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网上销售系统
PDA网上销售系统
设计:郑汉龙
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人们的生活也逐渐的向网络走近。尽管现实生活的逛商场shopping可以带来乐趣和方便,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时间的限制,体力的消耗,购物的繁琐等问题。而网上购物正好解决了这一些问题。因此网上购物也逐渐的被社会接受。
在该次设计中,我选择了开发一个PDA网上购物系统,PDA是一种高端产品,其型号多样,性能等有较多的区别,消费者在购买之前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但是通过网络搜索或者现场询问都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多的不方便,作为一个将各种PDA信息集合为一处的网上购物系统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为业务部门提供更多的市场反馈信息以及方便库存部门调整库存量。因此以此为基础的购物系统也可以为更多消费者和业务方接受。
因此,该系统的基本任务就是为消费者提供PDA相关资料浏览、对客户订单进行处理以及对供应商的资料进行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销售部门能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及更高的效率来处理订单,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1、系统分析
用户需求
该公司主要是做各PDA的代销商,向各供应商直接进货,为消费者提供资料查询并提供商品订购业务。在公司未进行信息化建设,未引进计算机系统之前,公司的一切业务都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包括对商品信息,供应商信息的收集,消费者订单的处理,以及对各业务中发生的单据和数据的保存。但是,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强,公司由于原业务流程的落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商品信息提供得不完整,客户订单处理不及时,数据分析耗时长等等问题,而这一些问题也成为了公司发展的绊脚石。
而这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导致了“PDA网上销售系统”开发的必要性,要求该系统达到的基本指标有以下三个:
A使用计算机对各信息进行存档管理
B利用网络,及时为消费者提供各相关资料
C使用系统的自动化处理功能,提高订单的处理效率
可行性研究
公司尽管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时期,不过其内部也分为不同部门,有销售部门,物流部门等,按照用户对系统的要求,可以得出以下两个方案:
A统一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包括销售,库存,供应及财务等部门,加强其集成度和统一性。
B开发网络销售前台,而后台管理系统针对不同部门开发不同系统,减少系统的操作复杂度。
现对以上两个方案从技术、经济、社会三方面分析其开发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有益性:
①技术上:比较两方案,他们都能够促进公司的信息技术发展和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其必要性和有益性,但是方案A的开发,在技术上要求相对较高,而且实施过程较难,目前公司的技术水平未能一次性开发如此完善的系统;而方案B,其开发过程分成几个过程,目前先针对销售部门开发管理系统,对整个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分步骤进行,适合公司的技术水平,也有利于公司对该系统的实施。
②经济上:两个方案都能够解决目前公司存在的问题,为公司带来效益,但是方案A比方案B需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而且一次性的做这样的投入,其带来的效益很难能做准确的预测。
③社会上:对于方案A的实施,公司需要对公司上下所有员工进行再培训,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让员工适应新系统的运行,对公司中高层的管理提出了较强的要求,而对员工的工作方式也形成突变性的改变,不利于公司的管理,故该方案对公司目前的状况来说并不具有有益性和可能性;而方案B将新系统的实施分阶段进行,先对销售部门作出业务流程再造,将公司原部分工作模式与新系统的运行并行实施,保证了实施过程中管理体制的稳定,所以较方案A更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综合以上的可行性研究,在技术上,经济上和社会上,方案B比方案A的开发更具有必要性、可能性和有益性,所以在该次信息化建设中采用方案B。
1.3现状调查
①公司组织机构
②工作现状调查
第一步:由公司员工收集商品资料,整理存档。
第二步:若有消费者有意购买商品,需先登记个人资料,由公司做存档。并以电话传真或者面对面的方式向公司员工索取相关商品信息。
第三步:客户下订单后,由员工审核后检查库存,若库存满足则根据客户资料进行送货。
第四步:根据客户订单制成送货单,由客户签名确认后送回公司做存档,以备相关部门使用。
其相应的业务流程图如下:
相应的单据票证如下:
商品资料登记单
客户资料登记表
订单(送货单)
③信息流程调查
利用UC矩阵优化系统结构
I 客户资料管理 Ⅱ 商品资料管理 Ⅲ 订单处理
由UC矩阵可导出其数据流程图如下:
图T
④现状评价
从调查可得知,由于公司原来的业务及操作都是传统的手工操作,对客户的订单也是人手方式进行处理,存在在以下两方面大问题:
A数据量大,对商品资料,客户资料需要花费较大人力财力物力进行保管。
B耗时多,客户需要的商品信息不能及时提供,而且员工需要对客户订单进行审核,花费较多时间,对订单的处理时间过长。
1.4目标分析
1.4.1 由现状的相关单据票证帐簿报表找出要长期储存的基本项
(1)客户(姓名,性别,联系电话,住址)
(2)商品(编号,供应商,型号,价格,简介)
(3)供应商资料(供应商编号,名称,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公司主页,联系人,联系人电子邮箱,备注)
(4)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联系电话,地址,邮编)
1.4.2 ERD设计
ERD设计四原则:
