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工基础》中的几种教学方法
摘要:《电工基础》理论课程是职业学校电气专业如电工专业、维修电工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最基础、最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由于《电工基础》的讲授以基本原理、电路分析和相关实验为主,并且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数学、物理知识,这让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普遍感到枯燥、深奥、难学。为改善这一教学现象,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实际教学现象,结合具体教学经验,从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新课导入、教学手段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一步改进《电工基础》的教育教学,这对于该课程的讲授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工基础;学习兴趣;多媒体
《电工基础》是电气类、电子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研究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是学习后续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技术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奠定专业工作的基础。然而由于《电工基础》课程具有概念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初中阶段学生相关知识积累少,学习能力不强,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觉得该课程难学、难记、难理解。本人在从事《电工基础》课程的几年教学过程中,从该课程的特点出发,结合教育心理学规律.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打好教学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动力,是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源泉。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兴趣越浓,求知欲就越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就越强。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引起学生追求和探究的欲望,想方设法发展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施教之功贵于引导,一个好的开头才会有好效果。《电工基础》是电工专业学生第一学期的学习内容,与此同时的实习课程为照明线路安装。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通常喜欢学习实习内容,对于理论课的兴趣往往不大。根据学生的这种情况,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就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通常先讲解《电工基础》与照明线路安装实习课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且,每节课内容都要反复加工整理,精心设计,在学完每个知识点之后,都以具体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实例进行加深理解,以多样的形式,循循善诱的方法教好每一堂课。例如,在讲解电功与电功率时,以家庭用户为例,让学生根据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计算一下最大用电量有多少,再根据导线载流量的知识,选用合适的导线线径和熔断器的规格。从而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每堂课都学有所得,逐步养成刻苦钻研,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抽象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
实验是教师语言的一部分。《电工基础》是电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或是起源于实验,或是可以用实验加以验证或说明。在讲授这些知识内容时,运用演示实验这一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理解,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括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归纳出规律性东西,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电容器时,可将各种电容器拿到课堂上,是学生更直观的看到。在认识了各种电容器之后,让学生拿万用表测电容器,从而掌握电容器的识别和选用。一节课的内容就能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环境中学会所需掌握的内容。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之所以感觉电工基础课难学,是因为其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用语言描述的看不到摸不着的电现象和过程难以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完整清晰的图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图像,成为教师的一项主要任务。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它可使教学内容色彩丰富,具体直观,应用自如。例如,在讲解电路分析时,可在多媒体上运用动画标出电流的流动方向,使学生更直观得理解电信号;同时,多媒体还可以有效的控制讲课节奏,随时切换跳转,像翻书一样,随意翻页,对重点、难点内容可调动反复演示反复讲解,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措施,使有效的黑板所书写的内容更少,反复擦黑板的现象得到改变,例如,在讲解交流电时,可以用图片展示生产生活中架空线路的结构组成,使学生理解交流电的重要实用性。另外,过去习题课讲习题时,每一个电路图都要画到黑板上讲,画电路图时间占了大量的上课讲解时间,而现在可以把要讲的所有习题事先用计算机画好,上课直接调动每一个题进行讲解。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讲解更多的内容,通过提高教学效率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相结合巩固教学质量
电工基础课有极强的理论性,所以教师不能满堂灌而不顾及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每个知识点讲完之后,进行相关的习题练习,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学生理解知识的误区并及时调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精选习题类型和数量,并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共同性和原则性错误进行全班讲评,指出错误所在和原因,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作为承教年限较少,经验相对欠缺的年轻教师,总结和吸取他人之长尤为重要。上述四个方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方法。我认为电工教学应该是由实验现象激发兴趣;由兴趣循循善诱,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借助直观与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效果,最终目的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能力。我将继续努力,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张梦欣.技工学校电工类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5月
[2]何爱英.对比性实验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230期
[3]黄亮,方红彬,谢青海.是学生喜欢电工电子课程之逐渐[J].科技资讯,20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