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由“古典与现代的美学共振”谈开来

由“古典与现代的美学共振”谈开来

日期: 2010-3-10 23:32:29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由“古典与现代的美学共振”谈开来
   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既显示了典雅、宁静的传统风格。又能体现出庄重、凝炼的文化底蕴。既富有历史情节又兼具现代气质。那种经历史积淀而更加耐人寻味的深长韵味,并把这种古典美的形式,创造性地运用于设计之中,形成一种特定艺术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与现代相结合,使审美境界得到深化和深化和和升华 ,能够使设计既具有古典的韵味又洋溢着现代气息。
   当我们随着时间的年轮回溯到二十世纪80年代的时候,法国政府排出众议大胆采用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设计方案,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时,众多反对者强烈质疑这样将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的风格。然而,落成之后的玻璃金字塔却与古典建筑出奇地和谐统一,并形成了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很多人不再是指责,而是赞扬其为“卢浮宫院内飞来的一颗巨大宝石”。这座玻璃金字
   塔从此也成为一件成功融合古典美学的现
   代“艺术经典”。也许是从那时起贝聿铭似
   乎俨然已是古典与现代相结合这一设计思
   想的“忠实践行者”。不仅是在这一建筑作品中而且在贝聿铭其他的建筑作品中也有体现。例如我们所熟悉的日本美秀美术馆,贝聿铭的设计构想就来自于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建筑讲究构造的意境,并且其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造园方法,带有浓厚的东方情节。美秀美术馆,仿佛是群山中律动中的一波 , 隐蔽在万绿丛中,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似乎是这样的一幅理想的画面:“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
   在云雾中的建筑,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学和
   绘画作品,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走过一个
   长长的、弯弯的小路,到达一个山间的草
   堂 ,它隐在幽静中,只有瀑布声与之相伴
   ……那便是远离人间的仙境”。到达此地
   山高路险,这正是那些寻道者的旅途。依
   稀恰似中国的山水画。中国传统的建筑艺
   术在贝聿铭的心目中已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他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苏州园林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光影美学的运用,以及对传统的设计元素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可寻。而坐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新建的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在美国移民一般都会迷失在不同的文化中,有许多人最后找不到真正的归宿,身为一个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贝聿铭可以说是鱼和熊掌兼得的人,当往事成为贝聿铭在美国的绊脚石时,他吸收西方最高级的事物,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始终能够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正慢慢被同化。西方的设计冲刺着我们的视野与生活,也许我们会进行自我麻痹地说: “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我们必须顺应这一潮流。”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所有的设计都跟随着西方那我们中国的设计特色在哪里?又何来个性可言!当我们所居住的城市被称作“拷贝的城市”的时侯,当我们身上穿的衣服和西方没有一丝差别的时候,我们又能作何感想?中国的设计应该如何发展?该以如何的形式继续前行?是完全摈弃我们传统的设计思想还是对西方的设计理念进行全盘的吸收值得我们深深思考与反思的问题。
   可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奥运会会徽、火炬、吉祥物、奖牌还是国家体育场馆、奥运会运动员服装......与北京奥运会有关的 设计无不透出浓郁的中国传统的设计特色,青花瓷纹样、中国印、祥云......那些曾今活跃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图案纹样现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示在了世人的面前,不再是一种过时的供人瞻仰的古董,对待它们我们也不是全盘地拿来照搬,而是将那些中国古代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的设计方法相结合起来。既表现出了中国深厚地文化底蕴,又具有现代气息。令世人为之惊艳,令人们为之动容。奥运会不仅展示的是中国的形象展示的也是中国的设计。
   当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以其憨态可掬的形象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举世瞩目,人们不仅欣赏其可爱的造型,更惊叹于它们背后隐藏的传统的寓意 。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 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
   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
   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
   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整套形象设计运用中国传统文饰(如新石器时
   代的鱼纹图案\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敦煌壁
   画中火焰\青藏新疆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北
   京沙燕风筝等)对一些可爱的小生灵(鱼\火
   焰\熊猫\藏羚羊\燕子)。将属于我们的祝
   福带往世界各地。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
   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在设计中也力图融
   合古典与现代的艺术美学。整个体育场结构的
   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
   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其中包含这一个土红色的网状体育场看台。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整个建筑被赋予了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语仑比的震撼力。作为北京奥运会的火炬它的创意灵感来自中国古代“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 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而受人瞩目的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 北京”的设计会徽则是将肖形印、中国字和五环徽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着东西方气韵;笔画之间,升华着奥运会精神。“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隐喻着中国的信誉和沉稳。而那舞动的人热情奔放又恰似中国的书法洒脱而豪迈显示出了北京的活力和魅力。北京在舞动,在和着时代的韵律
   舞动;北京不仅是富有文化传统的古代名城,
   更是富有创新精神的现代都市――这是“中国
   印•舞动的北京”的又一寓意。而奥运会奖牌的
   设计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也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在北京奥运会当中还有许许采用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例如那些优雅端装的奥运礼仪小姐的服装、奥运专用铁路都采用的是“青花瓷” 系列此设计灵感取自世界闻名的中国青花瓷 器。中国传统乱针绣的运用形象逼真地再现了 青花瓷的晕染效果。 而且北京奥运会中国跳 水队比赛服的设计,也运用陶瓷纹样,渐变的色彩、变幻的线条等设计元素,以“和谐平衡”的准则,进行了理性的提炼表达,将精神层面、运动层面以及视觉层面融为一体,传递了和谐的感受,这种感受与跳水运动产生共鸣,与观众产生共鸣,与中国文化产生共鸣。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应该从文化与审美的角度,品位中国传统的元素,挖掘她的深厚内涵。2008年8月8日 世界上的每一双眼睛都在那一刻聚焦在了。中国在我看来,北京奥运会展示给世界的不仅仅是综合实力逐渐强大的中国新形象 、传递奥运匹克精神、传递和平与友爱......借奥运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发长的机遇。而更多的北京奥运会更像是一次属于中国的“设计盛宴”北京奥运会更像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设计的宴会。那憨态可掬,又具传统寓意的奥运福娃;那在设计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纹路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修建而成的“鸟巢”;那由中国古代“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设计灵感而来的火炬......这一切的一切我想都令世界与我们惊叹与动容吧!惊叹于中国五千年所孕育的文化,惊叹于中国的设计。这次奥与会的设计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共振也是对贝聿铭先生所践行的古典与现代相结合这一设计理念的延续与发展。现在奥运会已经结束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是奥运会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极大的展示舞台。未来中国的设计会以更高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