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类比法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法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的应用

日期: 2009-11-9 16:58:20 浏览: 9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304406$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 董盛荣

关键字:计算机教学 类比法 迁移 事半功倍 触类旁通
摘要:类比法是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和具体的、容易接受的、有形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分析事物的本质,加强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巩固。计算机知识是一种抽象的、无形的,但它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和社会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因此教学中采用类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作为人类高科技的工具,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延伸,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可以代替人来完成体力或脑力劳动,但不管它是用来完成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它都得符合人们的思维, 我们中职学校所传授的应该是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传授给学生的不应该光是知识本身,而是接受知识的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生使用计算机时要跳出“计算机”这个圈子,对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类比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抽象的计算机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概念和现实生活的同名概念的类比
计算机是一门学科,但计算机应用技术从很大程度上讲是一门交叉技术,是计算机在各个领域进行管理或辅助设计的工具,所以很多抽象的概念都是引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名词术语,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类比,比如文件、文件夹(目录)和路径,就可以和现实生活中的写在纸上的文字资料、存放资料的夹子柜子及地址地名进行类比;计算机的病毒可以和现实生活中的病菌进行类比,它们都具有潜伏性、激发性、破坏性,防治的最好办法都是“注意入口”;“菜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人皆知的概念,其实计算机中的“菜单”也有类似的意义,它是把计算机中的命令分门别类地排好,方例用户查找和使用。文件名包括主名和扩展名,就象人名由姓和名组成一样,扩展名代表文件的类型就象姓代表家族一样,所以主名是由用户根据“见名知义”的原则来取的,而扩展名一般都是与应用程序关联在一起的,用户不能随决更改。
二、同类软件的功能类似的操作进行类比迁移。例如:在文字处理方面的软件的教学中,文字格式的设置、段落格式的设置、文字块的操作以及工具栏和菜单的使用页面设置等都是相近的。在我们学了WORD之后,再学其它软件时,这些知识完全可以采用类比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这样既可以复习已学的知识,起到加深、巩固和记忆的作用,又可很快的理解和接受新知。再例如,在学习图像设计方面的软件时,“图层”的概念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类比教学。CAD和3DMSMAX是一个公司的产品,尽管它们的应用领域有所不同,但都属于辅助设计方面的软件,有很多概念和建模方法都是大同小异,学了CAD,再学3D时,很多概念和知识就可以类比迁移,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加强了软件之间的联系和数据交换,是省心省时省力的好办法。
三、术语、命令和同名的英文单词进行类比
在计算机领域中
四、程序设计语言和自然语言进行类比
在教育心理学上把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正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往往是通过知识的迁移获得的。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并且课程内容更新快,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还要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所以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管是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中的知识本身,还是传授、接受知识的方法,均与其它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信息技术课堂上要实施素质教育,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方式方法很多,其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必须充分挖掘信息技术课自身前后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以及与其它学科知识方法之间的横向联系,让学生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克服思维上的惰性,恰到好处地进行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自主探究,在应用程序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软件都在不断的更新,并且每天都有大量的新软件问世,信息技术教师不可能对新出现的每一个软件都参加培训学习。一是学校经济条件不允许,每个软件都花钱去学习,要花掉大量的培训费。二是信息技术教师每天都有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可能经常停课外出学习。那么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借助其他软件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新的软件的使用。也就是通过知识的迁移来学习新的软件。学生也是这样,教师不可能把每个软件的使用方法都教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软件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借鉴以往的经验、方法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既把教师的这种自学能力迁移到学生的身上。例如:OFFICE套装软件的学习。WORD 的学习完全可以借鉴写字板的知识来进行。WORD中的文字格式的设置、段落格式的设置、文字快的操作以及工具栏和菜单的使用页面设置等都和写字板中相近。这些知识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写字板的使用进行自学。教师要讲的是那些写字板中没有的知识,如插入剪贴画、艺术子、表格以及超连接等,即使是这些内容,也没有必要全部讲授,插入剪贴画、艺术字、表格的方法大同小异。只要学会插入剪贴画,那么插入艺术子和表格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是在细节方面教师适当点拨就可以了。学完WORD再学EXCEL就更轻松了WORD中的大部分操作方法都可以迁移到EXCEL中,电子表格中文字格式的设置、复制粘贴等操作都和WORD中相同,根本不用教师去讲。教师只要讲授电子表格中特殊的部分,其他部分学生自学完全可以完成学习任务,power point的学习就更轻松了,WORD和EXCEL中的知识可以搬来就用,例如:幻灯片动画的设置,其方法与文字格式的设置没有本质的区别,也是先选中对象(要设置动画的文字或图片),然后选择相应的工具或命令选项,然后再确定。老师只需讲授power point中特殊设置部分就可以了轻松搞定,如新幻灯片按钮和新建文件的区别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老师应该给予适当的点拨提示。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大同小异,有了OFFICE软件的使用基础,再学习其他软件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其实我们回顾一下自己使用新软件的探索过程就会发现,所有软件的使用基本是两种情况:一、先选择对象,然后再找相应的工具或打开菜单选择相应的命令或用右键菜单选择相应的命令。二、先用鼠标选择工具,然后在窗口中或对象上单机鼠标、拖动或双击鼠标。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方法,再教会他们使用撤消命令,多数软件都可以自己尝试操作探索完成学习任务。
2、注重实践操作,在应用软件安装以及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
在中小学阶段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和应用软件的安装是教学中的难点,但方法大同小异,教学过程中可以教会学生一种,然后借助知识的迁移来学习其他软件的安装。让学生明确驱动程序的安装,基本上都是添加新硬件(或更新驱动程序),搜索更新的驱动程序,然后不断下一步,直到找到心得驱动程序并安装后单击完成,然后重新启动计算机。那么,应用软件的安装也是这样,双击安装文件(setup)后,基本上也都是按照软件的提示不断点击下一步,最后重新启动计算机。这样只要学生学会一种软件或应用程序的安装,其他软件的安装就不会有问题了。
3、归纳类比,在操作系统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
Windows操作系统资源管理器的学习,也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习过程简化。例如,新建文件和新建文件夹,文件的改名和文件夹的改名,方法基本一致。学生只要学会建立文件,那么建立文件夹就会无师自通,教师根本不用在去讲授。文件的移动、复制和删除等,操作方法都是选中目标,然后单击相应的工具按钮或选中后打开菜单,然后单击相应的命令或直接拖动到指定的文件夹,所有这些都和文字处理软件中文字的移动、复制和删除等操作大同小异。
4、触类旁通,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
理化生学科教学,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这是由这三科的特点所决定的。信息技术学科与这三个学科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应该加强信息技术学科与这三个学科的横向联系,促进这三个学科和信息技术之间的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信息技术中的实验就是尝试性操作,要把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的实验、探索、发现、逻辑推理等方法,移植到信息技术学科中,进行尝试、摸索、探究。总之,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前后知识之间的纵向迁移,又要注重信息技术学科与理、化、生等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迁移。通过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的能力,创建新的知识增长点。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不移地坚持贯彻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做到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宗旨。树立以学为主的教育思想,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为基础,通过教师自身自主探究能力向学生的迁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