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新田村扶贫开发调查与思考

新田村扶贫开发调查与思考

日期: 2009-9-6 5:20:38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新田村位于团结乡东南部,总面积43617.5亩,距团结乡住地15公里,南与大关县高桥乡相连,西与本县马楠乡平厂相接。最高海拔2300米,最低海拔800米,相对高差1500米。平均海拔1300米。全村年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10℃,年平均气温14℃,相对差异40℃,日照时数1820小时,无霜期200天,年降雨量800毫米,土壤以黄壤土为主。全村辖28个农业社。居住有汉、苗、彝三种民族,总人口856户、3659人(其中:男1875人,女178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47人。
   全村共有国土面积43617.5亩,有耕地面积7593.8亩,垦殖面积5430.7亩,中低产田(地)2500亩,25度以上耕地2843.4亩,占垦殖面积的52%,土壤肥力:好2000亩,中2100亩,差1330.7亩。林地21942.4亩,有林地10000.3亩,占林地面积的45%。牧草地3877.3亩。城乡村庄工矿用地703亩。交通用地212.3亩。水域997.9亩。未利用土地5060.2亩。
   全村共有劳动力1948人,其中:男1002人,女946人;18—45岁的劳动力1830人,其中:男980人,女850人;文盲、半文盲劳动力421人,占总劳动力的27%,小学文化劳动力1379人,占总劳动力的70.2%,初中以上文化劳动力148人,占总劳动力的7.5%。
   2006年来,全村粮食播种面积8298亩,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稻谷、红苕、大豆。2006年粮食总产量2323.44吨,粮食单产280公斤/亩,农业人均产粮634.99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630元,农业总产值206万元:其中(1)农业产值200.1万元;(2)牧业产值5.9万元。住房总面积51360m2,茅草房3360m2。人畜共居4户18人。通过2006年的简易住房改造,已解决茅草房住户26户73人,解决茅草房面积1560m2。
   就该村目前的情况而言,贫困面仍然很大,在贫困人口中相当一部分分布在生态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社会发育滞后的地区,解决温饱问题的难度很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脆弱,一遇较大的自然灾害,返贫率很高。在新的阶段,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主导产业不强,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十分突出。目前,全村仍以粮食生产和饲养猪、牛、羊为主,产值占89.9%。25度及以上的坡耕地应大力改造成干果林地,扩大林业生产用地,而目前全村经济林地仅200亩,占耕地面积的4.5%。大面积可以种植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的经济林果的坡地没有进行开发利用。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农田、水利方面:该村旱涝保收的水田仅163亩,其余水田因过水堰沟长、沟底沟面都是土、石混方埂,漏水量大,漏水处多,严重的村民小组有六井、凤凰、双埂、田坝。遇到干旱年月,严重影响到农田灌溉。特别是大部分农耕旱地目前尚属雨养农业,造成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
   在交通、照明用电和人畜饮水方面:目前全村有86%的农业社不通公路,2个农业社不通电,农户人畜饮水困难,尤其是双埂、凤凰、双坪、车院、蔡坪5个村民小组的人畜饮水极为困难。
   另外, 新田村1992年3月份争取的50亩板栗苗在车院连片种植,至今仍未挂果投产;1998年10月在县水保办争取150亩板栗苗,在双埂、田坝、仰天3个村民小组连片种植,同样不挂果。
   三是群众缺乏科学种养技术,科技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种植技术单一,劳动效率低,粮食产量不高;养殖技术落后,多数群众缺乏科学饲养技术及管理方法,养殖饲料单一,不能满足畜禽生长需要,造成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养殖效益差,严重制约养殖规模取得突破性的扩大和发展;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下,现在全村劳动力中中小学生毕业生有1700人,占全村劳动力人口的88.5%,而初中及其以上毕业生却为数不多,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下的状况在短期内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
   四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目前,村内没有文化体育设施,除两三家小卖部外,也没有其他的商业服务设施。
   五是农户居住分散。该村属团结乡第一大村,28个村民小组分散于山区,山高坡陡,交通闭塞,且房屋大多破旧低矮,农户无力翻新。全村住房总面积51360m2,茅草房3360m2。人畜共居4户18人。通过2006年的简易住房改造,已解决茅草房住户26户73人,解决茅草房面积1560m2。
   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任务和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切实加强对挂钩扶贫工作的领导,加大扶贫投入和管理力度,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努力改善新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体而言,要以农林为基础,养殖为龙头,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培育壮大魔芋产业、逐年有计划地安排发展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种植面积,并立足森林、草山丰富的资源优势,优先发展畜牧养殖业为龙头的支柱产业,继续加强养殖技术推广力度,再做大做强,走畜牧兴村、畜牧强村的发展路子,以此拉动农林牧产业的发展。根据扶贫开发思路,“十一五”期间的扶贫开发主要目标任务分为五个层次:
   一是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不断提高栽培、养殖管理技术。加大玉米、脱毒洋芋、花魔芋等优良作物的推广力度;扩大生猪、黄牛、黑山羊的养殖规模和生态土鸡养殖;在25°以上的坡耕地逐年扩大核桃、板栗的种植规模。
   二是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道路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先通公路,条件不完善的地方先改造好现有道路;不断完善饮水改造工程,力争“十一五”期间基本解决全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不断加强灌溉工程建设,提高种植效率,摆脱“靠天吃饭”局面的困扰;发展清洁能源,推广普及秸秆气化炉。
   三是加强科技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达到每户农民有一个“科技当家人”。通过开展科普活动,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争取在村委会建设科普活动室一间,为村民提供一个学习政策法规和科技文化知识的场所;建设一个科普宣传栏;培养一名科普宣传员;定期开展科技培训;新建村委会黑板、村完小篮球场和阅览室。
   四是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实现较大改善。在发展核桃、板栗等经济林种植的基础上,营造防护林1000亩,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对林木实行开发利用,坚决杜绝乱砍滥伐行为;参照县新农办制定的村容村貌整治要求,因地制宜地改造居室、厕所,实现污水有序排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消灭房前屋后卫生死角。完成村内危房改造任务。
