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日期: 2010-4-6 12:23:47 浏览: 1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1]曾说:“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 美术活动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对美术类的物品,幼儿特别敏感,许多幼儿对色彩、结构、制作有浓厚的兴趣。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有利于幼儿手部肌肉活动的精确性、准确性,有利于幼儿大脑潜能的开发,从而真正做到认与知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动手操作 认与知 作用与影响
   引言
   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幼儿具有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能帮助幼儿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艺术创造的能力,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美术教育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这种中介作用是其他各领域都不能比拟的。如何立足幼儿园课程本身,结合幼儿实际,多通道参与,多手段渗透地开展生动活泼的美术教学实践活动,是我们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二十一世纪,幼儿教育的中心主题开始从传统的“学习知识”转向“学会学习”,孩子们需要具备的是独立、自主、自信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工活动是操作性强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深得幼儿喜爱,而且是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不应该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恰当应用,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和情景,在孩子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应给予说理性的知识,而是要真正解放孩子的小手,放开孩子的想象力,及时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合适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到寓教于乐。
   少一分替代,让幼儿多一分发展。幼儿正处于成长期,许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要弱于成年人,因此,老师习惯于用指挥和替代的方式“教导”幼儿,就会使幼儿降低自我评价,进而降低自我价值感。这种指挥和替代的方式,实际上是不相信幼儿能力的表现,使幼儿觉得自已“弱小无能”,长期以往,就会妨碍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实践中,应该大力提倡幼儿自已动手操作的习惯,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幼儿自已在拼拼玩玩,转转玩玩,画画玩玩,剪剪玩玩,做做玩玩中,认识到“自已的小手很能干”,不仅可以制作许多小动物,还可以拼图,画画等,从而真正体会到自已动手的乐趣,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功欲。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怎样才能有效的做好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