根据此结果选择压力机,再对模具凹、凸模刃口尺寸进行计算,选择模具的构架并对模具进行总体结构设计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绘制了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翻遍模和切边模的单工序模具装配图及凹、凸模零件图。
关键词:冲压工艺;冲压模具设计;复合模;刃口尺寸
目 录
1 绪论 1
2 工件冲压工艺分析 3
3 零件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4
3.1 工件冲压方案 4
3.2 翻边前毛坯尺寸计算 4
3.3 零件拉深前毛坯尺寸计算 6
3.4 冲裁排样方式的设计及计算 7
4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的设计及计算 8
4.1各工序压力计算 8
4.2压力机的选用 9
4.3模具结构设计 10
4.4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0
4.4.1 落料凹、凸模刃口尺寸计算 10
4.4.2 拉深凹、凸模刃口尺寸计算 12
4.4.3 冲孔凹、凸模刃口尺寸计算 13
4.5 选用标准模架、确定闭合高度及总体尺寸 14
4.6 模具其它辅助零件设计 15
4.6.1 定位零件 15
4.6.2 卸料与推(顶)件装置 15
4.6.3 固定及连接零件 16
4.6.4 模具压力中心 16
5 翻边模的设计及计算 17
5.1 各工序压力计算 17
5.2 压力机选用 17
5.3 翻边凹、凸模刃口尺寸计算 18
5.4 翻边模结构设计及模架选择 19
6 切边模的设计及计算 21
6.1 各工序压力计算及压力机选择 21
6.2 切边凹、凸模刃口尺寸计算 21
6.3 模具结构设计及模架的选用 22
7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致 谢 26
附录: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