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知识整合型人才培养构思与策略

知识整合型人才培养构思与策略

日期: 2010-6-20 12:07:04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阁的发展空间,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探讨和研究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之一,尤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与目标、体制与模式、人才培养及劳动就业等问题更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仅就知识整合型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这个问题,简要说明对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与任务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知识整合;知识整合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
   知识整合型人才的培养虽然还没有作为十分明确的目标提出来,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任务的说明中,特别强调了“精一兼数,一专多能”的基本要求,实质上就是知识整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任务的具体体现。从长远角度看,高职教育以至学科教育势必要顺应知识整合型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构建知识整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以谋求高职教育适应垒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必须更新
   高等职业教育要改革与创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先导。我们要做到解放思想,切实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和分析市场发展规律,及时把握市场经济变化规律和发展的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与手段,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蒸蒸日上,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口素质的提高成为我国参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的战略手段。而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越来越依赖于教育发展的水平与质量,尤其是加入了WTO后,发展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客观上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需求的方向,同时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目标。在此前提下我们更应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教学、教学管理和教育创新过程中,对面向新型产业和现代化建设的知识整合型人才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高度重视,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为根本,逐步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并力求在较短的时期内达到国际一流教育办学水平。
   二 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的灵活性和与适应性
   以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其专业开发与设置必须与区域经济及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把握和超前预测市场发展,从专业设置找突破口,使整个专业设置主次分明,结构清晰,走创品牌专业之路。
   首先,专业设置应打破学科体系的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职业技术素质培养为主线,坚持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依据目标产业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等各个环节对人才的需求,设置本专业的相关课程,并精选内容,重点突出“精一”或“一专”的主攻专业知识与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
   其次,按照知识整合型产业发展和实际需求的综合化思路进行专业及课程设置的重组和整合。在教学内容上,主要突出“兼数”或“多能”的特点,将那些与本专业技能相关的专业应用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并注重其先进性和实用性,特殊性与通用性的统一,构建完整的知识整合型教学内容体系,为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要考虑不同专业知识模块或者本专业内知识模块之间相互穿插和渗透的灵活性,要防止狭义于技术和技术上狭义简单组合,尽可能使各种不同知识模块的穿插和渗透都具有最佳的实际应用效果,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内容上的灵活选用,适应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 教学管理机制及教学模式的针对性
   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来讲都是信誉之本,同时又是高职院校的效益载体,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可以说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而教学质量的保证,最直接的核心因素就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教学机制与模式。
   第一,教学管理体制的建立在保持“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管理体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紧紧把握教学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找准时代发展的脉搏,建立科学而灵活的教学运行与管理机制,从知识整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实现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积极推行行业、企业、事业单位与高职院校之间的联合办学,提高总体办学效益,促进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坚持产学合作、双向参与的原则,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模式。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科技型知识密集或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给学生提供课堂学习和实践锻炼的双重学习条件。通过工学结合、定岗实践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和造就知识整合型人才,将高职教育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第三,在现有的学制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部分专业的学制年限,并放宽其有效期。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有近百年发展历史的欧美等国的经验,可以从其“并行式”、“交替式”或者是双重制的教学模式中,进行分析研究,建立适合本地区、本院校的教学机制,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将连续的理论学习时间进行合理分割,穿插必要的实践工作时间。这样,既不中断学业,又有必要的实践工作机会,总体上形成“形散而神不散”的格局。不仅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技术应用能力,提高社会关系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又能通过实践工作得到学习费用的补助,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真正感受。
   第四,因为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的职业能力和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源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什么样的机制和模式更能与实际生产相适应,需要自己“走出去”,并将产业界的专家“请进来”,及时获取那些来自生产一线的实时信息,准确把握和超前预测市场发展,共同探讨和研究,实现教学环节的优化设计,同时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四 师资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但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经验,而且要有较丰富的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应用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经历,还要有一定的技术开发、技术创新能力,具备运用专业技术理论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知识整合型人才培养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更为迫切要求。
   首先,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很大程度上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相一致。我国有句成语,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教师不具备应有的知识和能力,而要求他的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培养知识整合型人才,教师首先是知识整合型人才,这需要高职院校在师资建设方面引以重视的一个方面。
   其次,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由高学历人员组成的教师队伍,其个体和整体潜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并没有得到充公的利用和发挥,就目前的状况看,一方面教师并不满足于限定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他们有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的强烈的愿望,有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素质的强烈要求;另一方面,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又难以满足这种需求。两者之间是一种客观意义上的矛盾,而实施知识整合型人才培养的战略,又能同时顺应教师的这种需求,解决两者的矛盾,是一举两得的举措。
   总之,树立知识整合型人才培养的新型的理念,并实施相应的教育战略,无疑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的拓展,是使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的重要举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