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对五年制高职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五年制高职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日期: 2010-2-23 18:56:22 浏览: 4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现行五年制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种种缺陷与不足,因此,应加快制定五年制高职的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应做好知识的衔接与连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实用性,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教材建设
我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五年制高职)发展的步伐很快,实践证明,五年制高职便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并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可以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然而,由于五年制高职的办学历史不长及自身具有专业复杂性、办学多样性和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等特点,因而在教材建设上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如教材体系以学科为主,受专业限制,形式比较单调;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生产和科技发展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难度过大,缺乏可操作性和弹性;理论与实践脱节,实用性不强;与技能考核标准难以衔接等等。在教材的管理和使用上也欠规范,各级教育部门、各校、各专业对教材的使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以公共课的语文教材为例,我校五年制高职就曾选用过中等职业教育教材、教育部推荐的五年制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教材与普通高中教材,并且至今仍在使用普通高中教材。普通高中教育与高职教育分属两个类别不同的教育体系,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培养目标均有本质的差异,使用同一种教材,无疑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因此,开发符合国情、能正确反映当代先进科技文化新成就并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五年制高职教材,是一项紧迫的现实问题。
制定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发展纲要(或称课程标准)课程发展纲要(或称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某类课程具有指导性的法规性文件,明确规定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等,并对教科书的编写、教学与评价提出了明确的实施意见和建议。有了课程发展纲要,编写教材时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便于教育出版部门统筹规划,可以避免教材的重复开发与资源浪费,也可以避免教材市场的无序竞争。围绕课程发展纲要,教材编写应尽可能做到一纲多本,根据不同的专业,在教材内容、教学与评价等方面各有侧重。教材编写应更加贴近各类专业的实际,为学习专业课程,形成专业技能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做好教材配套书籍的开发与建设,力争一主多辅,如开发配套练习、自学指导、实验指南、操作手册、参考资料和电子音像等类型的教材。这样既方便教师的教学,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自觉学习能力,使教材发挥更大的作用。
做好知识的衔接与连贯学校的课程是一个有机的体系,而不是无序的组合。五年制高职的特色就是能够合理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教材的编写应避免或减少教学内容与课程的重复。必须充分发挥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周期长的优势,既要注重与初中教学的衔接,更要做好三年中职教育和两年高职教育知识的衔接与过渡。要认真研究中职、高职教育的不同特点和要求,逐步完善与提高三、二两段职业教育衔接的紧密性和科学性,做到整体设计,分段实施,保证教学计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此外,还要做好职业教材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有效衔接。教材编写者应仔细研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发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证书”教材,拓宽教材的使用渠道。为此,应建立与完善五年制高职教材编写体制,组建一支由学者、行内专家和一线教师构成的优秀的教材编写队伍。学者擅长严谨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行业内专家则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深切了解行业对于人才的真正需求,而一线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将三者的优势加以科学整合,扬长避短,编写出来的教材才会更具有针对性,教学效果也会更好,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目标与课程理念。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实用性高职教育是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的,其课程主要有两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基础课,不仅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还具有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基础课教材要体现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材则应具有较强的应用技术性特征,要以此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加强学生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培养。还要适当增加教材中实验或案例所占的比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而不必苛求理论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这样才能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是为了学,教育的本真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入学成绩在初中群体中处于中下水平,其基础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不得要领,方法不当,劳而无功。因此,教材编写应该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课前设计预习提示,点明单元或所在章节学习重点、实践实习方法等。课后练习设计应加强与实践的联系,拓展学生学习和思维活动的空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有助于将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促使其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增长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其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得到充分发展,发挥个性特长。
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五年制高职教材的编写、使用与管理有待规范,即使是国家规划教材具体到各地区、各学校和各专业也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由此导致五年制高职要么使用规划教材,要么选用中职教材,要么选用普高教材,要么沿用专科教材,等等,显然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校本教材是对国家教材与地方教材的有益补充,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与地方的教育要求,由学校教师针对本校实际进行规划、编制、实施与评价的教材。围绕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探索行之有效的校本化途径、方法与手段,开发校本教材无疑是最佳选择,也是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要注意实用性与发展性,需要不断探究与创新。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地缘关系、发展定位与专业设置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精心建设一支有教师、学生、家长、行业专家与企事业管理者参与的教材编写队伍,编辑出版高质量的校本教材,打造具有特色的高职教育。
参考资料:
[1]邓香莲.职教教材出版重视应用为前提[N].中国教育报,2005-09-29:(3).
[2]卢双盈.职业学校教材建设中的问题与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