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明确“最近发展区” 营造“可教学时刻”

明确“最近发展区” 营造“可教学时刻”

日期: 2010-5-16 10:26:32 浏览: 1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要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营造“可教学时刻”,可以创设如下教学情景,如:引发适当的概念冲突;课堂教学上形成有价值的认知冲突;触发“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想冲突;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励学生认知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可教学时刻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是否愿意学,是教学过程是否有效的首要条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台上设问频频,学生在台下默默无闻,所提的问题激发不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课堂上缺乏师生、生生间互动的热烈气氛。因此若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营造“可教学时刻”。
   所谓“可教学时刻”是指学生愿意学新知识的那一刻。教师营造这一时刻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认知性的内在学习动机,以期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营造“可教学时刻”就必须明确“最近发展区”。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的两种水平。一是他已经达到的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水平,但要借助他人的帮助。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之为“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特别指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是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那么教育过程就不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源泉,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和阻碍,影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如若超越了“可能达到的水平”,学生就因不理解而陷入被动,即过犹不及。总之,只有在“最近发展区”进行的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只能事倍功半。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最近发展区”营造“可教学时刻”呢?现仅就我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引发适当的概念冲突,营造“可教学时刻”
   所谓概念冲突,是指新旧知识间出现的某种差距或矛盾。认知心理学认为,如果人在应付某种环境时,环境一直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环境对学习者就没有新的挑战,显得枯燥。但是如果环境变化太大,学习者置于一个崭新的环境中,和旧知识没有一点联系,学习者就感到无能为力,激发不了学习动机。最有利的激发动机的方法就是寻找“最近发展区”。如在讲我国的国家机构时,问学生:“谁留意到市政府门口挂着几块牌子?”有的同学说:“鹿泉市政府、鹿泉市人民代表大会、”还有的同学补充:“中国共产党鹿泉市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鹿泉市委员会、中国共产党鹿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我又问:“他们都是我国的国家机构吗?”同学们议论纷纷,但没有一个说对的。然后我做了概括:只有前两者是国家机构,而“中国共产党鹿泉市委员会、中国共产党鹿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则是党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鹿泉市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他们都不是国家机构。这引起了学生概念的冲突。接着我又问:“到底什么是国家机构?我国的国家机构有那些?他与一般的政治组织有什么区别?”这一堂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记得以前没有创设“可教学时刻”平铺直叙直接就讲我国的国家机构,学生们似乎兴趣并不大,后来还造成把国家机构与党的组织、政协三个概念相混淆,错误地认为党与政协的活动是在履行国家职能的误区,以致于为纠正学生的错误讲了不下五遍。)
   由于以上概念冲突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引发的,又增加了一定的教学难度,因而营造了新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产生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上形成有价值的认知冲突,营造“可教学时刻”
   有价值的认知冲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学生认知心理与教材内容的矛盾和冲突。这需要创设必要的问题情景,即在讲授教材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本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使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产生某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问题的情境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我在讲我国的宗教政策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
   (1)宗教既然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它主要起消极作用,我国为什么不取缔它,却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中国共产党党员不许信仰宗教”是否违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既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何还要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二者是否矛盾?
   (4)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否要大力发展宗教?
   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情景,引发他们的认知注意,使之去探究深思,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讲《哲学常识》“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中以学生熟知的“-赤壁之战”为背景的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来创设教学情景:1、只有东风,万事不俱备会怎么样?2、万事俱备,但是不来东风,会怎么样?3、万事俱备,又来东风,会怎么样?
   三个问题围绕内外因辨证关系而设问。通过对设问的一步步分析讨论,使学生明白了内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但作用不同,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是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使抽象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
   三、触发“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想冲突,营造可教学时刻
   “热点”是指社会生活中能引起广泛关注并产生较大影响或争议的问题,是学生期待了解并急于解答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思想冲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我搜集并筛选了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汇入与教材相矛盾的情景之中,激发其内在动机。在讲《经济常识》中“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时,提出:公有制社会中提倡“按劳分配”原则,为什么还存在多劳少得、少劳多得的现象呢?如何认识和理解“共同富裕”和现实社会的贫富悬殊问题?这种做法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觉悟。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潜心创造冲突情境,刻意营造“可教学时刻”能有效激励学生认知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著名心理学家米勒说过:“教师应当较少评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学生现成答案,要指出所教课程的戏剧性及美妙之处,引发美感。如果做到这些,那么,学习将是令人激动的冒险活动,这是一种精神的觉醒,这种精神能持续人的一生。”
   参考文献
   《中学政治课教学参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