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单片机程控改造校园公共广播系统

单片机程控改造校园公共广播系统

日期: 2020/6/6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湛江市技师学院 苏腾学

校园公共广播系统是学校信息发布传播的一种工具,在国内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由最初的磁带卡座机器加定压有线功放,演变成现在的网络多媒体智能控制数字广播。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一代数字智能广播将融合闭路电视、宽带网络、计算机多媒体及互联网应用技术,集铃声、背景音乐、消防报警演练、视频监控、外语听力训练和相关教学资源应用于一体。
   当前,虽然该系统在上课铃声、集会做操和校园信息广播中有着优秀的表现,但工作期间故障率高,发射端和接收端经常出现故障,给学校广播和教学带来不少麻烦。本文针对该系统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利用单片机对其改造,以提高该系统的可靠性。
   关键词: 单片机;校园;公共广播
  
   一、分析故障原因
   为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校引入一套无线寻址智能分体式校园公共广播,该设备投入使用至今,工作期间故障率极高,分析其原因有:(1)学校周边地势较高;(2)容易受到周边信号的干扰、该地区雷雨电的突发天气影响,由于天线所在位置高,易受到雷击损坏,因天线与发射主机直接连接,往往发射主机也同时损坏;(3)防水音柱接收天线采用外挂多股细绝缘线,大雨和大风会影响其接收效果,造成信号失真和产生噪音;(4)天线和发射主机不匹配,或天线受到台风影响发生位移,影响发射功耗;(5)强电源干扰发射和接收信道。(6)人为操作不对,发射频率不匹配或信号设置调整不当。
   二、应对措施
   根据以上故障原因分析,以校方提供的场地图纸和系统要求、扩声要求、音响系统设计、施工的经验以及考虑系统用途的先进性和功能扩展性为依据;逐一提出技术改进和避免故障应对措施。决定从以下三方面技术改造无线寻址智能分体式校园公共广播系统:(1)加装天线自动升降器;(2)单片机程控发射主机工作,分时分区控制接收音柱工作;(3)加装电源滤波器,提高抗干扰能力。
   三、单片机技术改造
   考虑到技术改造关键点是保护无线发射主机,使其不受到干扰和雷击,提高工作稳定性,对整个无线校园广播系统起到举足轻重作用。
   1、天线自动升降系统
   天线自动升降系统由YNT-5金属自动升降杆、控制盒和支撑平台组成,改造中把发射天线安装在六楼广播控制室房间内部,正常工作时上升到比楼顶天面高约5m,比原安装位置高2.5m。下雨雷击时,升降杆收缩至最低,发射天线不再伸出楼顶天面,由于大楼四周均有避雷措施,同时发射主机断电,即使有雷电袭击,此时都能保护到天线和发射主机的安全。
   选择行程高达5米的自动升降杆,自带控制和保护装置,根据程控要求,控制盒电源改由单片机程控系统控制,天线的升降与发射主机同步,在突发雷电时刻,可在1分钟内自动或手动收回,平时正常广播期间,天线处在升降杆上升最高位置工作。
   施工安装时,在六楼校园公共广播室侧面,打开一个0.5mX0.5m天面升降口,做好防风防雨措施。天线通过支架固定在自动升降杆顶端,形成天线自动升降器。信号馈线采用国标同轴电缆,考虑到自动升降器行程,在天线支架至升降器底部需预留不少于6m的信号馈线,广播控制室设置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天线升降器3根地锚连接到工作接地处。
   2、单片机程控系统
   该系统以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电路如图1所示。
   由电源、台湾SENTRY雷电感应器、按键指示灯、STC8F2K64S4单片机和继电器控制组成,电路板遵循简洁可靠原则,程序需经仿真和恶劣环境(高低温、开关冲击和老化测试)试验使用,均能按设计程序正常工作。3组大型继电器分别控制发射主机和天线电动升降电源、电动升降器下降和天线馈线闭合断开。
   电路按键功能如下:
   S1:复位按钮,按下时程序重新运行。
   S2:发射主机和天线升降杆电源强制关断,天线馈线强制断开。由J1、J3继电器控制K1、K3实现通断。
   S3:电动天线升降杆强制下降,由J2继电器控制K2实现电动升降杆下降。
  