   五是管理更加科学民主。村务公开形成制度,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行使,村民对村级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同时,要坚持以下扶贫开发的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坚持从实际出发,明确主导产业,加快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二是突出产业,全面发展。切实打牢产业发展基础,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注重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的同步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三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农业特点,明确发展定位,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分阶段实现,分步到位;四是注重实效,稳步推进。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稳妥,留有余地,坚持以人为本,量力而行,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最迫切又有条件做的事情办起,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五是依靠群众,加大扶持。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加大项目扶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建美好家园;六是创新机制,增强活力。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制,政府给政策,集体出主意,民主管理,分工合作,增强活力。
   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一要大力开展政策宣传,推广优良品种,发展畜牧产业,农产品加工。(一)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政策是行动的先导,在扶贫开发中,及时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针对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出台的政策法规,鼓励农民朋友自力更生,坚定发展的信心,依靠自己脱贫致富、创建美好家园。(二)大力推广优良作物和栽培管理技术。“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魔芋种植,特别是花魔芋规模化发展,引进更换作物耐旱玉米品种,推广脱毒洋芋,实行地膜覆盖。同时,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土地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蓄水保墒能力,保证大旱之年能正常播种并有一定收成,年平均亩产粮食300公斤以上。(三)加快畜禽产业发展步伐。畜牧产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种养业比例的必然要求,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十一五”期间,要结合生态草地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大力提升畜牧业在山区经济中的比重。同时,加大天然草地改良,提高草地产草量和载畜量。在畜牧养殖上,总的要求是以生猪生产为重点,突出养牛养羊规模,大力发展土鸡等草食特种养殖,大力推广饲养管理技术。重点抓好王家山、马良子养牛基地建设;小厂、滑竹的黑山羊基地建设,饲养品种以黑山羊为主,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发展一批规模养殖大户。逐年完善村畜牧兽医人员和设备配套。(四)农产品加工。针对新田村经济产业化程度低,生产贮藏、运销环节薄弱的问题,“十一五”期间要按照产业化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农民增收和就业空间。继续抓好具有开发潜力的魔芋、核桃、板栗、生猪、黄牛、黑山羊等系列产品的发展,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科技含量高,效益不错的项目,要积极扶持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同时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到村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办厂,开发农特产品。对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企业,在水电供应、社会服务等方面提供方便,创造优良宽松的环境,吸引外地资金、技术、人才,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要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是贫困山区解决温饱巩固温饱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根据县委政府的要求,从部门职责出发制定规划和措施,在资金技术、人力、物力等方面向新田村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一)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重点应转移到沟坝滩地节水灌溉,提高基本农田质量上来。通过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农田,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人畜饮水工程。“十一五”期间,根据水源情况,通过修建管引工程和建造水池,彻底解决全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确保群众持久受益;(三)进一步增加公路通车里程。目前有86%的农业社不通公路,且通村公路路况太差,极大地制约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改变道路交通现状,需要县委政府的领导和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四)电网改造。目前,全村还有2个农业社不通电。今后,要积极协调电力部门,加快农网改造,进一步改善全村的电力设施,降低农民用电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五是能源、生态环境建设。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种植核桃、板栗、种草养畜和营造防护林,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带动草食畜牧业和林果业发展。通过推广秸秆气化炉、建设节能灶等措施,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三要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事业。(一)教育。要结合布局调整,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村完小篮球场和阅览室,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方便适龄儿童上学。(二)卫生。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减少因病致贫人口,解决农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三)文化。争取广电部门的支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提高收视质量;建立科普阅览室。(四)科技。通过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普活动,培养科技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人,增强群众劳动技能,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鼓励群众外出务工,学习实用技术。
