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叶青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叶青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日期: 2010/5/10 浏览: 28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浅谈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姓名:叶青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甘肃·酒泉 735000)

摘要: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尤为重要,植物不仅要和各类园林小品相结合,还有联系到中国博大的文化。我国植物物种资源丰富,但在实际园林植物配置中,品种选择单一,造成我园林景观,色彩等较为单一。本文简要介绍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搭配方法及应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园林绿化 植物配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绿色环保意识的加强,特别是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成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当前的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着植物配置单一的严重问题,正影响着我国园林绿化的长远发展。

1.当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现状

1.1植物种类单一

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城市的园林绿化中,使用植物都在千种以上,例如伦敦使用园林植物种类有3000多种,而在我国,气候条件最好,植物种类最多的广州市,使用的植物种类也不过只有1000种左右,绝大多数城市,使用的植物种类只有三四百种。植物种类的单一,造成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如南京,武汉等。许多大城市都将二球悬铃木作为行道树主栽树种。再如灌木从南到北到处是金叶女贞和紫叶小檗,毫无特色可言。

1.2植物色彩单一

植物的色彩是重要的观赏对象,在欧洲许多城市,每当不同季节转换的时候,植物叶色变换,呈现出各种绚丽多姿的色彩,非常令人陶醉,而我国选用的植物材料色彩十分单一,几乎是清一色呈绿色,就以酒泉市来说,各类树体看似不一,有云杉,旱柳,刺柏,国槐等,但是其颜色均为绿色。缺乏色彩的多样性,使人视觉感到十全乏味。

1.3植物功能单一

植物的功能是园林绿化中必须要考虑的最重要方面。园林植物具有观赏、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等诸多功能。但当前园林绿化中, 普遍重视观赏功能,而忽略其它功能。例如当前兴起的草坪热中,观赏草坪占主导地位 ,景观效果好,但是忽略了人们运动休息的需求,挤压了活动空间 。又如近年来许多城市兴起广场热,开阔的广场令人望而生畏,这都是在规划设计中缺乏人性化考虑的结果。

1.4空间利用单一

如草坪中清一色的草坪草,街道两侧仅是行道树,都是单一空间上的利用。 人们生活的空间是一个立体的空间,因此,绿化也应该是立体的,多层次的。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应注意乔、灌、草的综合利用,并同时结合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的利用。

2.花文化与园林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园林讲求诗意,诗文描绘风景,它们互相借鉴,相得益彰,可以说离开了诗文,也就没有我国灿烂的园林文化。

松,苍劲刚健,不畏霜雪风寒。《荀子》中有:“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弯,可谓其贞也”“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故以松柏耐寒的精神特征,比德于君子的性格。在配置中,可孤植,赏其姿态,可三五成丛,参差错落,点缀于山石,松与栎类,桦木,银杏,槭树等种类混交成林,深秋季节,红、黄、紫、绿相互映衬,别有一番情趣。

竹,虚心有节,四季常青,是园林中最钟爱的植物. 白居易有“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吾师”的咏竹名句,宋代苏轼对竹子更是情有独钟,曾深情写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园林景点中,常“曲径通幽”“竹廊扶翠”最为常用。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喜爱之处,竹可群植成林,创造竹林景观,也可成丛点缀于山石中。

梅,凌寒开放,雅丽幽香,是花,香、态、俱美的传统名贵花木。宋代陆游曾以“梅花醉似泥”之写。毛泽东诗词中“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赞赏梅花不畏强暴的素质及虚心奉献的精神。 园林中常以梅作为主要造景素材,或弧植,或丛植,无不相宜,绕屋植之,冷香入室,与松竹、石相配,则诗画意境跃然而生,成片种植则成香雪海的景观。

兰,朴实淡雅,叶态脱俗,“清香而不艳”被称为最雅,郑板桥诗曰“兰草已成竹,山中意味长”。《孔子家语》中有“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赞语,可见人们爱兰不仅因芳香幽澹,风姿脱俗,更爱其“不以无人而不芳”的高雅风格,故常以松、竹、梅为伍,然“竹有节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唯兰独并而有之”。成为四卉木之首。兰适于盆栽点缀,也可在温度适宜的地区露地栽培,与山石相配,画趣更浓。

菊,干姿百态,凌霜傲放,是诗人歌咏对象,东晋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寥寥几个字,就把菊的性格和环境“野”人的神态和情趣“悠”全然勾画出来。人们爱菊不 因为其具有高洁,韵逸和凌霜不凋的高贵品质,更重要的是菊花品种繁多,色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为生活增添无限乐趣。园林中多用布置花坛花镜或切花并下插。绑扎花束、花环、花篮或组织大型菊展等。

可见,花文化与植物配置的关系源远流长,虽经千年至今,仍很密切,十分重要,我们在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很好的利用这些花木的特性,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很好的搭配,发扬出它们独有的风格。

3.北方地区园林植物配置

3.1以乡土树种为主,实行适地适树和引入外来树相结合

要栽植树,做绿化,首选是乡土树种,因为其不管在适应度,还是在抗逆性等方面,都已适应当地环境,但也应和外来树种搭配栽植,既可以保证绿化,也可以检测外来树种的适应性。

3.2以抗逆性强的树种为主,树木的功能和观赏性相结合

抗逆性强是指抗病虫害,耐脊薄,适应性强的树种,要选用这些树种作为城市的主体树种,同时也要选择树干通直,树姿端庄,树体优美,树叶繁茂,冠大荫浓,花艳芳香的树种,加以配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绿化效果。

