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依托“四个基地”通过“六条途径”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依托“四个基地”通过“六条途径”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日期: 2007-3-6 10:33:09 浏览: 13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长兴县职教中心 费新华

摘 要:职业学校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我校依托四个培养基地、通过六条主要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四个培养基地 六条主要途径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校本培训
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培训目标直接、内容针对性强、培训方式灵活多样,依托校内培训基地、社区和企业实习基地、高校专业培训基地、国外培训基地四个培养基地,通过面向全国招聘、校本培训、为民服务、企业挂职锻炼、高校继续教育、国外培训提高六条主要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有力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国招聘高技能人才
取得当地政府和人事部门的大力支持,把达到条件招聘进来的专业教师纳入人事编制;主动相关高校和优秀大学毕业生联系,邀请有从教意向的大学生来我校面试,通过试讲、操作考核合格后录用,近三年从全国各高校共招聘30多位优秀专业教师;我们还密切关注并派人参加全国各地劳动力市场招聘会,以诚意和优惠条件招贤纳才,近三年招聘了技师5名、工程师4名,显著地增强了学校的实践教学实力。
二、依托校内培训基地开展三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工程
(1)实施“青蓝”工程
我校在编教师高级职称占16%,中级职称占36%,初级职称占48%。初级职称年龄层次教师所占比例偏大,教育教学的骨干实力比较薄弱,青黄(蓝)不接的局面十分严重。绝大多数刚从高校毕业便进入中职的年轻教师,虽然学历高、热情高,但缺乏教学经验,方法简单,教学基本功不扎实,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较弱,这种情况必然制约和阻碍学校教育教学的平衡、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加快培养新教师尽快成长成才,实施“青蓝”工程即教学导师制,充分利用校内的人才资源,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帮助新教师缩短成长期,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近三年中,学校安排36位新教师与本校中级以上职称、各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进行师徒结对,对指导教师提出每周“五个一”的明确任务,即每周听一节课、检查一次教案、手把手教一项操作技能、开一节课、交流指导一次,并建立新教师成长台帐,使新教师一年达标、二年成型、三年成才。结对期一年中在课堂教学及专业教学能力上要求初步达到“四关”、“五能”的要求 ,“四关”即备课关、板书关、语言关、仪表关,“五能” 即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文化知识功底及专业动手操作能力、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力、教科研能力、教学改革创新能力。结对期结束由学校学术领导小组根据“四关”、“五能”的要求对所有结对新教师进行达标验收,并评定“小荷奖”,对获得“小荷奖”新教师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对不达标的新教师延长一年结对期。通过师徒结对促进了新教师的迅速成长,近三年招聘的新教师中有2人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技术能手”称号,有8人被评为县级以上“教坛新秀”或“教改之星”。
每学期学校还组织开展一次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操作擂台赛,评出各专业的“技术能手”。每学年进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所有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通过现场解题竞赛、课堂教学评比、备课说课评课比赛、现场课件制作比赛、教科研水平评比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出“新秀奖”。通过坚持做好“技术能手”和“新秀奖”的评比工作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学校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中有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各级名师、教学明星、教学能手、教坛新秀45人次,硕士研究生9人(含在读)。
(2)对专业教师实施假日培训工程
针对专业教师训练时间少,专业技能主动提高意识缺乏,训练形式单一等缺陷,由学校各专业教研组组织,专业教师自愿参加,利用每周六一天时间在校内各实习车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如聘请行业专家进校培训辅导、骨干专业教师手把手教练、专业教师共同训练、组织到附近对口企业了解技术发展现状等。由于我校校本培训的目标明确、动手操作性强、培训成本低、互动性好、培训效果佳,因此专业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积极性极高,各教研组开展校本培训3年来,教师参加各次培训的报到率多在90%以上,通过校本培训快速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每学期结束由劳动部门专业考评员对全体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技能考试,作为本学期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成绩,列入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3)开展专业教师技能达标考核工程
我校对专业教师实施专业技能达标考核的办法如下:
①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当地企业对专业技术的需求状况,通过各专业教研组的认真讨论和劳动部门的积极参与制订了各专业的《专业教师技能达标考核办法》,经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并经上级职教科研部门论证定稿。
②学校根据各《专业教师技能达标考核办法》对专业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参加省职教师资培训、派送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多条途径提高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水平。教师自觉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主动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其它途径学习、训练提高。
③每位专业教师认真学习考核标准,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学校聘请职教科研部门专业教研员、考评员对全体专业教师进行达标考核。
④技能达标考核合格者由学校颁发技能达标考核合格证书,不合格者发给限期达标通知书,在限定时间内通过学习提高再次进行补考,对补考仍不合格者由教师本人自费离岗培训直至达标才可上岗,自费离岗培训期间不享受学校福利待遇。
