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创业教育 > 乞丐也创业:网上有路“乞”为径?

乞丐也创业:网上有路“乞”为径?

日期: 2012/12/22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乞丐也创业:网上有路“乞”为径?
   大街上、地铁里那些蓬头垢面的乞丐,也许你并不陌生。但是现在如果有人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敲着键盘,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上班一族。但是,如果告诉你此人正在乞讨,也许你会大吃一惊。但是,这种事情却切切实实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日前,众多媒体报道了又一种网络致富新路径:网络乞讨。
   据说,美国网络乞讨的“开山始祖”是一个名叫卡琳的女子。当卡琳因为挥霍无度入不敷出,并欠了2万美元债务的时候,她灵机一动,创建了一个“救救卡琳”网站,恳求任何光顾网站的人捐款一美元帮她还清债务。网络乞讨获得了奇迹般的成功,她很快就募集到一大笔钱。于是,很多美国人开始效仿她,在国内,网络乞丐也大有蔓延之势,论坛发帖、电子邮件、聊天工具都成为他们致富的渠道。
   说实话,在这个创意频出的时代,利用网络致富的确不失为一条走的路,比如个人对个人(CtoC)的电子商务形式的兴起就能帮助个人实现网上创业、网上致富梦。以“别针换别墅”为梦想的换客、以知本赢取资本的威客出现,也都是网络时代致富的新路径。可以说,网络的应用丰富了人们致富的新渠道,拓宽了人们致富的新理念。网络因其传播的及时性、广泛性,确实是一个可以在短时间里把人们的创意转化为财富的地方,这并不是什么坏事。网络时代财富英雄的崛起也是值得期待的事情。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许多原本个性化的个体网络创意如今正日益越位,演变成群体效仿的对象,甚至被发展成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牟利行为,这不能不令人担忧。网络乞丐群体的出现就是如此,尤其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网络乞丐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有的网络乞丐还不无得意地称网上乞讨是一种创意。这是怎样的一种创意呢?——不劳而获,把自己的困难或者致富梦想寄托在别人的施舍之上。网络乞丐们沉迷在利用人们的善良之心来获取自身利益而不能自拨,以致肆意鼓吹自己的创意之举,这似可理解。但是奇怪的是,一些善良的人在可能被欺骗之时却以仁慈之心来宽待网络乞讨行为。有人认为,网络乞讨既不涉黄也不违法,没必要大惊小怪,无可非议。
   诚然,正如大街上经常有乞丐一样,网络乞丐是现实生活中的镜像在虚拟网络的映射。但应该看到,网络乞丐却与大街上的乞丐有着天壤之别。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捐款者与乞讨人在信息上是不对称的,人们无法甄别这些乞丐是真的存在生活困难还是以欺骗为目的。乞讨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廉价出卖尊严来换取同情。在现实的社会中,大街上乞丐的真伪就很难判断,更不用说在网络上。网络乞丐,肯定都会上网,按说文化程度不会太低,拥有一定的谋生技能,然而他们还不能自食自力,非要去走网络乞讨这种快速捷径,这显然是不劳而获、欺骗生财思想在作怪。
   像网络乞讨这种游走在道德与法律边缘处于“中间地带”网络现象,我们不仅要给予道德的谴责,还应运用法律的手段加以限制,否则有可能成为不良社会风气的发源地,甚至成为犯罪的诱因和温床。网上新事物的生长速度与传播力量比我们想像的要快、要大得多,如果对网络乞讨不加以正确引导,不仅会助长不劳而获的不良风气,而且有可能损害社会的公平和谐。因此,我们的网络监管部门应该堵疏结合,一方面,应该与时俱进,制订并采取及时有效的监管措施,让网络乞丐无路可走;另一方面,还应该建立公信度高的慈善募捐网站,给善良的人们提供一个扶贫帮困的有效网络平台。
   当然,在千变万化的网络世界,网民要保持一份清醒,提高自我甄别能力。网络的传播力量之所以如此强大,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网民本身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所以,归根到底网民们要摆正自己的是非观、价值观,这样,网民本身就可以充当起网络的监管者
   投简历不如专心开网店三成网店店主是大学生2008-4-16 22:25:38 点击: 字体:[大中小]
   “人才市场、招聘会、面试、就业协议……从去年底开始,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绕找工作在转。”这是大学生活最后阶段的写照,当“签约了没”成了大部分学生互相见面的问候语时,校园里的“牛人”们却已经开始把“创业了吗”当成开场白。
   在现实的就业压力和鲜活的成功案例面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心动了,“给人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的观念让一些正在就业关口上的大学生开始筹划起了自己的创业大计。而其中的许多人,创业之路是从网上开个小店起步的。
   现象
   学生店主毕业前决定放弃找工作
   和许许多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样,今年6月马上要从浙江工业大学毕业的小吴这段日子忙得焦头烂额。但是和别的同学不一样的是,小吴整天窝在电脑前并不是忙于制作简历,也不是不停刷新招聘消息,而是疲于应付一笔又一笔的网上生意。
   “现在工作实在不好找,一开始也和大家一样不断地投简历,赶招聘会的场子,但是后来发现好一点的企业轮不上我,一般的小公司薪水又太低,只够我租个房子,连基本生活费都要精打细算。”做了两年网上掌柜的小吴一个月前刚刚作出了一个决定:放弃找工作,毕业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网店生意中。
   用小吴的话说,自己成为网上卖家“纯属巧合”。“大二的时候在淘宝网上买了一件衣服,结果收到货发现尺码太大,于是灵机一动就把这件全新的衣服挂回网上,一个星期后卖了出去,这是我的第一笔交易。后来因为有亲戚做食品批发,所以干脆利用他的货源在网上开了个店,利用课余时间赚点生活费。”
   一开始小吴做的是同学的生意,后来信誉越来越高,很多外地买家都成了小吴的常客,小吴整天忙着打包发货,一个月挣上一两千元几乎不成问题。
   在作了这个重大决定后,小吴现在每天除了查找资料写论文外,就是泡在网上坐等生意上门,然后联系快递公司发货。在她的同学看来,小吴真是不走寻常路。“在我看来,经营一家网店也是工作,这是就业的一种方式,和去一般企业工作没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小吴说,现在和她有同样想法的学生不少,有些学生已经向辅导员明确提出,不找工作了,毕业后直接创业。
   浙江大学学生创业协会的副会长小徐告诉记者,“选择创业方向的时候,大多数学生会和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希望在现实中运用自己的所学。目前来说,想在网络和信息服务方面有所作为的比较多,毕竟成本不大,适合学生起步。”
   而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集团公关部经理哈辰提供的数据显示,淘宝网店主中,年龄在19岁—24岁的占35.38%,其中大多数是大学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