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我见
似乎从未系统的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对未来的思考更多的只是关于一些须臾飘渺的东西。不管怎样,人总要长大的,需要面对现实。当今社会对男性的要求更多是事业,每位男性都很必要在创业方面进行深入理性的全面思考。时间太紧,实在没空查资料了,自己耍小聪明编些名词概念,呵呵,权装回专家。
创业的第一步我觉得应该是自我剖析和自我完善。个人觉得自我解析的重点除了自身已具备的能力外,更应该放在对自己、对不同事物、不同人、不同处境的态度,包括深度、广度和延度以及对这些态度的具体诠释和表现。一个人在创业上有哪些品质是应该考虑的呢?我就在这里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对事物、人和环境的态度,包括:1.对自身了解和态度2.对喜欢或梦想事物、环境的勾画、追求,对喜欢的人的理解和珍惜。3.对不赶兴趣以至厌恶事物和人,包含一些负面东西的适应和容忍程度,对逆境的变现。4.对陌生人、陌生事物和新鲜事物、陌生环境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其次是对事物态度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包括自己态度可能的改变因素和结果以及当此事物发生时间或空间上整体或部分的改变后自己对其态度的变化。
最后是对于自身态度具体的行为表现,有的人可能很偏执很冲动,有的人却城府很深或想得多做的少。
以下是我以自身为案例进行的具体分析:我从几年前开始有意对自己有一段时期的行为进行反思,然后对自己的行为照某些准则做一些完善。这样用意识刻意引导行为的做法总体来讲是利大于弊,做事情一旦成了习惯就可以很自然的具备这些品质,自我感觉现在逐渐完备的因子包括: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比大多数人都要深刻,对于理想和梦想事物的执着和珍惜程度应该是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级别的,我也可以很好的适应陌生的事物和新鲜事物。尚需提高的:冲动,自负,自我放纵,对不赶兴趣事物特别是厌恶事物的包容,对逆境的承受力和应变力。而长期意识引导行为下带来的一些问题:自以为是、过分强调主观意愿而忽视客观环境、想法多于行动、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导致的行为复杂和表里不一。
创业的第二步是事业选择。有了第一步的基础,根据第一所得出的结论具体分析。先对自己职业期望做一个综合评估。我觉得应该考虑的职业因素应该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职业的能力要求,即从事该职业所需要的软性和硬性条件。自己是否具有该能力、可否通过一些努力而获取、需要付出多少努力;该能力在职业中的作用及可替代性、该能力是否为上司所发掘和重视等等,都需要做理性的分析。2.职业的价值认同,即从事该职业的能得到的薪水、社会认同、能力提高、自身价值体现及其带来的自身满足感。3.职业的附属价值,主要包括职业前途,职业可支配力和在职业的主导地位等等。4.对职业的态度和切合度。5.与自己有密切关系而不得不考虑的人(父母、恋人、导师等)的态度、建议及其它实际情况。
我继续以自身为案例分析:因为习惯以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方式生活,自我感觉可供选择的职业面还是很广,而从自我期望的角度出发近期还是希望做企业策划或市场营销一类的工作,我觉得在商场打拼是最检验人的试金石,也是最锻炼人的炼化炉,乘着年轻应该多在市场打拼,积累经验,增强能力。
创业的第三步是寻求机会,冲击目标。完成这一步骤需要从几方面作手:
首先是广泛的信息收集分类,尽可能多的了解职业信息,并对信息分类处理,把信息按照重要性分为不同层次:1.无用信息,即信息所涉及职业自己不符合条件且无法弥补,自己因为各种原因不可能在其指定时间或地点工作且无法双方均让步等等;2.低价值信息,即信息所涉及职业自己不感兴趣,信息所涉及职业自己不符合条件但可以弥补等等;3.价值创业信息,信息涉及职业符合自己的能力条件和初始期盼,4.理想创业信息,即信息涉及职业高于自己的初始期盼。
其次是信息处理,对于越重要的信息所应给予的关注程度越大。对于无用信息应该直接舍弃,低价值信息暂时不予以考虑,重点关注理想信息和价值信息,当实在没有此两类信息时,适当关注一下低价值信息。
最后是目标实现,尽量注意以下三方面:1.自身能力具备和体现。2.创业对象的喜好,求职者最初的创业对象是用人单位,自主创业者则是顾客。3.整体与细节的具体切合。
我想我理解的创业大抵就是如此,不知观念是否符合当代对创业的要求。希望老师就某些不成熟处进行批判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