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
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
单位:河南省信阳市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 曾雪松?
河南省信阳市宋基信阳实验中学 李联
通信地址:河南省信阳市信阳商业学校计算机教研室 ?邮编:464000
电子邮箱:zengcedar@163.com ???电话:13939706173
摘要:作为新世纪的高职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快速吸收新的技术,解决新的问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增强就业的竞争力。这必将成为我们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计算机 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
社会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正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人们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新世纪的高职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快速吸收新的技术,解决新的问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增强就业的竞争力。这必将成为我们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为此,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一、高素质的计算机教师是学生创新成功的动力支持
无论是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还是今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师都在课堂中担当重要的角色,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计算机教师也带来了挑战。教师不能完全依照教材完成教学任务,一些计算机专业的教材在投入使用时就已落后于相应技术发展的前沿,需要教师通过网络、期刊等媒体扩充教材、丰富教材,才能使教学内容具备时代性,所以教师要通过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途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使自己走在学科的前沿。作为学生,总喜欢跟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操作技能娴熟而且具有创新精神的的计算机老师学习。因为他们知道,跟着这样的老师能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
二、良好的计算机课堂是学生创新的最佳表演舞台
创新环境的建设要从课堂教学抓起。倡导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要充分发挥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鼓励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创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应是一个好"演员",而应是一个好"导演"。具体到我们计算机课堂上,良好课堂环境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因为我们的课堂通常在计算机机房,“软硬件”全部交织在一起,既要让机器工作正常还要让学生全员“动”起来。所以安静而有度放开的文明课堂必将成为我们教师和学生共鸣的绝对需要。
三、优秀的计算机课堂任务是学生创新的练习法宝
“问”是思维的起点,是知识的源泉。好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任务实例的精心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练习的关键。因此,任务的设置应更多的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中的情感需求。任务难度和规模要适中,有一定的层次性,学生要“跳一跳,摘得到”,要有完成任务的可能性。任务还要新颖、有吸引力,要能够充分包含所讲的知识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把握好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的空间与时间的尺度。所以学生的练习任务必须要有一定的创新立意,能够起到一定的练习目的。
四、最佳的计算机学习方法是学生创新成功的利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部队的官员开发了一种叫做“行为教学”的方法,它的许多课程旨在增强挑战能力,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作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就学生的培养方向而言,应该是培养实用型人员,所以尽量以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展开教学内容,即:“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就像开发行为教学方法论的先驱者之一——科弗代尔顾问对学员所说的“不要去谈论,去干!”。例如:在讲授VFP中数据的横向计算REPLACE命令时,如果我按部就班的先讲命令格式、命令功能,然后应用命令,学生一会儿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光那格式学生是怎么看怎么不明白。于是,我就采用此法,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平时如何解决,再与学生一起探讨用计算机语言怎么解决。考试成绩出来了,你怎么计算总分?学生纷纷说:“语文+数学+……”,我接着在黑板上板书:总分=语文+数学+……,并且告诉学生这是“土”办法,用计算机的方法是把“=”号变成“WITH”,再在前面加上REPLACE,即:REPLACE 总分 WITH 语文+数学+……。学生一看,真简单。 方法指导正确,问题自然好解决。
五、持之以恒的计算机探究力是学生创新成功的秘诀
数学家华罗庚常说一句名言"天才出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他带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陈景润就是其中之一。陈景润说:"做研究就像登山,很多人沿着一条山路爬上去,到了最高点,就满足了。可我常常要试9-10条山路,然后比较哪条山路爬得最高。凡是别人走过的路,我都试过了,所以我知道每条路能爬多高。"这句话揭示出了陈景润何以能超过别人达到顶点的秘密。 我们计算机学习也是一样,当我们不会操作某项技能时、当我们不理解某个专业术语时、当我们不清楚某个软件的具体应用时,我们就必须有恒心和毅力去慢慢看书和做试验。当我们成功时,在回头来看整个学习或研究过程时,无不揭示一个深刻道理:恒心+毅力=成功。举一个简例:同志们练习打字时,特别是五笔打字,看到打字员飞速的打文章,总会惊叹不已。惊叹之余,我们又何尝不知,那是一种日积月磊,勤奋思考,持之以恒,精心苦练的结果。
综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时俱进,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在探索中提高,在实践中升华。在计算机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前进。
参考文献:
1、蒋友明:《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初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研究
3、邓泽民、王宽:《现代四大职教模式》,中国铁道出版社
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