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论民办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与教育对策

浅论民办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与教育对策

日期: 2010-3-31 7:36:15 浏览: 6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毕业论文网

[摘要]受认识水平限制,面对纷繁甚至冲突的道德价值,大学生时常陷入两难或多难选择的境地。本文对当前民办大学生道德思维的态势及其原因进行了理性探讨和思考,旨在使德育工作按照“知、情、意、行”的内在规律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思维品质,使其“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回归生活”。
[关键词]民办大学 道德价值观 回归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民办高校也快速发展壮大,成为高教领域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我国社会经济成份、就业形式及利益关系呈现多样化时,民办高校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差异性、选择性和竞争性,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一)道德价值观
现状:对我校1000多名在校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喜欢交际,情感丰富,在思想道德价值观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学生普遍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但表现的方式缺乏理性,缺乏对事物的甄别力,且政治参与热情较低。有一半以上的受调查者对当前党的方针政策持肯定态度;有90%的学生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希望祖国尽快统一;有95%的学生认为西藏过去、现在、将来都属中国领土。显然,他们非常热爱祖国,都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但是,调查中发现,对执政手段和执政能力表示非常满意的学生人数不足四分之一,基本满意的也不到四分之一;有 68%的学生认为入党的主要动机是“直接有利于工作”,22%的学生认为“能得到好处”。而选择“信仰共产主义”和“寻求政治上的归属感” 的学生分别只占4%和6%。
1.民办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过程中,他们多对现实问题缺乏理性的认识。看待事物往往只注意当前利益,缺乏长远目光,容易随便下结论。对于当今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社会问题表现得比较偏激,影响了他们对政治和国内形势的客观评价。一方面,他们肯定党的执政方针和政策,但在面对各种现实问题时,理论和现实的矛盾就日益凸显,增加了对前程的担忧。这种甄别力缺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思想理论课可学可不学,学也是为了拿学分;有13%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开设;17%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学习;还有20%的学生认为可以把这些课改成四六级辅导班或其它过级辅导班。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学生政治参与性不强,普遍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政治离自己太遥远。有20%的学生不知道“两会”,65%的学生虽然知道但不怎么关注,只有15%比较关注,几乎没有学生非常关注“两会”。
2.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烈,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既充分肯定了个体的价值,也给予个体最大的自由空间使其发挥;又导致了人们过份关注自我,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的主题意识也被唤醒,他们个性张扬、性格独立,不再轻易地接受某种价值判断,转而审视个人利益、重视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且多选择参加能展现自己能力的活动。过分关注自我导致了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普遍认为,花自己的钱读书就是为了发展自我。在调查中,对“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一观点持肯定态度的有75%,不同意的有10%,15%的认为难以判断;不同意“人的价值在于奉献”观点的有25%,有50%的难以判断,只有25%的学生同意这一观点。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代表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导观念持否定态度,这就使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
3.乐于挑战,崇尚竞争,且功利化倾向严重,使传统道德观念面临严峻的挑战。民办大学生知晓市场经济需要的竞争、创新观念,容易接收新事物,对新事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生活的享受、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将功利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钱,过上舒适的生活,主要体现为多选择实用的专业,“希望成为一个有钱人”的比例占了58%。对于“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标准”这一问题,选择“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占了55%,选择“自我满足的程度”的有35%,有10%选择“为亲朋好友多办事而得到他们的赞赏”。在认同市场经济带来了变化的同时,部分学生追求高消费的生活,和同学攀比。在“你最崇尚的道德”调查中,选择“勤劳的”仅占30%,而选择“艰苦奋斗”的还不足10%。
4.认可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却不能身体力行。民办大学生普遍认可社会公德,但部分学生社会公德缺失。在调查中,对“人与人应相互关心”的观点,赞同的学生虽占99%,但由于多数民办高校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导致在社会公德整体缺乏的大环境下,部分学生出现了道德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处理男女朋友之间的关系,公共场所搂搂抱抱;穿着背心拖鞋在公共场所出入;“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大行其道;部分学生即使情感上认可社会公德,却不能身体力行,他们一方面对不文明行为感到愤慨,另一方面又放纵自己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他们推崇良好的职业道德,但在面对择业时却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其行为与所认可的观点脱节。
(二)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途径
教育是一种导向,生活本身就是导向型的教育。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与社会接轨,与大学生的实际接轨。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博士曾深刻地指出:“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的生活质量的教育,不能把德育从活生生的完整生活中抽离出来,也不能把德育从其他教育中抽离出来,否则就是形而上学。”因此,道德教育要恢复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就必须返璞归真。民办高校学生所处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是其生活的主要构成部分,应从这三个方面提出对策,使他们通过自主性选择和探索性活动创造和美化新生活,体验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就是要从现实出发,尊重大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人格、自尊和自由,从差异性入手,找出每个人的优势和长处,因材施教。1.社会在德育教育中处于决定和评价地位。学生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的,他们接受来自外界积极和消极的、物质和精神的各种影响,这些影响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要创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德育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必须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贴近未成年人思想生活的实际,贴近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最新发展实际。如果给学生灌输的多是“高、大、空”的理想道德,容易造成认可和行为脱节,导致他们普遍认为教师传授的都是“圣人”的思想,而忽略了和自己密切相关的“近、小、实”的道德思想。不能把理想化的价值观或某一特定阶段的价值观强加给大学生,这种脱离实际、一味拔高、维持假性同一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还应克服放任自流的倾向。江{学}泽{海}民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增强学生的政治参与性。”让大学生广泛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产及其他活动,不仅可以使他们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增进了解,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进而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树立向上的社会理想,还可以使他们学习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并在社会实践中体验自身价值取向的正误。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思维过渡到“天下兴亡,我有责任”。
2.学校在道德教育中起主导作用。道德教育必须生活化,德育内容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道德教育的直接平台——“两课” 教育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学校正在进行的“两课”教育认识不足,多认为是在搞形式主义,有45%的课效果不明显。可见,加强和改进“两课”已迫在眉睫。此外,出现道德缺失现象的原因在于教育过于政治化、简单化,教师把学生当成了“美德袋”,德育渠道窄,道德教育远离生活实际等。教育手段落后,也不能与学生的内在需求产生“共振”。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将道德教育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中,以增强实效性。
除了要继续现有的德育教育外,还应加强学生的道德体验,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并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如参加学生社团、 “三下乡”、社会调查、社区服务、西部志愿服务等,以增长大学生的才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发挥实践的积极作用。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寻找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如由助学贷款到期不还、考试作弊、代写论文等行为看诚信的缺失,由未婚同居、请客送礼等看道德观念的变异,等等。要注重集体教育,发挥集体对学生品质形成的积极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能使他们亲身体会到活动的乐趣,还能在集体活动和直接交往中把自己的言论和行为与他人对照,引起思索,唤起自身对集体的热爱。学生通过自己的道德思维能力,在活动中产生道德抉择,并使自身的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都得到充分展示。学校的道德教育只有以人为本,并根植于学生生活中,才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家庭在德育教育中处于引导地位。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载体之一,家庭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蒙学校。家庭生活是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相对学校教育来讲,家庭教育更基础、更直接、更有效。要注重父母的道德品质、生活方式、语言习惯等示范作用。要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的、平等的、和谐的家庭气氛。
4.个人的自身教育是德育教育成功的决定性条件。“回归生活”的自身道德教育强调,大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来理解社会对道德的需求,促成外在道德要求和内在道德属性的发展。
可采用楷模教育、友群教育等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其模仿性、认同性和情境性、参与性、反悟性等特征,做为开展体验式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