1、能独立存在的事物,在其有多个基本项描述的特征需要关注时,就应把它作为实体;
2、两个或多个实体间的关联与结合,当需要予以关注时,应作为联系;
3、实体的属性是实物的本质特征;
4、所有基本项在同一RED中作为属性要在且仅在一个地方出现。
由以上原则可得出系统ERD如下:
引进联系体后的ERD
1.4.3 关系模型框架
从ERD导出一般关系模型的基本原则:
(1)RED中每一个独立实体变换成一个关系,其属性变为关系的属性,其主标识变为关系的主码;
(2)ERD中的从实体及响应的“的”联系变换为一个关系,从实体的属性加上主实体关系的主码构成这
(3)1:M联系通过在“多”实体联系中增加相联系的“1”实体关系的主码及联系本身的属性来表达;
(4)M:N联系转换成一个独立的关系,被联系实体关系的主码(作为外来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作为该关系的属性,被联系实体关系的主码组成其符合主码。
数据存储初步构思的关系框架:
客户关系
商品关系
供应商关系
员工关系
订单关系
1.4.4 业务流程再造
在原业务流程中,由于传统手工操作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而且在数据存储上比较混乱,在很多数据上没有做好统一编排,导致了员工在查找相关资料时增加了难度。现在,我们引进了计算机的处理以及现代的管理方法,对其业务流程进行再造。
经BPR之后的新业务流程为:在网络平台的帮助下,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注册登记自己的个人资料,并浏览商品信息,并可在网上对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进行订购,这一系列的工作比起以往的方式,大大减少了时间的消耗,也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而对于公司的员工,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商品资料,客户信息进行存档管理,并利用系统对客户订单进行自动审核,而且所有的填写过程也都由电脑完成,只需要根据送货人员目前的状态来人工控制订单的状态,方便客户随时参看自己所订购商品的处理情况(未处理订单、已处理订单、已发货订单和已结帐订单)。
其新的业务流程图如下:
1.4.5 构造新的数据流图
新的UC矩阵
I 客户资料管理 Ⅱ 商品资料管理 Ⅲ 订单管理
由UC矩阵得出新的数据流图:
顶层图:
0层图:
图1
图2
图3
1.4.6 修改后的ERD
把ERD转为一般关系
客户关系
供应商关系
系统管理员关系
商品关系
所订购关系
1.4.7 系统功能层次图
2.系统设计
2.1总体设计
2.1.1 一般关系模型设计
由于该部分的一般关系模型与系统分析中的初步构思相同,各关系结构如以上各列表,在此省略。
2.1.2 处理功能总体结构设计
由DFD导出初始MSD的两种分析方法及导出过程
(1)以变换为中心的分析,首先找出变换型数据流图变换中心、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其次是设计系统最上两层的模块,最后就是设计中、下层模块。
(2)以事务为中心的分析,遵循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原则,首先设计出主模块,后设计出响应于发射中心的输入模块,相应于集束中心的输出模块,响应于事务中心的事务调度模块,再为每一种类型的事务处理设计一个事务处理模块,然后为每个事务处理设计下面的操作模块,并为操作模块设计细节模块。
运用以事务为中心的分析得出“PDA管理系统”模块结构图
2.1.3 系统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
本系统采用B/S结构,其平台的体系结构如下
2.2 详细设计
2.2.1 代码系统设计
代码设计的基本原则:
(1)唯一确定性
(2)标准化与通用性
(3)简单性
(4)稳定性和可扩充性
(5)容易修改
(6)满足系统要求
部分代码如下
(1)订单号:采用系统时间,由年月日小时分秒组成。
(2)商品编号:使用系统自动编号。
2.2.2 系统平台具体设计
2.2.3 数据库结构的具体设计
①管理员表Admin
②客户表Users
③供应商信息表Company
④商品信息表Goods
⑤订单表Basket
2.2.4、模块设计
合理划分模块实现的计算机处理与人工处理很重要,其一般原则是:
1)对复杂的计算、大量重复的数学运算,如统计、汇总、分配等;对结构化程度要求高的数据处理,如数据存储、传送、分类、检索、编辑单证报表等,应由计算机处理。
2)各种管理模型,高层次的数学模型,如运筹学、数理统计、预测等处理,数据量大、算法复杂,适用于计算机处理。
3)对于数据格式不固定,例外情况较多及需要经验来判断的工作,目前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应用或者代价太高,适合于人工处理。
4)决策性问题,应先由计算机处理提供尽可能的资料,来支持和辅助人进行最好的决策。
输入模块设计:主要是客户注册资料的输入及商品信息。供应商信息的录入。
输出模块设计:输出订单和其他各种单据
3 系统实现
3.1 平台实现的简要讨论
本系统所应用的工具包括:ASP、SQL Server、IIS。其开发采用两层体系结构,前端是.asp,负责跟用户进行交互;后面为数据库服务器(SQL Server),负责数据的存储。
3.2 数据库结构的建立与数据输入
(1)创建数据库.sql
CREATE DATABASE pda
(2)建立管理员表admin
CREATE TABLE admin (
Adminid Int IDENTITY (1, 1),
Adminid Varchar (20),
Passwd Varchar (20),
name Varchar (50),
)
(3)建立供应商表company
CREATE TABLE company(
id Int IDENTITY (1, 1),
id int,
name Varchar (50),
)
(4)建立客户表users
CREATE TABLE users (
UserId Int IDENTITY (1, 1),
)
(5)建立商品信息表goods
CREATE TABLE goods (
Id Int IDENTITY (1, 1),
(6)建立订单表Basket
CREATE TABLE Basket (
Id Int IDENTITY (1, 1),
输入数据:
(1)输入用户资料
(2)输入商品资料
(3)输入供应商名字
(4)输入系统管理员资料
表与表间的联接如下图:
3.3 应用程序设计与测试
本系统在Win2000+IIS5.0操作系统下,使用SQL Server 2000做数据库,用ASP开发面向客户的前台销售界面。
3.3.1 PDA销售系统各个文件的功能如下表:
PDA网上销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