⑤新招聘的专业教师(包括新调入教师)第一年为试用期,试用期结束必须参加专业技能达标考核,达标者继续聘用,未达标者试聘或解聘。
⑥专业教师技能达标考核工作每二年重复进行一次,目的是使专业教师的技术不断得到更新和适应现代职教发展的需要,考核的要求和标准根据专业发展的形势做适当的调整。
2006年元月我校96位专业教师参加了首次技能达标考核,有93位专业教师取得了合格证书。目前专业教师技能达标考核工程已逐步推进到文化课教师,要求文化课教师根据专业爱好和任教专业类别选择技能项目。通过校本培训,力争在二年的时间内使我校的文化课教师达到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目的使文化课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能更好地为专业教育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依托社区实习基地开展为民服务活动
鼓励专业教师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为社区居民服务活动,每个专业确定一定的服务工作量,由社区居民签名认可。如电子专业教师为社区居民义务修理家用电器;服装专业教师为社区居民义务设计制作服装;计算机专业教师义务帮助社区居民组装或修理计算机设备;烹饪专业教师为社区居民开设中式烹调、中式面点、西式烹调、西式面点等专题讲座和培训课;艺术类专业的师生经常到社区义务专题演出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为民服务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操作能力,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教师的知名度。
学校还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到行业学会、技术部门兼职,把专业教师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产力紧密结合,全校有16位专业骨干教师在省市级电子信息化学会、烹饪学会、机械学会、旅游学会、计算机学会等行业学会担任理事等其它职务,为各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依托企业实习基地挂职锻炼
虽然学校面对学生多、专业教师缺乏、教学任务重的困难,但仍坚持每年轮流安排专业教师至少一个月时间到合作办学的企业实习基地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管理知识,学习专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动态,学校就业处负责给每位挂职锻炼的专业教师聘请一位企业师傅,锻炼结束由企业方对锻炼教师进行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鉴定。学校与全国各地78家企业签定了合作协议,其中与18家大型企业签定了紧密型联合办学协议,成为我校专业教师的实习基地。近三年来,学校安排到企业锻炼一个月以上时间的专业教师有236人次,挂职锻炼在半年以上时间的专业教师有26位。学校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目前有6位专业骨干教师担任当地企业的技术顾问或技术指导员,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培训员工、降低成本、规范企业生产流程。
五、依托高校专业培训基地继续教育学习
为了保证专业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浙教职成[2001]406号文件规定“专业课教师继续教育由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和各市共同负责,其中每位专业课教师每五年参加省级专业知识继续教育培训学时不少于120学时”,我校每年利用暑假期间安排全体专业教师参加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在各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培训,全校专业教师三年内培训学时平均每人达到了150学时以上,培训期间学校承担培训费、考工费、差旅费、住宿费等费用,每年这一项培训费用支出在20万元左右。
六、依托国外培训基地再提高
培养优秀骨干教师取得高技能、高学历,学校实施了“专家型”教师培养工程。2005年我校与德国BBZ培训中心签定了师资培养协议,去年十月学校投入100多万元派出首批电子、汽修、数控26位骨干专业教师赴德国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专业技能培训,并考核通过了德国行业部门IHK技能等级鉴定,学校准备化五年时间轮流安排全体专业教师到德国接受高新技术的一个月培训。我校已有3名专业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目前有6位专业教师在读硕士研究生。同时在技能达标基础上学校制订了《“专家型”专业教师培养和评比办法》,使部分专业教学能手成为学科带头人及专业教学的“专家”。对评选出的“专家型”教师在待遇上进行补贴,并让这些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放在培养新教师及进行技能培训辅导工作上,积极提供机会让这些教师进一步提高、发展,成为职教的省级名师及专业学科带头人。
七、通过多元化师资培训的显著效果
(1)全面提高了专业师资水平。摆脱了以前部分专业教师只懂专业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技能水平不能与现代技术同步的现象。目前全校105名在职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从2003年的42%提高到2006年的96%,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的双师比例占了84%,现有技师20人、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8人。
(2)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2005年我校师生参加国家、省、市、县各级竞赛共获奖近1000人次,其中学生竞赛获国家一二等奖7人,省一二等奖15人、市一二等奖98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中共有198人次获奖。各专业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如三星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松下公司、杭州万向集团、杭州橡胶厂、浙北大厦等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校订单招生,学校已经把毕业生在世界或国内百强企业就业的比例、工资待遇作为对就业处考核的主要依据。
(3)促进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由于师资水平高、教育质量好,我校在短短六年的建校时间内从150亩、不足千人的小学校发展到占地面积431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105个班级5018位学生、278位教职工、67个实验实习室、设备总值2600多万元的规模。2003年通过国家级重点职校验收,2005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央财政支持数控实训基地,电子技术和数控技术两个专业为浙江省示范专业。2005学年度为社会培训1560人次,其中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956人次,荣获长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单位。校长彭明才被评为2005年度浙江省职业教育十大风云人物之一,现有县级以上名师、名校长、教学明星23人。我校正向二次发展稳步推进,再次征地200亩,新造教学用房3万平米在2007年投入使用。
(本文发表在中文核心刊物《中国职业技术教育》(ISSN1004-9290)第21期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