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西方心理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西方心理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日期: 2009-7-12 16:36:35 浏览: 20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 要:西方心理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从古希腊开始,西方心理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和谐教育、自然教育、教育心理学化思潮、心理卫生运动等四个阶段,每一个时期的思想家的心理教育主张构成了西方心理历史轨迹。
关键词:西方;心理历史考察
心理教育现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支新生力量,这一新型教育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因此,回溯心理教育发展的历史,有助于认识心理教育的现在和未来,西方心理教育思想散见于历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之中,对此进行诠释和提炼,能梳理出心理教育发展的轮廓,这一进程依次体现为四个闪耀的发展时期:古希腊时期的和谐教育中的心理教育思想、文艺复兴时期自然主义教育中的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学化运动中的心理教育思想以及心理卫生运动中的心理教育思想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教育思想奠定了西方教育发展的基石,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的特点是注重人的发展,注重人的知性、德性、心性的整体培育,具有“和谐教育”的特色,反映在课程设计和教育实践中形成了重人的内在精神的陶冶,在这些思想中充满了关于人的发展的整体思考,含有心理教育的见解,并付诸政治制度的鼎盛时期,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他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把人从浑然一体的动物界、自然界分离出来,如其所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这一思想方法体现出对人的无限珍重和对人生发展的充分关注,西方古典课程中“七艺”的前三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就是智者派基于人的尺度首先确定下来的,这类课程显然属于技艺类的学科课程,它蕴含着珍视人的理念和关注人的心理教育者的职责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交谈、论辩、面质、唤醒等途径,使其发现真理。“助产术”的运用与现代心理咨询的一些策略(主要是“面谈法”)是一脉相承的。
柏拉图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并走向极至,使“善的理念”成为统帅知识领域的最高境界,从而建构了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国的蓝图。在柏拉图看来,就个体发展而言,教育是灵魂在环境刺激下的演变,为此,旨在培养统治者的教育应该是完全而和谐的,柏拉图已经认识到课程的实用价值与训练价值的统一,并且更为强调课程的心智训练价值,如其所言:“学习算术不是为了做买卖,……而是便于将灵魂从变化世界转向真理和实在”;“那些天性擅长算术的人,往往也敏于学习其他一切学科;而那些反应迟缓的人,如果受了算术的训练,他们的反应也总会有所改善,变得快些的”。除了算术,其他学科的心理教育价值也是如此,“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且或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音乐是和体育相对的,它通过习惯以教育护卫者,以音调培养某种精神和谐(不是知识),以韵律培养优雅得体”。总之,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音乐,它可以发展其欣赏力和理解力。关于智育课程,亚里士多德认为发展理性灵魂是其首要目标,他把人的感觉分为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五种,健全的身体是承载感官的基础,而感官的发展又是理性发展的前提,因此,让年青人学习数学、乐器、诗歌、文法、修辞、文学、地理等课程具有一定的“官能训练”价值,而官能训练的出发点是发展心智,这是现代心理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时期的自由、和谐教育理论,兴盛于文艺复兴的中后期,是随着文艺复兴过程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张扬而逐步兴起的旨在尊重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顺应自然规律与法则的一种教育思潮。自然主义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在尊重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关键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珍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心理的规律组织课程内容,又以一定的课程内容推进心理的成长,因此,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隐含着丰富的心理学生的整体发展为指向,“对青年的正确

返回顶部