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呼吸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呼吸

日期: 2009-9-5 14:16:09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张毅

【内容摘要】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对歌唱气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得声乐水平提高缓慢,甚至越唱越糟。因此,教师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气息的意义,教给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
   【关键词】呼吸 方法 吸着唱 灵魂
   古人曰“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可见,对呼吸的重视,并把它摆在歌唱的首要位置,古已有之。今天,我们强调呼吸是发声的源泉,是歌唱的动力,是歌唱的生命,不仅是对呼吸于歌唱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而且更加突出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正确的发声,良好的共鸣乃至对歌曲思想感情的表达都与呼吸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歌唱时,当掌握了最自然、最深长、最正确的呼吸时,就具有丰富表现力的歌唱物质动力,就能较为自如地进入歌唱艺术创造的境界,从而达到精神和身体的和谐,声音形象和角色形象的统一。由此可见,气息是声乐的基础,气息的训练在歌唱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气息究竟该怎么用才是正确的?
   歌唱时气息的呼吸总体感觉是“漂浮的感觉”或是总感觉“吸着唱”。例如:《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中说到“唱高音时,软口盖是一种轻微上抬的状态,只要想着吸着唱的感觉,软口盖就能自动抬起,这是一种含蓄的力量,千万不能抬过了头,那么搞,声音肯定僵。”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唱高音时,不能忽略气息的支持,(“吸着唱的感觉”),这种吸的感觉有“漂浮的感觉”(“含蓄的力量”),否则腔体撑的过大失去弹性,无法自如运用气息,导致声音发僵。歌唱时,正确的方法是:让声音坐在呼吸上而不是用呼吸来使劲推声音。举个例子,一个装满水的瓶子上面放个球,水好比呼吸,球好比声音,球(既声音)应该稳稳地伏在水面(呼吸)上,而不是去用力压水,使水顶这个球。”由此可以明确:歌唱时不要用气推声音或是送气、给气等等。这么做必然导致“憋气”“泄气”现象发生,特别是在起音时,任何送气给气,都必定给气流造成一定的空气压力,造成喉咙收缩,导致后部肌肉紧张,无法正常发音。因此,要永葆歌唱的青春,就必须学会如何正确运用气息。
   在具体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
   第一、要使学生懂得呼吸在歌唱中是非常重要的,应掌握好,缓吸缓呼、缓吸快呼、快吸缓呼、快吸快呼的 基本歌唱呼吸练习法。
   第二、教师在教学时用正确的呼吸方法示范,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第三、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当今广为采用流行于世的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时空气由口鼻、气管吸入肺中, 胸腔随之自然挺起,有向上伸展的感觉。这是由于膈肌下降,加压于腹部器官,所以腰腹部也相应地扩张,但 不要过于突起腹部,而要自然适当,颈部肌肉要自然放松,不要紧张,也不要抬肩,吸气要根据需要而决定气 量大小,从而控制和运用气息。
   第四、结合实际例子进行歌唱呼吸功能的训练,例如:教唱内蒙民歌《牧歌》时,教师就应当按歌曲乐句要求,指导学生练习和掌握比较平稳深沉的缓吸缓呼的歌唱呼吸方法。
   第五、注意学生年龄特征和生理特点,对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的青少年,不应按成人或专业训练要求进行 训练,要注意教室内的卫生和身体保健教育,保护好呼吸系统诸器官。
   总之,呼吸只是歌唱的一个起点,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歌唱的灵魂。呼吸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歌唱的整体。呼吸来源于生活,但又与生活中的呼吸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呼吸是为了歌唱事业而必须训练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使歌唱能够继续下去的基础。
   参考文献:《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