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研究
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研究
摘 要
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学习的知识。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尤其是互连网的出现,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网络教学有自主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其主要特点是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为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网络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素质结构更为科学合理;网络教学的开展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网络教学给学校带来了校园数字化、教材的科学化、学生主体化、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学生素质合理化、学校开放化等特点。总之,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必然抉择,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网络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将会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信息时代;学校教学;网络;网络教学
Research on Network Teaching in the Info-age
Abstract
The network teaching is that the teacher transmits the teaching information to the student by using the computer network, or the student gain knowledge through computer network.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technology, the humanity entered the information age. Particularly the appearance of the internet has realized the connection of the wisdom. The network teaching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independency, the interactive, and the personalization and so on. Its main feature is that it transforms the tradition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aking teacher’s teaching as the center to taking the student’s learning as the center. It also transforms the student from accepting the knowledge passively to accessing the knowledge actively. Thus it has provided the essential objective condition for rais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creation ability.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network teaching is advantageous to rais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ability;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aching causes the education process to be more vivid. The network teaching has brought the campus some characters such as campus digitiz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scientific, students’ main role, teaching organization’s multiplication, student quality rationalization, school opening and so on. In brief, the network teaching is an inevitably choice for the school education to face with the information age. We believed that along with the advancing of the process of the informing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teaching technology, the network teaching will be more and more satisfied to teaching and will become one main teaching way.
Key words: the info-age;school teaching;network;network teaching
目 录
HYPERLINK \l "_Toc231517627" 引言 1
HYPERLINK \l "_Toc231517628" 第一章 网络及网络教学的特点 3
HYPERLINK \l "_Toc231517629" 1.1 网络的特点 3
HYPERLINK \l "_Toc231517630" 1.2 网络教学的特点 3
HYPERLINK \l "_Toc231517631" 1.3 网络教学的基本模式 5
HYPERLINK \l "_Toc231517632" 第二章 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意义 6
HYPERLINK \l "_Toc231517633" 第三章 网络教学给学校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 9
HYPERLINK \l "_Toc231517634" 3.1 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的影响 9
HYPERLINK \l "_Toc231517635" 3.2 网络教学为教育带来的好处 10
HYPERLINK \l "_Toc231517636" 3.3 网络教学给学校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 10
HYPERLINK \l "_Toc231517637" 3.4 网络教学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11
HYPERLINK \l "_Toc231517638" 第四章 目前开展网络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 13
HYPERLINK \l "_Toc231517639" 4.1 教育者的懒惰性 13
HYPERLINK \l "_Toc231517640" 4.2 网络学习的质量保证 13
HYPERLINK \l "_Toc231517641" 4.3 集体学习与个体学习的矛盾 13
HYPERLINK \l "_Toc231517642" 4.4 实践需要额外的学习设施 14
HYPERLINK \l "_Toc231517643" 4.5 对当前学校开展网络教学几点思考 14
HYPERLINK \l "_Toc231517644" 结论 16
HYPERLINK \l "_Toc231517645" 参考文献 17
HYPERLINK \l "_Toc231517646" 谢辞 18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联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在此背景下,网络教学顺应时代需要应运而生。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学习的知识,也包括教学资源调度、教学计划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开展网络教学有何意义?网络教学的开展给学校带来了哪些新变化,新特点?目前开展网络教学迫切需要关注那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1. 研究的背景
网络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我们对网络教学的讨论也必须从信息时代的特点谈起。信息时代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知识膨胀、信息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人才竞争激烈。
由于信息时代具有以上的特点,信息社会的教育也许具有更高的要求。
1.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具备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不应当是只接受知识、只会记忆和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其实,创新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度、任何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信息时代,由于竞争的激烈,对人才的创新素质的要求显的犹为迫切。
