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基层医院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外科治疗的体会

基层医院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外科治疗的体会

日期: 2010-5-15 4:07:59 浏览: 1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外科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常见疾病,多合并根管狭窄,也是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近4年里,我院逐步开展了一些腰椎手术,因为手术难度大,辅助诊断要求高,基层医院开展此类手术,要结合当地的条件、患者情况,采取适合基层的手术方法及辅助诊断条件,我们认为:(1)病例选择要适当;(2)术前准备充分;对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全身情况及肝、肾、心、肺功能检查均要做到;(3)麻醉选择要安全可靠;(4)术后严密观察病人,加强护理。本文通过2003—2009年间我们收住腰腿痛病人152例,术前均采用欧乃派克行椎管造影。其中椎间盘突出症93例,行手术治疗53例,腰椎管狭窄症59例,行手术治疗30例,上述83例病人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手术病人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腰椎管狭窄症30例,男50例,女33例,年龄29~39岁19例,40~49岁32例,50~59岁23例,60岁以上的9例,平均年龄43岁,发病时间最短30天,最长20年。
   1.2 症状和体征 本组病人均有腰痛及下肢疼痛,其中伴下肢交替性疼痛14例,间歇性跛行24例,腹压增高时腰腿痛加重者53例,小腿感觉减退或过敏42例,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者62例,跟腱反射减弱36例,臀部及鞍区针刺样感觉异常者4例。
   1.3 放射学检查 术前本科均采用进口Qmni-paquc造影剂进行椎管造影,以明确诊断和定位,其诊断标准是:可见明确的椎间盘突出影,对硬膜囊及神经根明显构成压迫,还可见:黄韧带厚达4mm以上,椎板增厚达10mm以上,对硬膜囊后外侧构成明显压迫,上关节突肥厚,对硬膜囊两侧构成明显压迫,侧隐窝狭窄小于3mm,在无椎间盘突出的平面,硬膜囊矢状径小于10mm及该处硬膜囊面积较上下间隙平面面积减少10%以上。
   据此标准:椎间盘突出者21例,合并狭窄者32例,椎管狭窄者30例。
   1.4 手术方法及术中所见 本组病人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经后入路,分别采用椎板间扩大开窗,扩大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摘除突出或膨出的椎间盘,常规行侧隐窝,神经根管扩大术及椎管扩大术。全部病例分为: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11例,合并节段性椎管狭窄10例,合并侧隐窝狭窄26例,节段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30例,术中发现42例椎板间狭窄,黄韧带增厚75mm39例,椎间盘突出或膨出49例,后韧带骨化4例,神经根周围粘连、静脉丛增生9例。
   1.5 术后处理 此环节比较重要,因基层医院对此类手术开展比较少,术后的处理及护理是较为生疏的,要给予正确的指导,24h后拔出引流,目的在于防止积血压迫神经和积血机化形成瘢痕,造成再一次的狭窄,术后24h指导病人床上行直腿抬高锻炼,目的也是防止神经的粘连,手术后3~7天可让病人佩戴弹力腰围下床站立或做轻微的活动。
   1.6 手术结果 83例术后病人均进行随访,时间半年至4年,平均2.25年,依优、良、可、差判断,优:症状全部消失,腰部活动基本不受限,下肢肌力正常,能恢复正常工作51例(62.65%);良:术前症状消失,腰部有下沉感,在劳累后仍有轻度腰痛,但不影响原工作23例(27.7%);可:仍感轻微腰痛,但较术前好转,下肢有轻微麻木,较术前好转,能从事轻工作和一般日常活动7例(8.42%);差:症状未解除或加重,不能从事日常工作1例(1.20%)。优良率90.35%。
   2 讨论
   2.1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 椎间盘纤维环因退变或外伤发生裂隙,髓核在液体状态和膨胀最大期,髓核将被挤入裂隙之内,以影响裂隙的修复,由于机体的代偿机能在临床上可出现轻微的症状或不出现症状,裂隙可继续存在和发展,当椎间盘内的水分增加,其压力也升高,当受外力或反复的轻微损伤髓核穿过已变性﹑薄化的纤维环进入椎管前方或穿过,因年龄增长而出现破裂的软骨板侵入椎体边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2.2 椎管狭窄症的原因 影像学和手术中见大多数为黄韧带肥厚、骨化和关节突增生肥大,造成压迫,临床上出现神经根受压和缺血症状,单侧多于双侧,中央管狭窄者一般有鞍区感觉障碍和直肠膀胱功能障碍,下肢症状多在两侧,一般不行广泛椎板切除减压术,而是对症状产生的狭窄部进行椎管减压,尤其侧隐窝的减压及神经根管减压。
   2.3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治疗 由于对典型的腰椎间盘症和椎管狭窄症在诊断并不困难,当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时,症状、体征不典型,缺乏诊断依据,而易被误诊、漏诊,为了明确诊断,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在基层医院无CT、核磁共振的情况下,我们对于不典型的病人均采用脊髓造影,以术前明确定位、定性,便于治疗方案的设计,我们认为按突出物的大小及形状、椎管狭窄的程度,患者一般情况及局部脊柱稳定性而选择治疗方案。
   随着基层医院诊断技术的提高和对该病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医院对此病的确诊病例也在逐年的提高,也提高了对疑难病的诊治,较大手术的实施,提高了基层医院的业务水平和护理质量,使病人就地解决问题,也解除了病人往返于省、市医院,为病人节省了开支,方便了群众,为病人尽早的解除痛苦,恢复生理和劳动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