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经济学多媒体教学

浅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经济学多媒体教学

日期: 2010-4-6 12:29:36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经济学教学;多媒体技术
   论文摘要:注重先进教学理念与先进教育技术的结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经济学多媒体教学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理念,在学习情境的创设、学生思维的发展与知识的建构方面,极具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经济学是公认的“难学难教”的课程,难在它的抽象性和理论性。但经济学又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经济和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基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经济学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解决这道难题。
   一、理论依据
   (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经济学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通过梳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有助于我们找到经济学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指出,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知识是情境化、个体化的产物。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先驱皮亚杰(J•Piaget)认为知识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丰富、调整或改造。因此,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把教学看成是一种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活动。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最终使学生成为能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因此,教学体现的是“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理念。
   综上所述,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归纳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二)以多媒体技术支持经济学教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习活动最重要的是学习环境的设置,而多媒体技术是创设经济学教学情景的最有效工具,基于Intemet的网络环境,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并茂的学习素材和资源,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经济学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最便捷的条件。显然,多媒体技术和Intemet应用的日益普及为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多媒体技术对经济学教学实践的支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提供丰富的信息。一方面网络可以提供现实生活中大量快捷、新鲜、广博的信息,使学生对抽象性的经济学学习建立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发布大量的信息,包括学科内容的音(视)频资料、复习资料、CAI辅助答疑等,学生利用网络上的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终端,可以完成查询、自学、复习等活动,使教学不受课堂的限制;突破时空的局限。通过网上QQ、邮件、博客等方式,可以对学生进行交流,达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效果。
   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理念。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经济学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这样,在课堂上可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和时间。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网址的方式,启发学生探索新知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很好地体现建构主义的主张。那么,如何根据建构主义的原则进行经济学教学方法的设计呢?
   二、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经济学多媒体教学
   为了清楚地展示四个要素的密切关系,我们以经济学授课实践来阐述上述过程。
   (一)以多媒体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能够创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企业的本质是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比较抽象的部分,其中如何理解交易成本又是理解企业本质的关键。笔者发现,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是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好方法。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课堂上首先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图片、声音、色彩相结合说明一家具体的企业运作,并将科斯的《企业的性质》这篇经典文章展示给学生,与单纯讲解相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有明显提高,并且对于企业的交易成本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企业本质的理解。
   (二)通过网络收集学习材料
   丰富的材料有利于化解经济学教学中抽象、难理解的问题。而网络则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例如学习宏观经济学,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找相关的文字、数据资料或图片资料,甚至还有声音和动画。这样,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要学习的对象,而且,通过对资源的选择,丰富了自己的学习素材,使学习经济学不再成为苦恼之事。笔者还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浏览各大财经网站,了解学科前沿信息、时局动态、社会经济、风土人情等,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对经济学的感性认识。
   (三)师生互动,释疑解惑
   经济学的学习,主要是两种方法:一是学生自学。据笔者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中有一部分同学采取的是自学的方法。学生自学,常常达不到最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或是对经济学的理论性和抽象性的理解不当,或是知识匮乏和学习方法不妥;二是教师讲解。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只能根据照顾多数的原则进行课程讲授,重视的是学生的群体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而课外,通过计算机网络突破时空的特点,可以补足课堂教学的缺憾。例如通过网上QQ、邮件、博客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很好的效果。
   (四)交流心得,增强理解
   带着问题预习是提高课程学习的好方法。在每章授课前,笔者围绕课程内容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搜寻。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围绕问题搜集筛选信息,然后将整理好的内容放在QQ群共享文件中,与小组成员分享;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课堂上教师归纳总结。其次,开展“我是老师”教学实践活动。国外研究发现,自我参与教育对新信息的接受高达70%以上。对一些相对简单的章节,由同学担当“老师”的角色,并实行大幅提高平时成绩的激励政策。课前,教师可提出指导性的问题,比如,你准备怎样给大家讲解这一课,谈出你的思路和方法等。小组派一名成员(每次轮流)为代表进行课堂交流,在互相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已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提高。教师应始终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并给予帮助和指导。在讨论交流的气氛中,达成一致意见,形成科学的结论。最后,为了巩固已学知识,教师还要及时布置课后训练,为下一步的意义建构和完成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做准备。
   三、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经济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必将给我们的经济学教学带来更多更新的内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