2.养的人才要学会认知,具有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即信息能力,这是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最重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信息社会知识多、更新快,学习者必须有选择地学、不断地学,想从老师那里学点知识以一劳永逸已经不可能了,明智的选择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寻觅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何利用各种认知手段以不断获得新知,使自己与时代同步。
3.息的高速更新,一方面需要学习者学会认知,另一方面需要社会构建完善、方便的终身教育体系,使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由的接受教育、进行知识更新。
4.于信息之多、更新之快、人才竞争之激烈,对教育除了有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外,还要求其内容科学、方法优化,使学习者可以优质、高效地接受教育。
信息时代一方面对教育的产品即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教育的水平及受教育的机会和方便程度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和网络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宽带网络与服务器及多媒体计算机相连,具有以下特点:资源共享,享受服务不受时空限制(服务器具备记忆功能且24小时服务、网络四通八达),可快速传输多种媒体信息(宽带网与多媒体计算机合作可以传输各种媒体信息),多向交流(信息的多向传输)。这些特性用于教育以后,可以为教育带来以下好处:教育信息的共享,不受时空限制,学习更加方便,便于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实现,多媒体多感官刺激效果好,超级连接,沟通便捷,便于合作、协商、求助。
所有这些无疑是对信息时代教育的极大支持: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是信息时代最为有效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式;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网上教和学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利用网络浏览器,教师和学生可以对各个国家的资源或博物馆进行访问,也可以与访问学者进行虚拟研讨,可以搜索遍布全球的图书馆、快速的接收杂志、书本的内容和其他各种信息,与国内外学生分享最新的观念和思想。从学生角度看,在线的网络课程常常可以“适应”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工作。这类课程为那些积极投入、主动学习的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学习材料以文本、声音和图形的方式提供,从纯文本网页到支持视频流的网页,便于学生实际跟随课业进程,或在方便的时候从资料库中调用它们。学生可以随心所欲的反复学习某些资料以弄清有关知识,而不必让那些对此不敢兴趣的学生跟着停步不前。从老师的角度看,网络教学的好处是,课程的素材往往易于更新,易于被学习者接受和使用,而且通过网页可以把大多数、甚至全部课程内容发给学生。通过电子邮件和网上讨论,可以更及时、更方便的获取反馈意见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没有使用网络以前,老师为了教学常常要给学生打长途电话,现在这笔电话费也可以省了。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监控学生,看每个人交没交作业。学生也可以了解自己哪些作业已经交了,哪些还需继续完成。
第一章 网络及网络教学的特点
1.1 网络的特点
通信和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特点,新的计算机网络还具有高度的可靠性,高度的多媒体化等特点。
信息交流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指允许计算机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能相互进行数据传输、交换信息和交流思想。
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数据共享。通常是保存数据库、磁带、磁盘和光盘中的原始数据。实现数据共享的方式有多样,比如通过WWW,FTP等实现信息查询与检索及文件传输与交换,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数据信息,通过Telnet远程登录访问数据等。
2.信息共享。信息来源于对数据的处理。在网络中的信息实际上也就表现为数据的形式,但是信息更偏重与即时性。可以通过访问数据的办法获得共享的信息资源。
3.软件共享。网络,特别是大型网络,包括大量共享应用软件,允许网络上的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不必担心侵犯版权和数据的完整性,从而能节省大量的软件投资。通过身份校验,也可以实现一些专有版权的软件的共享。
4.硬件共享。高可靠性对于计算机网络来说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系统都可能发生故障,人们还为此开发了容错计算机系统,以适应人们对高可靠性系统的需求。其实,计算机网络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冗余容错的计算机系统。连网的计算机可以互为备份,一旦某台计算机发生故障,则另一台计算机可代替它,继续其工作。更重要的是,由于数据和信息资源存放于不同地点,因此可防止由于故障而无法访问或由于灾害造成数据破坏。
多媒体化不仅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的发展趋势,更是计算机网络的显著性。
1.2 网络教学的特点
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使计算机网络教学获得了飞速发展。与传统的教学不同,网络教学是利用计算机访问本地及全球各地的计算机资源,并使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协作。其主要特点是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真正使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促使了学生内因作用的发挥,使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为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
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自主性。由于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是信息量大,而且还是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不再被那仅有的信息源(教师或教材)牵着走,他们可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的学习材料;学生有可能按照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安排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网络中学习还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表达和传播相结合,学生通过他所表达和传播的对象,使自身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交互性。传统教学,虽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在一个空间,但在教学中相互之间的交互性却极为有限,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较多发生的是一种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广播式作用,学生很难有机会系统地向教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同班同学之间就学习问题进行的交流也是极少的,更不用说和外地的学生交流与协 作;网络教学的设计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和自己的任课老师进行相互交流,而且还可以向提供网络服务的专家请求指导,提出问题,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BBS等网络技术而实现,可以在网络上讨论任何问题,于是学生不仅从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还从别的学生的观点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建构和转换自己知识的目的,学生还可以根据网络电脑提供的反馈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自由进退、自主构架。
个性化。传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各种教学活动都是把学生置于共同的影响之下,让他们读相同的教材,听相同的讲授,参与相同的资料,教学的各种措施都是在同化人性,习惯于统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来培养同一规格的人 才,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可能完全获得满足,教师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即使是进行个别教学,也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为个别学生提供帮助。网络教学可以进行异步的交流与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的人为现象。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网络交流,在学习的进行中就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及时地按要求调整学习,利用网络可在任何时间进行学习或参加讨论及获得在线帮助,从而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此外,网络中有大量的个性化教育资源,如专题网络、教育专家个人网页、专题新闻、专业学术组织的网页、专业化的电子杂志等,这些网上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余地。