3.3以落叶乔木为主,实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

城市绿化的主体应该是落叶乔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防护功能,美化城市和形成特色的作用。当然为了创造多彩的园林景观,适量地选择常绿乔木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冬季景观更为重要,但是常绿乔木所占比例,应控制在20%以下,否则不利于绿化功能作用的发挥。实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适量地选择落叶,灌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灌木不仅能增加绿量,还能起到增加绿化层次和美化彩化作用。

3.4以速生树种为主,实行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结合

北方园林树种的选择,园林树种选择分为三类,即主要树种,一般树种和边缘树种,主要树种是指该城市生长健壮适应性强,树姿优美,应当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树种。一般树种指生长良好,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的树种。边缘树种是指从外地引进需要驯化和很有应用价值的树种。

3.5主要树种

常绿乔木:油松,华山松、冷松、冷彬、白扦、云杉等。

常绿灌木:朝鲜黄杨,紫杉等。

落叶乔木:大叶杨,小青杨,银白杨,新疆杨,臭椿,水曲柳,国槐,火炬树,白桦等。

落叶灌木:紫叶小檗,细叶小檗,榆叶梅,玫瑰,黄刺梅,东北连翘,紫丁香,天目琼花,迎红杜鹃等。

4.园林植物配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解决当前园林植物配置中缺乏多样性的问题,在规划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由于其结构简单,从本身来说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容易遭受病虫害的袭击。为了维持城市园林植物正常生长,每年要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不但成本高,而且容易对环境产生危害。增加植物种类能够提高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养护成本与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危害。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当前却热衷于从国外引进许多植物种类,如金叶 女贞和紫叶小檗,而我国许多乡土植物却受到忽视。例如在南京可以作为行道树栽培的树种就有重阳木、国槐、香樟、枫香、刺槐、朴树、榔榆、白榆、栾树等数十个树种,这些树种搭配种植,可以做到一街一景,并且可以避免现有的二球悬铃木病虫害多和春天飞絮,污染空气环境的缺点。

4.2注意彩色植物的应用

当前园林植物配置中,过分追求绿色,导致色彩单一。色彩的选择不当,不仅会达不到美化环境的目的,反而带来负面效应。例如,在一些中小学校园里种植了许多常绿植物,如雪松其深绿的叶色,代表了庄严肃穆,同青少年活泼爱动的特点是十分不协调的。在可供绿化配植的植物中,许多植物色彩是十分丰富的。例如传统栽培的鸡爪槭红枫;红叶片十分优美;银杏在秒天到来时,叶片变成灿烂的金黄色,在秋天的阳光下,宛如镀上一层黄金,乌桕和卫矛在秋天则变成深红色;紫叶李一年四季全株叶片紫红。更不用说那数以百计叶色各异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了。只有配置得当,不同的季节,植物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令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感觉到大自然季节的四季转换。

4.3园林植物综合功能的利用

园林植物除了观赏功能外,还有防尘,隔音,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诸多功能。例如夹竹桃具有很强的抗SO2作用,在发电厂和钢铁厂周围种植,能够清除空气中SO2。法国珊瑚具有抗燃烧的功能,在易燃的房屋周围种植,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大面积的草坪在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可以成为避灾的场所,在日本过去发生的几次大地震中,大面积的草坪就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将人类的需要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根据不同环境和不同需要,进行人性化设计。而不是仅考虑“门面好看,易出政绩”。

4.4开花植物的应用

植物的花朵具有极强的观赏性,色彩各异、香味芬芳,能够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和美化作用。例如在行道树的树种中,其花果可以用来观赏的就有几十种。栾树小花繁密,其果犹如灯笼;羊蹄果花形奇特;火炬树花色艳丽,远观犹如火把,又如小乔木中,能够观花观果的有紫薇、紫荆、溲疏、桃梅、李、杏,樱等多种植物,至于灌木藤本植物,更是不计其数。在规划设计中合理地利用这些开花植物不仅可以达到绿化环境的目的,更可以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4.5立体空间的利用

当今世界园林绿化建设中正朝着利用立体空间发展。例如日本,不仅在地面上进行了乔、灌、草的搭配种植,屋顶,墙体和高架桥是进行了绿化。从植物特性看,每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占据不同的空间。因此,将乔、灌、草、藤和地被植物搭配种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在我国的园林规划中对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资源的利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丰富的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资源,例如可以用来进行墙体,坡面和走廊绿化的藤本植物有爬山虎、五叶地锦、美国凌霄、金银花、藤本月季、云实、葡萄、紫藤等多种,可以用来进行林间和坡面绿化的地被植物有曼长春藤、红花酢浆草、迎春花、微型月季等。

我国国土面积占世界第三位,地大物博、地形地貌条件多样,纬度跨越较大,植物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可是在园林绿化中,使用到的植物比起发达国家的绿化植物种类数目,却少的可怜,就以我国气候条件最好,植物种类最多的广州,使用数量,也就1000多种,可英国的伦敦却已经在3000种左右了。所以在园林规划中,设计者要充分利用中国的自然资源,以人为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到的植物,创造一个花团锦簇,五彩斑斓和满目苍翠的生活环境。成为世界园林绿化强国之列。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受到了王洪亮老师的精心指导和修改,在此表示忠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李义、朱红霞 《园林》 《园林》出版社秋末版 2006.2.1

[2] 陈俊愉 《园林花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4.25

[3] 杨绍福 《园林》 《园林》出版社 2005.7.3


叶青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do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