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经济的发展现状的调查
中国生物经济的发展现状的调查
专业:09级生物工程 姓名:刘春希 学号:20090702035
摘要:当今世界,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为基础的生物经济正在成为继信息经济之后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日益严峻的人口激增、老龄化、疾病、粮食短缺、营养不良、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世界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不同程度的扶持本国生物经济的发展,以期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我国在发展生物经济方面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广阔的市场需求等优势,但资金、技术、人才、政策及法律等因素也在制约着我国生物经济的发展。
关键字:中国、生物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的生物工程产业已初具规模,中国已拥有生物制品企业270家,其中有生产能力的60多家,产品主要是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主营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深圳市北大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三九宜工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四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SDA从1989年批准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 a -1b上市以来,一共批准了21种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其中3种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即 a -1b干扰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重组链激酶。世界上销售额排名居前10位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中国已能生产6种。
目前中国在以下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正在从实验室研究向产业化转化,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已初具规模;人工血液代用品即将进入临床研究;体细胞克隆和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B型血友病、恶性肿瘤、梗塞性外周血管等6个基因治疗方案已进入了临床疗效研究;纳米技术开始应用于医药研究;肿瘤免疫治疗、抗血管治疗、组织工程、生物芯片和干细胞等技术上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重要进展。生物试剂和仪器的种类主要有:疫苗、血液制品、生化药物、诊断试剂、抗生素等
中国生物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自主知识产权过少,产业化能力很低。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仪器、设备、试剂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生物技术产业的技术与装备还相当欠缺。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并占有国际市场的能力。
其次,投入严重不足,并且投入渠道单一。生物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产业,因此,资金短缺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国家加大生产技术投资力度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银行贷款以及尚待健全的风险资金市场,寻找各种资金渠道。
最后,产业化人才缺乏,研发与产业化脱节。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由于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长,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在国外,国内缺乏优秀人才,尤其缺少技术兼经营型人才。此外,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产业化人才相对缺乏,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常出现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或产业化成本很高而无经济价值。
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发展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同时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盘活我国技术、设备与设施、人才等方面的存量,使各方面的优势系统有效地集成。必须同时调动国家、地方和企业以及科技人员的内动力和凝聚力,须下决心解决部门地方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的顽症。 其次,进行战略布局调整,加强企业队伍建设。根据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情况,结合现有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可选择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投资环境好并已有一定生物技术产业基础的地方作为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给予更为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 培养专门的企业人才,成立专门的开发生产企业或机构。
最后,以市场为主导,重点突破。努力开拓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开发和生产符合生物技术市场需求的产品。生物技术市场对生物技术产品的需求将会极大的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世界生物技术都在迅猛发展,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就以我们中国来说,中国的生物技术最有权威的是植物细胞工程育种、植物快繁和脱毒苗生产等植物生物技术上。发挥我国的优势,保持技术的最前沿,可以大大的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域。 ??参考文献: [1]林桂芸 关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03期 [2]段丽霞,向梅梅? 现代科技与21世纪的植物保护 [j];贵州农业科学; 2005年01期 [3] 卢向阳; 21世纪生命科学展望[j];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02期
中国生物经济的发展现状的调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