1.3 网络教学的基本模式
根据中学的教学实际,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目前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在教学中应相互结合,优势互补,灵活应用。
演示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网络向学生演示各种教学信息,它们可以是教师装载CAI课件,也可以是来自校园网因特网上的教学信息。由于网络能够传递和演示声音、图形、视频、动画、文字等多媒体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具有形象、生动和直观的特点,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尝试探索模式。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了一种可用于探索与发现的教学与情境,通过任意改变问题条件,自由输入各种参数,观察、比较实验结构,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找出问题的焦点,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信息收集整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查询网络所提供的多样化、丰富的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重新组织,结合学生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此外,这种模式有利于跨文化的交际。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各国信息与文化的条件,促进了学生对外国文化与文明的了解,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很难提供外国文化环境的缺陷,使学生能将所学的语言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融合,从而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并有助于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
个别化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和兴趣爱好,利用电脑软件和网络上的虚拟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类似于聘请高水平的家庭教师,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加入“网校”学习是实现这种教学模式的较好途径,它使普通的学生可以得到名校优秀教师的指导,使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信息。目前的网校并未充分发挥电脑和网络的优势,许多只是传统教学在网络上的简单延伸,绝大部分都是为应付考试服务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1]。
第二章 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意义
计算机和网络也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宽带网络与服务器及多媒体计算机相连,具有以下特点。
1.资源共享。服务器具备记忆功能且24小时服务、网络四通八达。
2.可快速传输多种媒体信息。宽带网与多媒体计算机合作可以传输各种媒体信息。
3.多向交流。计算机连入网络后可以使身处各地的多名求学者通过网络同是相互 传递信息。
信息的多向传输特性用于教育以后,可以为教育带来以下好处:教育信息的共享,资源增值;受教育的机会增多;学习更加方便;便于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实现;多媒体多感官刺激效果好。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是信息时代最为有效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式。最后,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学校网络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网络教学中,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和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建构知识。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习的能力。学生必须有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协作能力、协调能力等。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在网络教学中,教学媒体由原来的教师授课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建构知识的工具。同时,教学媒体即网络本身也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网络教学的开展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优点。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模式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述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多媒体网络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还是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2]。
实现实时交互的计算机网络远程教学,使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在线式或离线式信息交流,提出问题,接受指导,达到一定程度上的面对面教学的效果,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交互式教学。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网络的教学应用,网络教学比智能化教材的发展要快的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大。一方面是智能化教材的制作难度大,普及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网络教学资源,只有在网上才能最广泛地,最自由地被充分利用,应用范围广,见效快。
网络教学的意义主要是推进了开放教学和协作学习的教育新方式。网络教学由于覆盖面广,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名牌大学与一般大学的距离在缩短,学生接受优等教育和公平教育的机会增多,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和在校教育。学习不再是接受某一学校的,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或者说是“近亲繁殖”,而是可以接受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即学习的多元性。
网络教学它更重要的意义是支持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的先进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相互之间协作交流,对学习的内容会理解的更深刻,学习思路更开阔,学习方法更多样,智能培养更高效,学习效率也更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或现在或将来,在校大学生不仅可以和同学及授课教师进行交流,还可以和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进行交流,与硕、博士研究生及其它高层次专业人才进行交流。网络时代,衡量一个人的博学多识,不单要看你掌握多少知识,而且要看你能在多么广泛的和定向的程度上建立信息的联系渠道。
网络教学的多向性、反馈性,可以使学习者成为教材制作的设计者,许多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可以是从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中产生,并影响教学设计和教学改革。这如同新产品是市场调查和客户思想的反映和实现。
网络教学的应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对于如何运用网络功能进行教育应用的研究,进行教材制作的研究,适合网络教学的教材有什么特点,教学方式有什么创新,需要大家共同深入的探讨。应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就应该培养强烈的教学上网意识,考虑做的课件在网上怎么用,而不是不管什么样教材放到网上就行。
