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新闻 > 玉树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危难时刻,学生要紧

玉树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危难时刻,学生要紧

日期: 2010/5/4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中国教师报 王琰

“危难时刻,学生要紧”
   ——记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群体
   温家宝总理5月2日视察了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高三学生复课的帐篷教室,勉励学生“你们以百倍的努力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这是一所光荣的学校,为玉树地区培养了大批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卫生工作者。在“4•14”地震中,该校教师奋不顾身地抢救学生,灾后又全力投入到复课工作中,谱写了一曲感人的爱生之歌。
   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学校,目前分为高中部、职成部和大专部三个校区,有注册学生2793人,在校生2201人,其中寄宿生有700多人,教职工203人。在这次地震中,该校的教师宿舍垮塌严重,女生宿舍楼和电教教室部分坍塌,高中部水房倒塌,原本三层的教师办公楼也成了一堆废墟。
   藏族副校长陈光明的家和他主管的学校高中部仅相隔一条街道。那天早晨,地震发生时,遮天蔽日的灰尘让他什么都看不见。他几步跑到街对面,发现学校的几座楼房不见了。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坏了,学生不行了!他拉着在玉树州红旗小学当老师的儿子一起跑进校园。
   此时,校园里已经乱成一团,女生们在哭,男生们喊着“女生宿舍楼倒了”。三层楼的女生宿舍东边已经坍塌,20多个男生围在倒塌的楼旁动手拉被压在预制板下的女生。
   尽管地震已经过去10多天了,回想起当时的场景,陈光明依然难过地不住摇头,连声叹息:“太惨了,太惨了,那时的心情没法形容!”眼看着学生被压在楼板下,有的学生还能伸出手臂,有的部分身体露在外面,有的学生从倒塌楼板缝隙中发出的呼救声,他说自己当时是既难受又心慌。
   这时校内的老师们也跑来了,陈光明立即组织教师和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从倒塌宿舍的东西两端开始救人,先救能看得见的。那时什么工具都没有,师生只能用双手挖刨,拣石头砸倒下的空心砖,找来绳子绑住预制板,大家奋力拉起,救出下面的学生。就这样,一个多小时里,他们救出了5名学生。
   接着,州县教育局领导带着救援队来了,20多名消防官兵也赶来了。看到不大的现场容纳不了这么多人,陈光明才带着师生撤下,安排部分老师继续在倒塌的楼房边向底下的学生喊话,鼓励她们坚持住,并给看得见的学生递矿泉水;班主任清点各班学生人数,有车的老师负责把受伤学生紧急送往医院。
   这天下午,在各路救援人员的帮助下,又有6名学生被救出。
   晚上10半左右,能听见声音或能看见的被压学生都被救出来了。救援部队用生命探测仪和搜救犬勘测后说,底下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了,而此时恰好职教部倒塌的教室下发现仍有存活的学生,救援部队转移到那边去救人。但老师们仍未放弃希望,半夜1点多,陈光明副校长还带着几位老师围着倒塌的宿舍喊话,然而一点回音都没有。这一夜,他们通宵未眠。
   物理教师程杰的家也在学校对面,地震时,他正准备去上班,大地一晃,他虽然及时抓住了门把手,但还是被甩出门外。从地上一爬起来,他马上就往学校跑。
   此时,三层的女生宿舍楼已经垮塌成两层,一楼被挤压得不见了。程杰老师看见两三个学生正在楼下喊,说楼上还有学生。他赶紧找人搬来一架梯子,和一名男生一起顺着梯子从三楼的窗口钻进去。这时三楼已经看不见学生,但能听见楼板下有学生的哭喊声。从楼板开裂的一个洞口,正好能看见下面有个女生,因为身处两架高层床之间,床架支撑起楼板,所以她没受伤,还能活动身体。程杰老师赶紧和那男生一起扒大洞口,让女孩踮起脚,向上伸出双臂,他们齐力将她拽出。
   安排男生护送这女孩出去后,程老师又寻找了一圈,没发现学生,才爬下楼。他出来后没几分钟,这幢楼房就在又一次余震中再次垮塌。