   保障措施:
   (一)要加大扶贫投入和管理力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要进一步增强政策观念,加强资金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根据扶贫开发任务,结合新田村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安排,加强协调,积极争取扶贫资金投入,以贫困村民小组为资金投入和项目实施的主要对象,真正使贫困户受益。2007年要完成扶贫规划,加大扶贫项目的考察和科学论证力度,选好项目,提高项目成功率。各类扶贫资金要尽可能集中在一起使用,发挥整体效益。针对农村贫困农户的小额贷款,要减少中间环节,加快到位,提高扶贫信贷资金的到位率和发放率,用好用足扶贫贷款。扶贫资金的作用分配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必须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扶贫和资金部门要建立跟踪检查、项目验收制度,切实加强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检查、监督。对任何违法违纪行为,都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同时发挥人大、政协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形成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检查监督机制,杜绝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中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是组织扶贫开发最基本的工作单位。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当前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觉悟、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带领农民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能力,使之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的要求。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民主选举、村民议事、村务公开等制度,不断扩大基层民主,为扶贫开发提供可靠的政治基础。
   (三)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综合素质。一是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积极引进、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加大旱作节水、专用肥料、舍饲养殖、作物和草地高产种植技术、畜禽疫病防治等技术的推广力度,突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二是培育、建立科技扶贫示范户基地。今后,计划每年树立5个示范户,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在扶贫开发中的带动作用。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围绕基地主导产业发展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本着“实施、实用、实效”的原则,分类、分区域,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民科普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争取用四年时间把贫困村里的贫困户主要劳力培训一遍,使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科技当家人”。四是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扩大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系,不定期邀请专家、技术人员讲课、传经授宝。鼓励组织贫困农民走出去,学习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五是鼓励科技人员到该村开发创业。科技人员可以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技术资本,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扶贫开发,对科技人员在该村兴办的扶贫开发项目,可以给予一定扶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六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法制教育。引导教育农民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戒除赌博吸毒恶习、铲除邪教存在的土壤,树立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七是加强“一室、一栏、一员”建设。为该村建设一间科普活动室、一个科普宣传栏、培训一名科普宣传员。
   (四)加大扶贫力度,加快全村脱贫致富步伐。根据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形势和特色,新一轮的机关定点扶贫工作要继续实行单位包村,换人不换单位,单位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制。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带着感情真扶贫,把机关定点扶贫作为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一把手亲自抓。要抽调思想品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进村扶贫。单位领导和成员要增强责任感,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中做出新的贡献。
   (五)加大社会扶贫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一是继续开展好单位挂钩扶贫、党员干部连户扶贫、农民科技培训、科技项目扶贫等活动。二是鼓励企业到村办厂,建立原料基地,实施开发项目。三是加强对扶贫开发和社会扶贫的宣传,利用舆论导向,倡导形成“扶贫光荣,济困光彩”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加强自身建设,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在新的阶段,扶贫开发任务仍很艰巨。我们要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提高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自觉性。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认真研究新田村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指导和帮助制定扶贫规划和措施,加强对扶贫项目的科学考察和监督检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扶贫项目资金,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