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的最基本素质。学校教育提倡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网络教学实行的恰恰是一种个别化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造了学生可参与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网络教学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和探究的途径获得知识,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并使学生独立思考的主体性得以体现。网络的运用使受教育者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感官功能,吸收广泛的信息。网络可以使教育者享有广泛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地选择信息,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能动地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体现自主学习的原则,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可重复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声、光、色的变化和发展来获取知识,认识世界。有效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有利于信息的快捷交流。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还可用于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专家学者之间的探讨与交流。实现交流的途径很多,其中互联网为他们的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资源环境。在网络环境中学生通过聊天室等来进行交流,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人的言论都会被所有的人关注。这样其他人就可以对某人的言论进行讨论,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锻炼了大家的协作学习的能力。此外,网上非面对面的交流讨论避免了一些人因害羞而不敢发言或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的尴尬局面,使学生大胆地、放松地谈论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
有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伴随着网络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新的技术,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模式,新的课程体系对教师素质有了新的要求。除了传统教育中的良好的政治道德素养,熟练的业务能力外,教师还应有创新精神。使用多媒体的能力和高尚的信息素养教师将不再是课堂上的灌输者,垄断者。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汲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养分。教师应从文化知识传授者的传统角色束缚中解脱出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去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师已不再是讲坛上的圣人,不再是先学先知之师和信息的权威拥有者,甚至不是唯一的传播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具有创造精神“才能创造性地教书育人”才能使大学教育得以顺利开展。
第三章 网络教学给学校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
3.1 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的影响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网络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
首先,在教育观念上,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网络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学生自身的学习为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师生关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民主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技术性、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对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将需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促使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其次,在教学模式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它打破了学生只能在教室听教师讲课的单一局面,学生可以在图书馆、计算机室甚至在自己宿舍里,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候打开电脑进行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逻辑分析讲授过程,课堂的主要形式是教师的讲授和提问,网络教学能使教学过程由单纯教师的 “教”转变成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模式也将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维持性学习”模式转变为以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性学习”模式。
第三,网络教学的实施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学习更多的知识,教师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行不通的,教师应终身接受教育,要学会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活动,应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必须具备网络操作技能和网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师由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化[3]。
网络教学引起了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
1.教学气氛的积极性。网络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没有老师的强迫和监督。网络教学是通过在网上创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引导和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因而会从根本上改变容易扼杀学生求知欲的传统教学模式。
2.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传统教学提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贯彻下去。网络教学将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为主,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规律。
3.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过去传统教学中的单一的书本式教材将被丰富多彩的具有 现代化信息手段的课件所代替。教材概念的外延扩大了,除书本式教材外,录像带、光盘、磁盘等都将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材。这些教材信息储量大,使用寿命较长,也有利于减轻教育投资和家庭经济的负担。
4.教师形象的完美性。网络教学的教师再也不用扳起面孔,以威严的智者形象出 现。在网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朋友关系,他引导与帮助学生去发现信息、识别信息,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样,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个完美的形象。
3.2 网络教学为教育带来的好处
教育信息的共享(资源增值),不受时空限制(受教育的机会增多,学习更加方便,便于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实现),多媒体多感官刺激效果好,沟通便捷,便于合作、协商、求助。所有这些无疑是对信息时代教育的极大支持。
1.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3.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是信息时代最为有效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式[4]。
最后,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日臻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
3.3 网络教学给学校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
1.校园数字化。随着网络教学的开展,学校将逐步形成依托校园网络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包括教学资源的收集、制作、管理系统,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学生管理、考试成绩查阅、缓考申请等)系统,电子校园(包括实时授课、点播、答疑、作业提交等系统以及数字图书馆等)等等。
2.教材的科学化。根据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超连接的特性,网上教材将趋于多媒体化、非线性化;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教材更新更迅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将有利于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5]。