   早已忘记个人安危的程杰又绕到楼后,听到有人喊“这里还有学生”,程杰和严长久等老师同时跑上前,看见倒下的楼板间有个大缝,口上一名学生已经遇难,里面还有一个学生被预制板压住了大腿,无法移动。程老师和严老师不顾危险又钻了进去,用空心砖支起预制板,合力将这名女生救出。
   回忆起抢救学生时的情境,程杰老师说,那时根本顾不上害怕,也没想到自己,就是一心想赶紧把学生救出来,多救一个是一个。
   藏族教师阿春峰在该校的职教部任教。地震刚结束时,他并没觉得这次地震的破坏有多大,因为他家所住的房子虽然晃动得厉害,但并没有倒下。他还像平常一样,开车带着再过三个月就要临产的妻子和6岁的女儿出门,准备送完妻女去上班。然而开出没多远,路边倒塌的房子和院墙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他马上想到学校的学生们,赶紧让妻子带着孩子下车,回娘家看看,他开着车直奔学校。
   来到学校操场,只见玉树县教育局副局长肖玉平正在救助几名受伤的学生。阿春峰老师赶紧帮着把学生放进车里。一辆小车里塞进了四五个学生,他开着车急忙往玉树州医院送。
   把学生送到州医院,妻子来电话,泣不成声地说,母亲遇难,姐姐被压在废墟下,还没挖出来。想到还有那么多学生需要救治,阿春峰老师根本顾不上回家帮忙挖自己的亲人。
   从卫校到大专和专升本,阿春峰老师学了9年医,后来又教卫生保健,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来到学校,他组织几名师生用砖头砸开学校卫生室的门,将里面的药品搬出来,和学校几位医学教师一起,就在路边开始对伤员进行初步处理。对皮外伤的,他们用盐水清理包扎;骨折的,他们把条凳拆掉,用凳板当夹板固定断肢;对昏迷的,做心肺复苏……就在这简陋的条件下,他们救治了近百名伤员。
   这天下午,当他们再次将伤员送往体育场时,穿着白大褂的阿春峰老师立即被人们围了起来。当时药品奇缺,来了一车医药,马上被人们哄抢而光。阿春峰老师只来得及抓到一把注射器,揣进口袋,因为判断内脏出血,只能靠腹腔穿刺,及时准确的判断是抢救内脏出血伤员的关键。这天下午,他在体育场初诊转诊了二三百人,自己累得几近休克。此时他已经顾不上刚刚丧母且怀孕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儿,也忘了自己患有严重的支气管扩张,前天刚出院……
   为了抢救学生的生命,为了争取早日复课,这里的每一位教师几乎都顾不上自己和家人。震后这所学校所有教师的房子不是倒塌就是成了危房,但无家可归的教师没有一人离开岗位,都忙着统计学生情况,为学校搬运救灾物资,为复课做准备。
   吉格勒校长在地震时正在西宁开会,连夜赶回学校后,他就在学校办公帐篷里打地铺,不分昼夜地工作,直到震后第六天才抽空回自己家看上一眼。
   郭明辉老师也是在地震后立即赶往学校救学生,连手机也没顾上拿,两脚穿着不一样的鞋子。妻子直到晚上才找到他,而这一整天里他根本没顾上联系家人。
   保群忠尕老师从倒塌的宿舍中爬出来后,和附近的教师一起救出4名同事和家属,而她自己的数位亲人在地震中遇难。来不及悲伤,担任高三班主任的她震后立即投入到复课准备工作中。学生复课后,她白天和学生们在一起,了解他们的动态,鼓励他们安心学习,每晚临睡前还要到学生宿舍查铺,关心他们的冷暖和情绪。
   在高原工作了20年,韩春玲老师已经是一身疾病,腰部又在地震时受伤,但学校搬运救灾物资时,她仍然抢着去。这位瘦小的教师说:“我也不会说大道理,这种危难的时候,什么都不用说了,学生要紧嘛。”
   樊万龙老师任教高三语文,地震后他忙着救同事,救学生;高三复课后,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的他,晚上还到帐篷教室中认真备课。远在西宁同是研究生毕业的妻子深知他的心思,来电话都先问“捎去的高考复习资料拿到没有”,学生的学业在他心里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地震后,李艳老师最先从家里带出来的是儿子的相册,但与儿子分开已经4个月的她深知,学生高考结束前,任教高三的她是不可能回西宁看望宝贝儿子的;甚至距离丈夫单位的帐篷仅一里多路,她都没时间常去看看,一心扑在学校工作上。
   李帅,学校最年轻的老师,被同事亲切地称为“帅帅”。看起来像个女学生的她,地震后被同事们从倒塌的宿舍中挖出来,震后数天还一直做着噩梦。但高三学生一复课,她又坚强地站在讲台上,认真地帮助学生复习备考……
   玉树的教师,就像高原质朴的大地,平时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岗位上,危难来临时也没有一人后退。他们不擅长说豪言壮语,只是一如既往地为学生操心、操劳,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王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