单片机程控改造校园公共广播系统

   图1 单片机程控电路图
   根据设计功能,单片机系统具体工作流程是:上电,电路执行复位动作,完毕后P12端口输出高电平,继电器J3得电,K3闭合,天线和发射主机连接;P11端口输出低电平,继电器J2失电,K2断开,电动升降杆不执行下降动作;P10端口输出高电平,VT1导通,继电器J1得电,K1闭合,发射主机和电动天线杆得电,端口输出信号顺序为P12、P11、P10。
   当两个雷电传感器任意一个检测到雷电接近时,P32或P33输入低电平(触发报警),P11端口输出高电平,继电器J2得电,K2闭合,电动升降杆执行下降动作。延时一定时间后,P10端口输出低电平,继电器J1失电,K1断开,发射主机和电动天线杆断电。延时一定时间后,P12端口输出低电平,继电器J3失电,K3断开,天线和发射主机断开,保护天线和发射主机不受雷击。10分钟之内,没检测到雷电信号,中断结束,系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3、加装交流电源滤波器
   采用两级电源滤波器方案,一级是所有广播设备供电由5000VA稳孚精密净化交流稳压电源提供,二级是加装CW4L2-10A/20-S单相双节电源滤波器,此滤波器体积小巧,安装在每台广播设备内部空余地方,进一步增强单台设备的电源滤波效果。
   四、安装调试
   单片机程控电路经设计、仿真、焊接、调试等环节成功后,接下来的工作进入安装施工环节。按照施工顺序分五步进行:
   第一步:加装电源滤波器
   在广播控制室电源入端,加装两级电源滤波方案:先安装稳孚精密净化交流稳压电源,所有广播设备电源由其提供。调整交流稳压电源相关稳压参数,保存后放置在机柜最下层。为了保证使用环境温度不超限,在机柜下层加装两台直径150mm风扇强制散热。再将单相双节电源滤波器分别装在发射主机、智能寻址控制机、音源、无线话筒和调音台机器内部,选择合理空间位置,使用自攻螺丝固定。
   第二步:安装天线自动升降系统
   关键点是天线和升降杆的固定,通过加工铝合金固定支架,使用不锈钢螺丝固定在升降杆最顶端位置。总装完后,进行防风测试,因该地区处在台风频繁地区,升降杆全升配上天线高度距楼面有7.5m,底座和防风措施需承受至少10级台风的袭击。天线信号馈线使用加粗塑料绑带固定在支架上,控制盒移位到室内,不受雨淋日晒影响。
   第三步:音柱接收天线固定
   打开发射主机,智能寻址成功后,利用遥控器重新设置每一个音柱的接收频率和分区信道,调整天线的空间位置,在接收信号最清晰时使用玻璃胶固定天线,使其不受大风影响。
   第四步:单片机程控板安装
   由于寻址编码主机空间巨大,散热良好,决定把单片机电路板安装在内部,这样方便集中控制其它设备。3组大型继电器触点使用Ф6mm2铜线引出至专用插座,并在插座贴上标签,方便日后检修。
   第五步:通电统调
   检查所有设备正常后,人为让任意一个SENTRY雷电感应器输出低电平,这时相当于模拟有雷击,单片机程序起控,认为雷电正接近,继电器J2通电,K2闭合,电动升降杆下降。一定延时后,继电器J1失电,K1断开,发射主机和电动天线杆停止工作。延时3S后,继电器J3失电,K3断开,天线馈线与发射主机端口连接断开,程序按设定流程执行。
   经过通电调试,单片机电路板所有功能正常,使用自攻螺丝安装固定。
   五、总结
   从技术改造方案设计到总装调试,每道工序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工艺要求来实施,该系统自从调试成功运行至今,再也没有发生故障,本次技术改造成功。
   无线宽带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介入,将来智能型校园公共广播不仅仅担任声音传播的角色,在学校教学资源共享、安防报警和个人信息传递等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无线寻址集控型校园公共广播系统作为一款过渡期产品,优缺点十分明显,在一些要求不高和特定环境的区域,此类广播系统还是有用武之地,如何将一款过渡期产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改装改造,扬长避短让其继续发挥服役余热,既解决了系统不稳定的故障难题,又提高经济效益,是一项有意义值得推广的项目。
  
   参考文献
   [1]徐霞,谭宝成.监控播音系统的研制[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1,(01).
   [2]王铁云.智能可寻址广播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2).
   [3]朱培平,白凤翔,林洁.高校数字校园中的公共广播系统建设[J]电声技术,2008(11):9-11,15.
   [4]黄小东.高校数字网络公共广播系统建设[DB].https://www.kj009.net.
   [4]李明娟,李海龙.单片机和RFID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11):123-1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