3.学生主体化。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认知的主体,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 学,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地学习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从按部就班的学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的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而教师角色将逐步发生变化,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授者变成信息组织、编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不是“讲坛上的圣人”,而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指路人”。
4.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5.学生素质合理化。网络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素质结构更为科学合理。
6.学校开放化。传统的学校,是限于围墙的学校。广播、电视教学已经突破了这一模式,网络教学特别是远程网络教学的开展更彻底改变了“学校”的概念,使学校成为开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6]。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网络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将会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重大抉 择,网络教学的开展给学校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大胆涉足网络教学;但与此同时,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优长,学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优质高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适合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
3.4 网络教学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1.具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具备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 才,而不应当是只接受知识、只会记忆和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
其实,创新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度、任何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信息时代,由于竞争的激烈,对人才的创新素质的要求显的犹为迫切。
2.培养的人才要学会认知,具有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即信息能力。这是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最重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信息社会知识多、更新快,学习者必须“有选择地学、不断地学”,想从老师那里学点知识以“一劳永逸”已经不可能了。“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明智的选择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寻觅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何利用各种认知手段以不断获得新知,使自己与时代同步。
3.具备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信息的高速更新,一方面需要学习者学会认知,另一方面需要社会构建完善、方便的终身教育体系,使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由的接受教育、进行知识更新。
4.教育要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7]。同样由于信息之多、更新之快、人才竞争之激烈,对教育除了有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外,还要求其内容科学、方法优化,使学习者可以优质、高效地接受教育。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一方面对教育的产品即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教育的水平及受教育的机会和方便程度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计算机和网络,我们步入信息社会,同时,计算机和网络也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第四章 目前开展网络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们处在依据现实环境功能而构建的虚拟社会之中。它的“虚拟性”只是指它在网络空间中的定位。当它服务于真实的顾客,为他们提供真实的产品与服务时,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并无差异。在虚拟环境中,一切活动都由学生决定和执行。可见,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生自治与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者控制”这一情形非常吻合。而这样的学习环境也存在一些问题,分别讨论如下。
4.1 教育者的懒惰性
如果一个教育者仅仅指明了最终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而不为学生提供如何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这样的教育者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因为它涉及到教育者本身的角色和责任。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不能与“放任自流”等同起来。虽然学生自主学习意味着学生将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但教育机构却有责任去影响和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并非意味着教师要控制并决定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他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使用学习设施的机会并引导和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的确,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教育者的控制会大大削弱,而且他们的帮助只有在成功实现学生们的个人与整体的能力发展时才能显示其重要性。
4.2 网络学习的质量保证
教育机构有责任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教育者不能监督或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质量及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事实上,在网络环境中,许多学习活动,诸如与同学的讨论和与外界的联系等都不属于老师的职责范围。然而,来自同学的众多反馈有些可能是无用、不全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缺少权威专家的指导,很容易让学生一知半解或误入歧途。但是,在对网络教学进行指导时,远程教育者对什么时候以及应该如何去指导学生学习仍不明了。过早的介入会与建构主义的基本原则相抵 触,而介入过迟则会使教学情况糟糕得无法挽回[8]。另外,教育者如果决定参与进去的话,那就应该不断地控制学习过程。这样看来,传统学习的控制模式似乎又回来了。因此,控制和介入的程度是不太容易把握的。
4.3 集体学习与个体学习的矛盾
“学习机构”这一概念非常适用于虚拟学习社区。集体教学时,恰恰是由集体的成果决定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人们顺着这一思路可能会认为,集体学习就是共享知识、相互合作以及对知识的集体建构过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仍然是个人的行为。学习机构虽然构筑了激发个体学习经验的教育环境,但集体学习只有当团队成员的知识、目标以及责任互不相同或者能够互补时才有意义。因为集体学习让他们在相互承认和扩大个体差异的同时促进了彼此间的合作[9]。
4.4 实践需要额外的学习设施
任何教育环境都意味着要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机会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能力。同样,虚拟学习环境也是如此。虚拟环境为学生构筑了一个成熟的训练场所。实践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允许学习者犯错误。在许多情况下,犯错误是获得经验的宝贵源泉。然而,如果学习环境能并入大量的真实情境,如允许学生与外部世界的顾客以及供应商进行开放式的交往,这会使任何学习者在不允许犯错的情况下变得现实而又冒险。一方面,他们想获得实践,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失败。这就意味着虚拟环境需要容纳额外的设施,以使学习者为将来应付不断变换的环境做好准备[10]。
4.5 对当前学校开展网络教学几点思考
结合目前我国学校网络教学的现状以及我们开展网络教学的实践,以下几点值得关注[11]。
1.敢于迈出第一步。开展网络教学的大势所趋,无论如何,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因此,一切有可能的学校都应该创造条件开展网络教学。在开展网络教学的问题上,我们应少一些彷徨,大胆实践,敢于迈出第一步。可以采取抓示范课的形式,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在干中求发展。
