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园林专业产学研结合的探索与思考

园林专业产学研结合的探索与思考

日期: 2010-4-18 2:29:00 浏览: 11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重庆民族职业中学 李倩

引言:园林专业是我校的一个老牌专业,也是我校的骨干专业,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的办学经验。这二十多年来,我校园林专业也曾创造过辉煌,在重庆市园林界中美名远播;也曾经历了发展的低迷期,招生规模一度萎缩到仅二、三十人。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让专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使我校这个老牌专业焕发新的青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命题。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园林专业建设产、学、研相结合发展的思路,并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 “产、学、研结合发展”提出的背景
1. 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十分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而人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不同职业的实践训练发展了相应的专业能力,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还是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都强调了学生实践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而无论是国外哪一种现成的职教模式,如果我们直接全盘照搬,在我国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就使得我们必须探索一条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职教发展模式。
2. 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直辖以来,重庆经济高速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文明达到了一个相应的高度时,人们会转而寻求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因此,园林绿化作为一个能改善环境、陶冶性情的城市的“软配套”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自从薄书记来到重庆之后,他提出了“绿色重庆”、“森林城市”的构想,这势必会掀起重庆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一波高潮。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原本就人才储备不足的园林专业,人才的缺口就更大了。
3. 中职学生的学情。
中职学生的思维方式多为形象思维,其抽象思维还停留于经验型这一阶段。这样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中职学生能对一些形象具体的实践活动迅速掌握上手,并能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对各种具体材料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及综合。而不能在掌握了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这些理论进行一般与特殊、归纳与演绎、理论与实践等对立统一关系的辩证思维。
二、 产、学、研结合发展的可行性
1. 历史渊源。
我校的园林专业曾在市园林界大名鼎鼎,特别是在菊花的栽培上有独到之处,有很长一段时间还是重庆市品种菊的栽培基地,重庆市内的很多品种菊、名菊最开始都是由我校引进、培植的。在其他很多花卉苗木的育种、栽培、繁殖、管理上我校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2. 硬件配套。
我校校内一直保留着园林专业的实训基地,这个基地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地内苗床、温室大棚、阴棚一应俱全,基本上能满足我校学生开展花卉苗木生产的需要。
3. 师资队伍。
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是师资队伍,我校园林专业教师多是双师型教师,其中有重庆市名花协会理事、重庆市园林协会会员、园林项目管理师、园林景观设计师,有国家级、市级骨干教师的参培人员,有区级骨干教师,这些宝贵的教师资源是我们开展“产、学、研”的有力保障。
4.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接触客观事物,形成各种感性认识,又通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进行思维加工,认识形成之后,回到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指导人的行动。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开展生产活动及理论学习,理论紧密联系实践,学以致用,使学生的思考能力、技术技巧、协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 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思路
1. 以产促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具有形象思维的学生,但我们过去的职教模式却把这种类型的学生大多数时间禁锢在教室里,浸泡在科学理论的汪洋大海之中;而对于那些与职业活动紧密相关的行动知识及技能训练方面的教学却安排得很少,学生根本不能得到应有的技能训练。“产学研”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就是让我们的中职学生不再是“在黑板上开机器”、“在书本上学职业”,而是实实在在地进行生产活动,以生产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学生学习。
2. 以研领学
教育科研应该是走在教学活动开展的前列,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我们的教育科研既要来源于教学与生产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对“如何高效的开展教学与实践”这一命题起引领和指导的作用。
3. 以学定产
我们要明确的是开展生产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教学的需要,这一点上要与企业行为有本质的不同和区分。因此,我们应该是“教什么”就“产什么”,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前面我们提到了是“教什么”就“产什么”的问题,那么教学内容的确立以什么为依据呢?须知,社会的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因此,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就是市场的需要。即“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上海市的职业教育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例如,上海市某中职学校毗邻世博园,他们就瞄准这一商机,开设了“动漫设计”的专业,专门培养人才为2010年世博会服务,据悉,他们这一专业学生现在是供不应求。
四、 已开展的探索与实践及取得的成绩
近三年来,我校园林专业依据“产学研结合”发展的这一思路,进行了一些探索及尝试。在花卉种植上,我们栽培的一串红、鸡冠花、孔雀草、菊花等就走出了校园,走入了市场;我们为周边的一些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植物养护的服务;我们还承接了一些小型的园林建设施工项目。在这些生产实践活动中,学生充分参与,得到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的双重提升。盯住市场上对绿色观叶植物的需求量大这一商机,我们准备在下一阶段着力发展绿色观叶植物的栽培并着手成立花卉产业公司,进一步与市场接轨,争取做到与社会需求之间“无缝链接”。
在教学科研上,我们申报了《校本教材开发及学生综合评估体系建立》的课题,力求开发出一套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校本教材应用于教学及指导生产;并且建立一套能更全面的评估职高学生的学习状况及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多元评估体系(绝不只限于专业技能的鉴定,而是涵盖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以及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
五、 反思(值得改进或需要探讨的地方)
1. 专业定位:如何与市场接轨,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问题。
园林专业涵盖的内容十分广博,它包含很多的分支学科。虽然我们明确了职业教育一定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概念,但是我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企业的一线工人及初级的管理人员,如何让我校的毕业生能走上工作岗位后迅速进入角色、找准位置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2. 课程设置的问题。
如何合理安排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使得学生既能得到充分的专业技能的训练,又能积淀一定的人文素养及必备的理论基础,使得我校毕业的学生能与劳务市场上的农民工拉开差距,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垫定一些基础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
3. 如何以专业发展带动学校发展的问题
一所学校的发展决不能局限于一两个专业,如果我们确能在园林专业的建设上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及重庆市经济发展特点的道路,那么这一种成功的模式是否可以迁移到我校其他专业呢?或者说这一模式是否能为学校乃至于全市的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提供一个样板呢?这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结束语:教育改革与探索的路永无止尽,我们提出的“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思路虽然在现目前看是适合我校特点,符合重庆市经济发展需求的,也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相信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会持续增长,并且会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制度上的保障,届时,这一发展思路是否还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呢?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修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