2.造就高水准的教育技术机构。网络教学的主管部门是学校网络教学的研究者、管理者、培训指导者和保障者,起着领头雁的作用。因此,教育技术中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网络教学的正常开展。教育技术中心应自我加压,潜心研究,广泛交流,注重网络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4.开展网络教学的培训与研讨。网络教育的开展,给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技术机构应不断地对广大的教师进行网络教学方面的培训和研讨,内容可包括现代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多媒体计算机使用及课件的编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网上信息的下载、网页设计以及网上教学信息的开发、网络教学模式等)。当然最佳途径是利用网络开展培训,这样更为真实有效,更有说服力。
5.为网络教学开展提供技术保障。网络建成以后,我们只有不断开发其功能,才能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支持。一些院校校园网建成以后,仅仅是作为文件传输的工具,网络运行效益极低,这不仅是巨大的浪费,更给网络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技术上的障碍。
6.丰富网上教学资源。当前,网上成体系的质量高的教学资源较为匮乏,这严重影响了网络教学的开展。学校的要把丰富网上教学资源作为目前网络教学的中心工作来抓。
7.将其作为网络教学存亡的生命线。网络只是信息的传输通道,是技术手段,是教学的局部因素。网络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融入其中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这就必须要将以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为基础的教学设计作为开展网络教学的第一要素来考虑,将教学设计作为网络教学存亡的生命线。
8.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我们同样也不能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将被方兴未 艾的网络教学所代替,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各有长短。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其明显的优势: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建设要求比较低,教学效率比较高,更重要的是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则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本身。而目前网络教学也并非十全十美。
网络教学对情感目标(如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等)和动作技能目标(如体育、实验、手术技能等)的教学效果不是太理想。学习者的自控力受年龄以及学习风格的影响。对于年龄较小、学习依赖性比较大的学习者来说,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比较高,不太适合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对教学设备的要求高。
然而,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网络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将会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
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重大抉择,网络教学的开展给学校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大胆涉足网络教学;但与此同时,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优长,学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优质高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适合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
结论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在这种趋势下,传统的单机多媒体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网络技术、数据压缩技术和课件制作技术的发展,将使多媒体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引发一场新的教育革命,多媒体教学网络化将成为未来教学的主要形式。交互式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是多媒体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做出不同的反映,同时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选择获取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的可能。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需要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创新,这是信息时代衡量人的能力的一个标准。同时教师应该尽快接受教学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的技能,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网络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搭建一个稳定的网络教学平台;其次要求有一个能够及时处理网络故障的保障小组,保障网络的实时畅通;再次学校的公共机房计算机要随时提供给学生使用,提高计算机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杨素芳.HYPERLINK "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dbname=CJFDTEMP&filename=CSZY200809055&filetitle=%e6%b5%85%e8%b0%88%e7%bd%91%e7%bb%9c%e7%8e%af%e5%a2%83%e4%b8%8b%e5%ad%a6%e7%94%9f%e8%87%aa%e4%b8%bb%e5%ad%a6%e4%b9%a0%e7%9a%84%e6%a8%a1%e5%bc%8f" \o "浅谈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 相似度 32%" \t "_blank" 浅谈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9.
[2]姜欣.信息时代网络教学的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6.
[3]陈婧.浅谈学校网络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20.
[4]许和平.论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J].中国西部科技,2004,12.
[5]张晋芳.论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7,12.
[6]徐向艺.论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5.
[7]杨光雨.论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2005,01.
[8]焦庆伟.HYPERLINK "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dbname=CJFDTEMP&filename=NYHN200821057&filetitle=%e8%ae%ba%e4%bf%a1%e6%81%af%e6%97%b6%e4%bb%a3%e7%9a%84%e7%bd%91%e7%bb%9c%e6%95%99%e5%ad%a6" \o "论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 相似度 65%" \t "_blank" 论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J].河南农业,2008(21):62.
[9]吴军.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0,06.
[10]曲智勇.关于信息时代开展网络教学若干问题探究[J].教学交流,2008,09.
[11]王双福.对当前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2006:187.
谢辞
感谢孙孟奎老师,在整个过程中给我的帮助。在论文题目制定时,他首先肯定了我的题目大方向,让我在写作时有了具体方向。在论文提纲制定时,我的思路不是很清晰,经过老师的帮忙,让我具体写作时思路顿时清晰。在完成初稿后,老师认真查看了我的文章,指出了我存在的很多问题。在此十分感谢孙老师的细心指导,才能让我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同时也要感谢其他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和指点。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提供资料,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想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完成毕业论文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研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